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色彩元素” 让“灵感音乐”飞扬

时间:2022-05-31 08:57:38

舞动“色彩元素” 让“灵感音乐”飞扬

“音乐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音乐。”轻快的音乐能让人的眼前浮现明丽的春光;同样当人置身明丽的春光时,便会不由自主地唱起轻快的乐曲。因此,如果将“色彩元素”融入音乐教学,将“色彩元素”舞动起来,那么学生的“灵感音乐”就一定会在自己的心中激荡、飞扬。

一、舞动“背景色彩”构建“有形音乐”

生活离不开色彩。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色彩,世界将只有黑与白。同样,色彩在音乐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让色彩与音乐紧密关联,不仅能让音乐更具有审美功能,引发欣赏者的喜爱,并引起人们在情感或情绪上的共鸣、得到人们的赏识,同时也能让原本无形的音乐在人们的意识中建构起“有形的音乐”,使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随着色彩的变化而触摸到音乐的律动。每年的春节晚会中,背景色彩是由专业的设计师设计的,每一个节目都配有它自己的背景色彩,其目的也在于此。像流行歌曲《荷塘月色》,它的背景就是有关荷塘、荷叶、鱼儿、月亮等,能让听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五年级上册《彩色的中国》中,其中“碧绿的是草原,金黄的是沙漠,长长的是长江,黄黄的是黄河”一句,在教前教师可先投影出几幅草原、沙漠、长江和黄河的图片,让学生静心感悟“草原的碧绿”与“沙漠的金黄”、“黄河的浑厚”与“长江的沉璧”,然后再进行教学。通过歌词与背景色彩的结合,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陶冶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歌曲的音乐理解通过色彩形态深深地建构在自己的脑海中,从而与自己的音乐灵感产生共鸣。

在音乐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背景色彩”,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音乐氛围中,使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能建立在具体的色彩上,从而在脑海中建构起“有形音乐”。

二、舞动“道具色彩”融入“无形音乐”

音乐中的道具色彩不仅指它的外在色彩,而且包含着它的声响“色彩”。钢琴的素雅色彩可以让学生油然而生清脆悦耳的旋律;鲜红的腰鼓会让学生立即在脑海里涌现热烈而奔放的鼓点;钢管乐器银光闪闪的金属光泽,同样会让学生体验到西洋乐的活泼和轻快;江南丝竹的清新、自然、简朴的外表,更会使学生融入那如诗如画、让人陶醉的江南意境;闪着金属光泽的打击乐器更是乐器家族中最富表现力、极具节奏旋律和和声效果的乐器族群。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打击乐器所做的节奏练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训练节奏感的最好道具,也为课堂增添了特别活泼的气氛,能让学生很快地投入到无形的音乐情景之中。清锣鼓乐《鸭子拌嘴》,此曲素材取自于西安鼓乐。乐曲一开始,小钹模仿鸭子引颈高唱,接着小钗发出闷击的声音,酷似老鸭“嘎嘎嘎”的叫声,小钹与小钗像鸭子在一问一答。其间丁冬作响的云锣声和木鱼声,轻盈活跃,勾勒出了一幅鸭子蹒跚而行的画面。此后,小钹、钗、钹、大锣、木鱼、云锣六种乐器齐鸣,乐声时而轻快、时而热烈,还不断穿插鸭子“嘎嘎”的叫声,描绘出鸭子在水中遨游,相互追逐嬉戏的场面。突然小钹与钗的声音响起,此起彼伏互不相让,好像鸭子们在吵架,吵得不可开交。在一阵热烈的乐声过后,又响起轻盈的木鱼和云锣声,声音慢慢变弱,好像是一群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远了。

“道具色彩”的巧妙运用,为学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也为我们的音乐课堂增添了新的色彩,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团结、协作的音乐氛围,创建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从而促使学生通过有形的道具色彩,在“无形的音乐”情境中自由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

三、舞动“肢体色彩”体验“动感音乐”

肢体色彩就是通过服装的色彩、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感受的一种音乐元素。肢体色彩对小学生来说是很好感受音乐的一种元素,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能让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大增。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天性,在“动”中进行音乐教学,加强学生对节奏、韵律、强弱力度的感觉,加深学生在“动”中得到的愉悦体验。

如学习《娃哈哈》时,教师用绿色的卡纸制作一个青蛙头饰,带着学生一起围着教室空地做青蛙的跳跃动作,并把歌曲中的低音和高音比喻为青蛙跳跃动作。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进入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去学唱歌曲。还有二年级的歌曲《生日》,为了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乐句尾音的不同音高,在开始我就创设了“一个小姑娘过生日”的情境,进行律动表演。在音乐声中学生分批手捧彩纸制作的“生日蜡烛”向“小姑娘”祝贺生日,学生在互动的愉悦情景中欢快地唱起生日歌;五年级的歌曲《彩色的中国》中有很多地方的音准都是难点,学生不容易唱好。如最后一行中的八度大跳唱不到位,总偏低,于是我就让学生在这儿加入手势,效果还真不错。因此,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色彩”,可以充分地让学生感情音乐,进而身心都能随着音乐的旋律而舞动起来,享受到动感音乐的快乐。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个生动的手势、一个神韵的呼吸、一个亮丽的眼神、一个迷人的微笑等,都会给学生一个视觉和听觉的情感冲击。教师贴切大方的教态、得体规范的手势与丰富的音乐情境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让表彩和音乐情感相容共生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鲜活、生动的表彩中感受音乐,进而深深地触动学生灵魂深处的音乐灵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滋润,得以震撼,得以共鸣,从而使音乐从学生的心灵深处升起,在学生情感的天空飞扬,飞扬,飞扬!

上一篇:为小学作文教学插上翅膀 下一篇:音乐想象奏响音乐课堂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