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谈过恋爱的孩子长不大

时间:2022-06-07 07:21:28

没谈过恋爱的孩子长不大

早恋一词大约是中国人的发明吧,据我所知,西方人是没有“早恋”一说的。西方人视男女生的交往为正常。我认识的一位美国教授的儿子,下棋有天赋,曾经拿过好几个全国冠军。读高中之后,他突然发现高中的女生不喜欢下棋的男孩,于是放弃象棋,改练吉他。在我们看来,这几乎就是丧志,是要痛加贬斥的。但美国教授倒好,一点不干涉。儿子不再在棋艺上有任何发展,却追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后来进了很好的大学,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教授很为此自豪。

还有在我们看来更过分的事情。美国的一个十四岁男孩,周末约了同班一名女孩去看电影,因为地方比较远,他又没有到驾车的年龄,他父亲竟开车送他去,等他和女孩看完电影再开车接他回来。看多了美国影片的朋友,对这样的故事都不会觉得陌生。

美国人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们觉得孩子到了跟异往的年龄,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交往。一位美国母亲说:“一个孩子如果被别人甩过,又甩过别人,情感上多半就成熟了。这个时候让他独立生活,父母亲绝对可以放心了。”

中国的父母可能会对这样的观念目瞪口呆。这里面有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但问题究竟是别人太开放,还是我们太保守?

中国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结婚都很早,《红楼梦》里那些爱情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十几岁的少年,换到今天都还没上完高中。《诗经》里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描述的正是少男少女“早恋”的场景。古人尚且如此开明,我们为什么如此封闭?

这还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在文学中,“早恋”很美好;在教育中,“早恋”很让人头疼。

教育者首先担心“早恋”会影响学习。“早恋”影响学习,这个推理其实很容易被否定。成年人是否因为谈恋爱影响工作?有人会,但从来没有人会认为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反对“早恋”,希望孩子一心一意学习,这是第一种态度;控制“早恋”,最好使其促进学习,这是第二种态度。两种态度其实都很功利,目标指向都是学习。如果目标指向变为孩子的成长,就会有第三种态度:理性看待孩子的“早恋”,将其视为“早练”。

“早练”一说来自于著名性教育专家陈一筠。陈一筠认为,从青少年性早熟的十二三岁甚至更早,到晚婚的二十四五岁乃至更晚,其间要经历十年以上的等待,这段时间被称为“性待业期”。在“性待业期”,有一些与异往的经验,其实对青少年今后的婚姻美满大有益处。

我们教育孩子,不就是希望他们未来有幸福的人生吗?所以,适当的时候,让他们有所涉足,其实是有益的体验。否则,就会导致从没有谈过恋爱的“乖孩子”成年之后不知道怎么追求心仪的异性,屡次失去机会。到时候心急火燎的还是家长。

幸运的是,我认识的家长中,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持开放的态度。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会主席品学兼优,却有一名外校的男朋友。有一天我问她这事,她并不否认,告诉我:“老师,我已经17岁了。我爸爸说,没有谈过恋爱的女孩长不大。”

弗洛伊德不是说女儿是父亲的情人吗?我只能赞叹:这爸爸够明智的!

当然,和西方人相比,东方人表达感情的方式要含蓄一些,在我们的文化中,在公共场合的亲昵行为并不被广为接受,这是我们需要跟孩子说明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需要在尊重学生异往自由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一定的规则,如:公共场所不可有亲昵行为,不能在校园里成双入对等。毕竟,学校不是学生谈情说爱的场所,这是底线。大家将心比心,便会相互理解。

“早恋”并不是问题,如果我们将之视为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反之,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不越权,不包办,尊重孩子的想法,恪守自己的参谋身份,“早恋”就不会带来不良后果。

至于小学生的“谈恋爱”,也许无视之更好,因为那根本就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关系——昨天两人还“好”着,明天可能就散了。教师需要做的是对大众的引导:不要瞎起哄,不要热衷低级趣味。我不知道多少人曾有过小学的“恋情”,如果有,那还真如同冰山上的雪莲一样珍贵。

(本栏责编 卢丽君)

上一篇:细节激发成长动力 下一篇:关爱学生,从尊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