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条件下商务英语单证实操课的模块设计及其实现方法

时间:2022-06-07 07:23:52

网络条件下商务英语单证实操课的模块设计及其实现方法

摘要:注重实际训练、简化理论灌输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的理念;分解和整合商务英语单证实操课,以任务型模块来取代传统的以篇章结构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是在外贸行业呈现新的运作方式的情况下所作的新的探索。从任务型模块设计和实现这种设计的方法两个方面来介绍我们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网络;商务英语单证;实操课;模块设计;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11-02

导语

在当今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从商务磋商、业务关系的确立、合同的签订到最终货款结算的全过程,几乎都离不开电子通讯这一全新的工具。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外贸公司、货贷公司、航运公司需要大量掌握一定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成为教育者必须研究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为适应外贸行业的市场需求,使毕业生一进入企业就能承担起自己的岗位职责,我们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在商务英语单证实操这一块进行了幅度较大的改革,并且取得初步成效。

一、商务英语单证实操课的模块设计

1.商务英语单证实操课实验室基本条件

进行商务英语单证实操课应具备下列硬件和软件:

硬件设备:LCD投影机、电动屏幕、功率放大器、无线接收机、音箱、有线话筒、视频分配器、学生机、服务器、交换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等。

软件:世格软件V. 2.0版,性能指标包括:外贸实习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外贸实务教学系统、商务单证操作系统。

2.商务英语单证实操课的教学任务

根据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教学目标,商务英语实操课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学生借助网络工具,熟悉商务运作的基本程序,掌握商务实战中经常用到的岗位技能,可以通过网络产品广告,建立业务联系,进行询盘、报盘与还盘,熟悉合同格式,清楚付款方式种类,熟悉办理装运、包装、保险、报关及索赔等业务。

3.教学任务的模块化分解及整合

商务英语,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是一门集商务专业知识技能与英语语言于一体的课程,学习过程本身,既是通过目的语的学习操练来掌握商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是通过掌握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学习掌握英语的过程。学习任务,是“一项要求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理解、处理、生成、互动的课堂作业。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此项作业应具有完整性,作为一项独立的交际行为自成一体。”(Nunan, 1989: 15) “任何有组织的语言学习努力,具有特定的目标、合适的内容、特殊的工作程序,对任务承担者来说有一系列结果”(Breen, 1987: 23)

认识到商务英语更偏重于实践性的特点,结合上述任务型学习模式理论,我们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在深入外贸企业反复调研的基础上,于2004年9月开始,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不再以教科书完整的章节为教学单元,而是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国际贸易活动的最新手段和形式,将单证操作、国际商务结算和贸易实务等课程的主要内容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型模块,主要通过商务实操室的训练课来完成。

模块标示图:

模块1中,学习者在进行市场调研、广告、建立业务联系等内容的操练时,活动呈辐射性,其对象是非确定的;在模块2中,学习者注重的是,与已经确定的对象进行对等的商务谈判、协商达成交易成果的条件;在模块3中,学习者侧重训练在与业务关系的另一方确定交易后,如何处理一系列须经权威机构审批的相关事宜。

二、实现商务英语实操课任务模块的方法

商务英语实操课任务模块确定后,我们通过以下方法来加以实现:

1.了解总体流程,把握模块定位

商务英语专业的各门主干课程是根据商务活动涉及的各种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实际上,商务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分为若干阶段的,从宏观角度看,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把其中的某一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按模块来划分,使之成为某一时间段内要解决商务活动总任务中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是不能脱离总任务的。学生在接触商务英语实操课的最初阶段,我们通过教学课件的演示,让他们了解在一学期内要训练完成的商务英语实操课的总的任务流程,了解在这个总流程中要涉及哪些项目模块。在具体进行实操训练时,又向学生交代清楚目前正在做的训练模块处于总流程中的什么位置,它的侧重点是什么,采用的互动式实训应该是哪一种,是销售者与网络上模拟的客户、面对面的买家与卖家,还是发货方与相关管理机构,等等。

这样的任务模块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整个商务英语单证操作课流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在进行实操课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但可以随时切入某一模块做强化训练,还可以将若干个相关联的任务模块中部分内容集中到一起进行互动性操练。

2.逆向推导需求,实践先于理论

按以往的惯例,商务英语专业所涉及的各门主干课,是先理论后实训,通过实训课来检验此前学生掌握理论课的学习情况。现在我们在设计实操课模块时,打破这种惯例,从商务活动末端起,以需求为线索,逆向推导前一环节的任务模块;先由学生通过网络分成若干组,每一组的成员再分成供应商、经销商、货代员、报关员、生产商、职能部门,等等。其中的经销商先收到商品,以此向前推导:运输环节―报关环节―合同签订环节―与客户建立联系环节―广告环节,等等。在每一个环节上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规定解决问题要达到的标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操后,学生带着问题回到教科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相关理论寻找答案,使问题获得解决。

3.模拟商务活动,强化角色意识

在商务实操课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基本上是以特定角色来参与完成训练任务的。对同一种商品,被指定为经销商的几位学生,同时在网上广告,看谁能赢得客户;对同一个供应商,几位经销商同时与之进行联系,通过报寻盘、发盘、还盘,确认,签订合同等活动,比较孰优孰劣。在我们所设计的实操课模块中,安排了与外商谈判的环节。在学期初,我们与任课外教一同研究教法,要求外教配合我们完成商务谈判、损失索赔等模块的实操课。在与客户进行商务谈判这一环节时,外教扮演的客商与学生扮演的销售商模拟初次见面、讨价还价、达成一致后同意签订贸易合同等情景,不断强化学生的商务活动角色意识。

4.严格考核标准,成果高于一切

改革考核方式,以完整的作品作为评定实操技能水平的参考依据,是实现实操课任务模块的另一重要手段。每完成一个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对所承担的任务进行加工,以计算机文档形式上交指导教师;每个学期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随机抽取某一任务模块,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完成商务活动中一个环节的作品,最后全体成员的作品集合到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仿真的商务英语活动的系统。而对学生该门课的评估完全以其作品的水平――实效性、规范性、准确性为认定凭据,并且由全体学生和教师共同评选出最佳跟单员、最佳单证员、最佳货代员和最佳报关员。

结语

从2004年至今,我们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结合学校关于创新课程体系的要求和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单证实操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除上述提及的在实操课任务模块教学过程中逆向推导以外,我们还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反向推导:岗位需求岗位技能技能证书实训项目主干课程,积极与当地商会、水运协会、海关等机构合作,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商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工作。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商务实操课上结合各任务模块的训练,也接受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技能方面的培训,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拿到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货代员、剑桥商务英语等资格证书。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有60%多的毕业生在外贸企业从事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且绝大多数受到企业的良好评价,其中相当一部分成为业务骨干。

参考文献:

[1]Nunan, D.1989.Design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Breen, M. P. (1987) Learner Contributions to Task Design. In Candlin, Christopher, and Murphy, D. Language Learning Tasks, Prentice Hall.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开诚.以学习活动国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王守玉,何康民.国际贸易实务[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6]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农业科技期刊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下一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主体定位的逻辑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