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

时间:2022-06-07 05:46:11

一、深入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入基层考察29次,17次涉及到扶贫,其中有7次把扶贫作为重点考察内容,并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今年元旦,总书记发表了新年贺词,在讲完2016年部署后,专门用一整段来讲扶贫工作,他指出: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哿ν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今年春节前夕,亲临我省考察指导,充分肯定了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要求我们以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县为重点,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书记特别以吉安市“四个一”的产业扶贫模式为例,肯定我省通过帮扶让农民学得到良法、拿得到良种、找得到市场、分得到红利、看得到希望,走出了一条比较扎实的扶贫脱贫路子。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发展等要向革命老区倾斜,推进赣州、吉安、抚州等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最新创新成果。是做好“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学习领会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重点把握五个方面:一是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阐述,进一步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书记说,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得民心者得天下,要从政党性质、执政责任、巩固制度的高度深刻理解,深化我们的扶贫工作。二是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重大判断,切实做到“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总书记指出,推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对未来脱贫攻坚的难度要有清醒充分的认识,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三是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坚持精准扶贫、注重实效的重要理念,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总书记强调,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在工作实践中,把精准扶贫理念落细、落小、落实,做到精准、精准、再精准,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四是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坚持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的明确要求,进一步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总书记多次讲,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要在不断加大扶贫力度的同时,坚持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贫困群众靠自己双手实现脱贫的信心和动力。五是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要坚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组织领导。总书记强调:凡是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各级党委、政府都必须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省扶贫系统干部职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把脱贫职责牢牢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紧紧抓在手上。

二、以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核心目标,全力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

“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全省贫困人口下降到200万,减少54%,贫困发生率下降了6.9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贫困村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显著改善,34.6万贫困群众搬出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库区和农村重点污染区,园了安居梦;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分别达到240元和165元,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总结全省“十二五”扶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省广大扶贫开发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汗水。

2016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扶贫开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考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确保到2018年提前两年实现2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9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和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到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脱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样板区。中央《决定》提出的脱贫攻坚总目标,就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既考虑了基本的需要,也兼顾了长远的需求,既考虑了收入的因素,也考虑了基本的支出。如果仅仅是收入脱贫,但因病或因灾,支出不断增加,也不能算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群众脱贫的度量,也是实现小康的基准线,要搞精准扶贫,就是要拿“两不愁、三保障”这把尺子来对比,哪方面愁、哪方面没有保障,就要着力解决哪方面问题。

第一,要健全三大机制。一是脱贫攻坚考核机制。本月上旬,省里已经派出4个组正式开始实施对25个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这个月底前将会出考核结果,省委省政府将于5月底前召开表彰会。还要研究出台对设区市党委和政府精准脱贫成效的考核办法,以及对定点扶贫单位和省级23个出台了行业扶贫实施意见的部门考核。二是精准脱贫退出机制。已经出台了《关于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退出的工作原则、退出标准、退出程序、退出后的扶持政策、退出规划的年度计划。要加强对当年退出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的抽查和评估工作。过去贫困县是难摘帽,谁都不愿意脱帽,现在是脱帽难,要规定比较高的标准、比较严格的程序以及还要实施第三方评估,确保退出更加精准,保证科学退出、合理退出。三是投入分配整合管理机制。省财政将筹集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今年省级可统筹财力的30%将用于扶贫攻坚,市县财政也要相应加大投入。要增加金融投入,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通过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及过桥贷款、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撬动更多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向扶贫。省级每年安排的扶贫资金,原则上按因素法分配,由当地政府包干使用,统筹用于扶贫工作,自主确定扶贫项目。近期,国家将出台支持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省里也正在研究,准备出台意见。总的思路,就是优化涉农资金的供给机制,以减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把目标相近的、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统筹使用,核心就是要将资金的配置权下放到贫困县。中央下了很大的决心,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副总理曾说过,希望大家大胆整合涉农资金。这次在国家行政学院打赢脱贫攻坚研讨班上,副总理也讲到,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表态将积极支持整合,谁不整合重点审计谁,谁违规插手干预资金整合就处理谁,解决“整不动”等问题。可以说中央力度非常大,最近国家要下发的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意见,明确资金整合范围是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主要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设施和水土保持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和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土地政策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公益支持资金、产粮大县奖补资金、生猪、牛羊养殖大县奖补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补助保护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现代物流流通补助专项资金、成品油税费改革收入支付、用于农村公路养护部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以及教育、卫生、医疗等社会事业方面的资金,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完善资金安排使用机制。会后要和省财政厅同志研究我省的方案,除了中央方案规定的整合资金项目,省里面下步也要拿出资金来整合,相信各相关县(市、区)一定能把资金整合好、一定能把钱用好。

第二,要完善四大体系。一是政策支撑体系。要在已构建“1+5+23”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出台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署的实施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我省要在“十二五”的基础上,根据中央和国家部委的部署以及脱贫攻坚规划,近期要制定好一个实施意见和相关工作方案。一个实施意见就是贯彻落实战略思想,打赢“十三五”脱贫脱贫战的实施意见,相关方案就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出台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以及涉农资金整合等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完整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有力支撑脱贫攻坚的实施。二是组织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重点加强乡镇扶贫工作站建设,进一步选好配强贫困地区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三是信息网络体系。按照“准确、清楚、动态”的要求,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监管系统,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建立扶贫信息系统数据的部门对接和共享机制。四是社会帮扶体系。要对接好国家部委在贫困县定点扶贫和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对口支援,完善省级领导带省直部门和国有企业定点联系县扶贫制度,扎实开展各级部门定点扶持贫困村工作,选派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扶贫,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鼓励政策。

第三,要实施十大工程。围绕我省产业脱贫攻坚战、保障脱贫攻坚战、安居脱贫攻坚战,省扶贫和移民办提出要实施产业发展扶贫工程、就业扶贫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危旧房改造工程、搬迁移民扶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生态补偿扶贫工程、社会保障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健康扶贫工程等十大工程,这既符合中央和省里的决策部署,也切合我省实际情况。产业扶贫是重要的基础,异地搬迁扶贫是治本之策,教育扶贫是关键举措,社会保障是兜底举措,生态扶贫是新途径。教育扶贫,目标就是要讲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地区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就是要保障每个孩子能上学;高中、大学阶段要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接受。要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不能因学致贫、返贫,要采取措施阻断代际传递。转移就业扶贫,要提高转移就业服务精准度,要提高转移劳动力质量,同时要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的沟通衔接,保障贫困群众的合法权益。医疗扶贫,要统筹考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大病救治、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卫生环境整治等各个方面,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要在完善合作医疗、重特大疾病救助的基础上,把重特大疾病中的慢性病纳入合作医疗保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通过解决这几个问题才能实现贫困群众“看得起病”;要通过实行签约服务,来解决对患有长期慢性疾病和残疾人的“看的好病”问题;要通过优化医疗机构布局,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等措施来解决“看得上病”的问题;“少生病”就是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等。

三、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要求,扎实做好搬迁移民扶贫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省还有2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要搬迁,按照1:1.5的要求,我省还有10万人要搬迁,易地搬迁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是脱贫攻坚的形象工程。但搬迁移民扶贫是人员分布结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组织形态的调整和重组,不是简单的人口位移,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必须精确瞄准、挂图作战、挂牌督办、逐一销号。

第一,要坚持与精准脱贫相结合。搬迁移民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要坚持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充分考虑促进农民增收,绝不能通过搬迁增加农民经济负担,更不能因为搬迁形成新的贫困户,确保搬迁后农民收入超过搬迁前水平,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要始终把扶持产业发展作为促进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核心任务,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总结推广近年来我省在搬迁移民工作中探索形成的产业推动、市场带动、园区拉动、循环发展等产业发展模式,立足安置区资源和产业优势,根据搬迁群众家庭人口格局、经济收入来源、创收技能等特点,制定精准的增收计划,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发展致富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第二,要坚持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移民搬迁安置决不能低水平复制农村,一定要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要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优势区集中、土地资源节约集约使用的工作导向,灵活采取进城上楼安置、镇区安置等方式,促进搬迁户创业就业,全力推动易地搬迁与城镇建设互促互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要结合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对部分长期在外打工或从事商贸活动且自愿在城镇永久居住的农户,通过落实易地搬迁中长期低息贷款和全额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引导搬迁群众采取购买城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房等方式,在市区、县城、小城镇安置,并配套落实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政策。城镇环卫、绿化、安保等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向搬迁群众倾斜。要根据搬迁规划,统筹编制县城、乡镇、中心村安置点建设融资方案。按年度计划项目将县城、乡镇、中心村安置点建设项目统一打包融资,并明确操作程序与管理办法,确保县城、乡镇、中心村安置点的建设资金投入有保障。本次会议后,新的《易地搬迁移民扶贫实施方案》很快要下发,政策比以往好很多,最重要的是在2018年前,确保将20万需要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搬出大山。通过整体移民搬迁可以解决大部分贫困群众的搬迁需求,但是插花的贫困户如何解决,这需要认真考虑。在新一轮的搬迁扶贫中,不仅要继续做好整体移民搬迁,还要探索完善插花式的搬迁,甚至不排除采取拔萝卜式的搬迁模式。

第三,要坚持与美丽江西建设相结合。打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是总书记赋予江西的光荣政治责任和发展使命。移民搬迁工作只有紧密结合美丽江西建设,才能显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考虑现代文明生活、传统特色、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统筹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同步配套道路、水电、通信、养殖小区、农用沼气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完善医疗卫生、文化、商业等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努力实现新房、新村、新景和新产业、新生活、新发展。特别是在插花型搬迁和集中安置区搬迁中,要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这里要强调的是,易地移民搬迁是脱贫搬迁,不是一步就达到小康的搬迁,搬迁的目标是要解决好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的问题,它本身不能解决脱贫,各地务必不能形成因搬迁致贫的新贫困问题,不然就严重违背了搬迁的目的和要求。

四、以做好各项统筹协调工作为基础,确保脱贫攻坚顺利进行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靠常规措施难以奏效,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综合各项手段,整合各种资源,才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开发扶贫和保障扶贫的关系。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必须将保障扶贫作为兜底措施。要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近期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制度衔接的实施方案》,重点使建档立卡贫困户与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在区域分布、对象识别方面实现基本一致。坚持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加强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的统筹协调,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4.4%,确保到2018年我省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同期全国扶贫标准20%,2020年高于40%。这是省委、省政府共同研究的决定。如果说到2018年脱贫摘帽讲求的是速度,那么低保标准的40%和20%是一个水平,这就充分体现出我省脱贫的水平在全国的排名。操作中,要加强标准衔接(以县为标准,所有的县低保标准都要高于贫困标准)、对象衔接(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且符合当地低保家庭财产状况的家庭,都要纳入低保范围;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贫困标准的,都要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要重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前期全省共剔除27万贫困人口,新增了19万贫困人口,这些大数据十分重要,关乎能否如期实现小康)、管理衔接(动态管理,民政部门负责低保对象,扶贫部门负责贫困对象,相互之间要支持、沟通,实现无缝对接)、政策衔接(建档立卡有很多扶持政策,下一步要通过两项制度的衔接尽量让这两个群体享受政策)、信息衔接(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和考核衔接(民政和扶贫部门要将相互工作作为考核内容,通过两项制度的衔接,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为2018年脱贫圆满完成做好基础工作)。

第二,要正确处理连片开发与分类扶持的关系。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战略重点在片,战术关键在村,战果体现在户。必须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中推动协同发展,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在集中连片开发中强化集约效应。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分类指导、重心下移,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把片区攻坚与扶贫到村到户有效衔接,把贫困村脱贫规划编制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同步推进,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切实做到贫困底数清楚、扶贫规划科学、攻坚措施对头,真正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的精准性扶持。

第三,要正确处理行政推动与市场驱动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第一民生工程”,既要坚持政府主导、行政力量有效推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也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安排扶贫项目和资金,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同时探索建立省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县级扶贫开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和社会扶贫对接平台,并健全扶贫项目和资金竞争立项机制,做到择优立项、先建后补、奖优罚劣,不断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我省贫困片区县虽然开发不足,但丰富的矿产、中药材、旅游等资源又是后发优势,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市场要素具有强大的吸附效应。我们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注重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注重宣传推介资源的独特优势,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参与扶贫开发,力争把贫困地区打造成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热土。

最后,要强调的是扶贫宣传工作。总理强调,打赢扶贫攻坚战,需要打好舆论战、宣传战。扶贫工作需要造声势、造氛围,需要鼓干劲、推典型,需要做工作、传递正能量,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最近,国务院扶贫办领导介绍,中央电视台几乎每天都有一条扶贫方面的新闻,江西卫视能不能做到每周3条以上,回去后要和有关部门好好商量,一定要把扶贫宣传工作做好,省、市、县各级都务必要高度重视。另一方要面,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一些负面的新闻也会逐渐暴露出来。在建档立卡方面尤其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让一些人故意找岔子,标准不能降、程序不能少。要提高思想认识,将此类社会事件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征求社会意见,加以改进,获得支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十三五”脱贫攻坚战已经拉开帷幕。我们要以在我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努力实现“十三五”扶贫开发良好开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为江西省副省长尹建业2016年3月15日在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暨搬迁移民扶贫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上一篇:小红薯种出大财富 下一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