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时间:2022-06-07 07:36:22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更加令人瞩目。但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之处。面对现代教育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该正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取得的成绩更为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小学不足30%,中学不足20%。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已分别提高到85%和75%。教育先进的省、市、县中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达到90%以上,有的小学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已达到100%,并且向专科化、本科化发展。但是在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之后,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临中小学全面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更为重要,我们必须正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并要研究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稳步健康地发展。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1.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

在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很低的时候,重视学历补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学历补偿教育达到很高的合格率之后,是继续进行学历提高教育,还是把重点转移到非学历教育?有的教育行政领导一味地强调小学教师要达到大专、本科,中学教师要达到本科、研究生,而忽视了非学历教育。我们并不反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提高再提高,直至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都达到研究生或博士生的水平。问题在于在重视学历提高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非学历教育。相当一部分教师学历是很高了,但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仍然没有一定的提高,这不能不说是只重视学历提高教育而忽视非学历教育所造成的结果。

2.重教育形式轻教育内容

现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只重视教育形式,而忽视了教育内容,只问你参加了什么形式的教育,诸如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导主任培训、校长培训、新课改培训等,却不问你参加培训的内容是什么,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你所需要的,或者对你有什么提高,这样的继续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主义,它没有收到继续教育的效果。

3.重教育结果轻教育过程

教育主管部门或人事部门每年都要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情况审核验证,而审核验证时也只看你参加培训的结果,诸如参训课时、考试成绩等等,至于你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有没有缺席,缺席多少次,学习了哪些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收获,考试是怎么考的等等一概不问。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大多数受训者往往是培训的第一天报到,最后一天考试,至于中间可到可不到,考试不过是走过场,抄抄而已,人人都得90分以上,皆大欢喜。

4.重低层次教育轻高层次教育

在学历补偿教育和学历提高教育完成之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这大概不仅受训者一片茫然,就是许多培训者也是一无所知。现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往往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教育,即大部分教育的内容还停留在“适应性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这两大内容上,如各地举办的新教师上岗培训、普通话培训、新课改培训、计算机培训等等。“适应性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不是不重要,但如果总是停留在这两种教育上,那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是很难提高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仅要重视低层次的教育,更要重视高层次的教育,诸如持续发展能力教育、自我学习能力教育、教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教育等等,只有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才能得到切切实实地提高。

5.重教育对象教育轻教育者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只一味地强调中小学教师即受训者的教育,却又忽略了培训者的教育,相当一部分培训机构的教育者年龄老化,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技术生疏,有的教育者学历也不过是大专或本科,结果往往是大专教育大专、本科教育大专、本科教育本科,甚至大专教育本科。培训机构的教育者水平滞后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6.重中青年教师教育轻老年教师教育

中青年教师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要对老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了。老教师经验阅历都比较丰富,但是他们思想观念、方法技术等都未必能跟得上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尤其是面临中小学全面课程改革,面对现代科学技术教育,老教师都有可能落伍,对他们的继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六重六轻”的现象不是孤立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继续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深刻

有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他们认为只要你好好教书,教学质量提高了,升学率上去了,就行了,至于继续教育那只是可有可无的事,即使不搞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有的学校领导,由于升学率的重压,他们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质量上,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去抓什么继续教育;至于中小学教师本人,即使自己想参加继续教育,但教育教学的重担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参加继续教育不仅花钱,花精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教学质量,到头来还是自己倒霉。

2.检查审核走过场

现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五花八门,不管是有关的,还是无关的,只要有利可图,谁都可以插一杠子,这给检查审核部门带来了许多麻烦,如果都去一一检查审核,哪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时间。因此到了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检查审按时,也就只好马马虎虎,不管你有没有参加教育培训,只要你有证明,审核大章一盖就了事了,就算你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了。

3.培训机构的师资素质滞后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这是人们都懂得的道理。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机构师资水平跟不上教育步伐,中级教育中级,中级教育高级,高级教育高级,这不仅在学历上不适应,就是在实际水平上也未必能适应。拿新课改来说,中小学教师大多数已经过培训,而有不少培训机构的教师却没有受到培训,像这种情况,培训机构怎么能去搞教育培训?更谈不上更高级的教育培训了。

4.没有一套完整的继续教育计划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学校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继续教育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有的地方虽然有计划,但多数是计划计划墙上一挂,不执行也罢,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5.继续教育的教材建设滞后

虽然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也在着手编订继续教育教材,但这些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供“适应性教育・之用,至于提高所用的教材就很少了。这样使得中小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师继续教育始终停留在较为低级的教育培训上,而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已经经过了几轮教育培训,所教育培训的内容陈旧,方法也落后,所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厌倦,不是规定要完成一定学时的培训课时,谁愿意去参加培训。

6.继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必要的经费是实施继续教育的保证,可是相当一部分继续教育机构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设备落后,校舍简陋,图书资料缺少,尤其是继续教育机构师资培训经费不足,师资得不到提高,这种状况不改变,怎能适应现代继续教育的需要?

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1.强化管理,严格审核责任

现在就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立法方面来说,已不是什么问题了,从国家教育部,到地方教育、人事部门大多都制定了比较全面的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我们要在全面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全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管理,层层把关,尤其是继续教育审核部门更要高度负责,不仅要对平时的继续教育情况加大督查力度,更要在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验证时把住课时关、成绩关、内容关,最大限度地杜绝虚假现象发生,对审核验证的部门或有关人员、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应追究有关责任,确保中小学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2.加强教育者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层次

教育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的质量。总是停留在低层次的继续教育上,很难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要提高中小学继续教育的质量,要提高中小学继续教育的层次,就必须对担任继续教育的教育者先进行教育,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要彻底改变低学历教育高学历、低职称教育高职称倒挂现象。就目前情况来说,县(区)级培训机构已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要,跟不上继续教育的步伐,应该着手整顿,能升格的可以升格,不能升格的或撤消、或合并,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资源,提高教育者的水平。

3.在兼顾“适应性教育”的同时,加强提高性教育

适应性教育不是不需要,在某些时候它是必要的,如新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不适应,对他们进行岗前教育当然是必要的;新课程改革,对担任新课程教学的人员进行教前培训,当然也是必要的。但是对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而言,应该多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培训。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都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去摸索、去创新、去研究,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是21世纪教育的需要,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需要,也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

4.加大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投入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诸多不令人满意的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者不能受到高级教育,是经费不足所致;培训机构设备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继续教育,也是经费不足所致。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本来就很低,让他们参加继续教育还交钱,对本系统的培训机构来说实在于心不忍,不交钱,培训机构又拿不出经费,怎么办?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经费更为昂贵,广大中小学教师也只能望而却步。教育、财政部门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济负担,保证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并逐步有所提高。

5.制定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计划,建设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教材

要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计划,这个计划应该是长短期结合、多层次结合的计划。长期计划重在提高,短期计划重在适应。举例来说,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开始时进行岗前培训,这是“适应性”培训,当他们“适应”了工作岗位之后,就要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使他们从适应型教师逐步成为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最后成为专家型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也应该显示这样的层次性。而我们现在的继续教育教材什么内容都有,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和中小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共同编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章可循,有本可教。

6.要强化“校本培训”的指导和管理。

“校本培训”花钱少,花时省,既能针对学校实际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有目的地开展继续教育,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才资源和设备,它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校本培训”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校本培训”的随意性太大,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校本培训”要收到好的效果应该做到:

(1)由培训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配合学校共同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学校负责实施,培训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

(2)“校本培训”考校由培训机构负责;

(3)培训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定期派出专家到学校讲学,学校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学。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各培训机构要从中小学教育的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象抓教育教学一样抓继续教育,制定有力措施,齐抓共管,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Excel2000在高校试卷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