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并非昨日重现

时间:2022-06-07 05:46:20

复习并非昨日重现

复习课难上,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共识;如何上好复习课,这也是所有数学教师一直找寻的答案。对教师来说,复习的内容多,复习的时间短,不知从何下手;对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已学过,听不听无所谓。一般的复习课基本上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复习效果可想而知。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上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几点策略。

一、复习课情境创设要具有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复习欲望,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复习状态。所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使复习课有效的良好开端。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乐”起来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能让学生真正地快乐发展。如复习“百分数”时,我让学生从“猜家具价格”这个游戏开始,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猜中和没猜中的次数记录下来,再让他们自己分别求出百分比,再提出关于百分数的数学问题。在游戏中,课堂变得“活”起来,所有的数据都是天然的,而且游戏让学生变得很快乐。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灵”起来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的思维“灵”起来。知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往往都是被动的。如何让被动变主动,问题情境便是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的引擎。如复习“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时,教师提问:“这么多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从而引出倒数的认识。问题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让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原本平静的大脑“灵”起来。

二、复习课讲授要具有有效性

华东师大教授田万海先生认为:接受学习是人类知识财富得以世代相传的一种主要而有效的形式。讲授法历史悠久,是接受式学习的重要途径。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借助口头语言把组织好的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有效的讲授能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建构知识内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生的有效复习提供极大的刺激。

1. 讲重点、难点

讲授关键点时注重讲“找思路”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注重讲“彼此联系”时就主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联系性,从而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让学生把蕴涵在知识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挖掘,促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识,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复习策略。

2. 讲易错点

在学生的作业反馈中,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得比较多的错误,抽象出典型错误,并及时对错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还要讲授这些错误的原因与相应的解题策略。

三、复习课练习设计要具有有效性

练习设计既要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复习课的练习设计是以复习、巩固、整理为主,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练习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有效的练习设计非常有必要,能起到减负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设计趣味性题目

很多时候为了贪图方便,很多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往往会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感受。因此,设计练习时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图形、数学故事、数学童话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复习“量的计量”时,可以结合《欢欢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长2分米、宽180米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牙,急匆匆地洗脸后,赶紧端起一杯250升的牛奶一口气喝完,背起2000千克重的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了。此日记错误连连,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感悟到原来单位名称是不能乱用的,否则会闹大笑话。

2.添加实践性题目

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添加实践性的题目,可以使复习课更有生活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复习《统计》时,我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到的家庭开支情况,自己制作一张条形统计图。这样把练习寓于实践操作之中,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吸引了学生,让学生不觉得是在学习,倒像是为自己做事。

3.设置拓展性题目

所谓拓展性的练习,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在掌握一定基础技能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拓展性的练习,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又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总之,有效的复习课能让学生收获更多有价值的数学。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融入复习课中,让复习课也展开翅膀真正高飞,不再是重复昨日的故事。

上一篇:校区间团队教研模式的探索 下一篇:小学器乐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