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06-07 07:24:59

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摘 要】本文对国内外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够提高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研究生;联合培养

0 引言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下的研究生培养是培养该行业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掌握行业先进科学技术的平台,可以让研究生参与生产实践中的具体科研活动,通过对企业科研活动的参与加深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提升研究生在创新过程中的成就感,进一步开发研究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中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

1.1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

自1975年以来,美国的大学就开始与企业开展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教育”。美国最早的产业技术联盟是以斯坦福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斯坦福工业园区”,是“合作教育”最成功的典范之一[1]。联邦政府的行政支持以科研经费的形式通过各种科研计划以及科研项目大量倾斜进入高等院校。同时,美国高校积极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合作使科研能力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更加有针对性地实现生产技术革新,为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研究生奠定基础。

1.2 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日本是此类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日本大学重视通过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来加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活动。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大学教授兼任企业中研发部门的顾问使高校与企业界能够建立起畅通的科研技术通道。研究生在进入学制的第二年开始,就要以见习参观以及参加校企合作项目的途径进入企业学习,第一时间了解到生产技术情报并激发研究生进一步加深对业界科技发展前沿知识的研究。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研究生不仅能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国内外专利,还可以有机会为企业发明新的技术与产品。这种以“工业实验室”为主的研究生教育和科研模式,提供了一种以工业为基础的连接科研与教学及学习的典型。

1.3 引进企业人才兼任大学研究生导师

美国、英国、日本等大学历来重视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高校会邀请一线的专家工程师及技术骨干讲授专业技术课程并介绍行业新知识、新技术;聘请高级工程师担任研究生的兼职指导老师,与学校的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课题项目的研究[2]。研究生不仅能够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技术水平。

1.4 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

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加强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建立。设置了足够数量的高质量跨学科课程。课程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门人才所需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实现进一步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创新。

1.5 校企联合开办专业培养研究生

国外高校与企业联合设置专业培养研究生。在这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高校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筹措了科研经费。企业能够借助高校现有的科研平台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沿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生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在整个行业中的先进技术以及专业知识,不仅能够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还推动了国家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中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

2.1 实行“双导师”制

国内许多高校研究生培养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在学校内理论课程学习的指导。另外聘请企业的高级专家、研究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校外导师来负责指导研究生的理论实践。他们能够揭开行业的神秘面纱,直击遏制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拓宽研究生的眼界,减少只会“纸上谈兵”的研究生培养,加强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与生产实践接轨,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2 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我国以高等学校以及科研院所为主体,依托省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研发能力较强的高新企业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深圳大学城设立的深研院就是实施这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典范。在深研院的研究生理论课程和学位授予在高校进行,整个科研项目是在导师的带领下在研究基地完成。研究生在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在企业的学习既增强了对行业政策的了解,又提升了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尤其是一些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学校和企业联合,每年都能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研究生。

2.3 以重大合作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人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与企业能够联合申请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同时高校能够承担企业的相关科研任务。以重大合作项目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使研究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以及科技创新水平。

2.4 依托高校设立企业孵化器培养研究生

企业孵化器运用现代企业制度,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科研院所或高校协同开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能更有效地促进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并同时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5]。这种模式不仅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还能够调动企业创新的潜能,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I技术联盟中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开办新能源专业的很多高校都和企业进行了上述模式的校企合作。虽然对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施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6]。(1)校企双方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产业技术联盟合作的重要性不够;(2)课程设置脱离实际;(3)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4)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践教学不足;(5)产业技术联盟的程度不够。联盟中各个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缺乏资源共享,资源配置优化程度较低。

4 结语

为了使当代研究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优化资源配置。给予更多的跨学科领域培养计划以及独特的课程设计,加强奖助金体系建设,使他们能安心进行工程实践研究。学校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关规定对研究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进行管理。注重实践,改革课程设置。高校与企业应该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共同设置研究生培养计划。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产业技术联盟应该联合政府,企业,有序推进实践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娟.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84-89.

[2]丁芸,鲍燕宁.关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9):300-301.

[3]乐长高,谢宗波.产学研联合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3-66.

[4]温静,黄伟九,罗云云.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0):19-20.

[5]罗贞礼.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创新发展[J].新材料产业,2010(10):66-71.

[6]于金鹏,于海生.高校产学研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7):27-28.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精神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下一篇:基于网络的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