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时间:2022-06-07 03:07:12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别强调要完善校企联合育人机制,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技术研发、办学质量评价、招生就业等方面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推动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校企合作的深入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形成机制保障。

1、地方政府政策积极引导。政府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是互惠共赢运行机制得以成功构建的关键。政府出台一些调动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积极性的政策,为互惠共赢机制的形成提供了保障。例如,要求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已开征职教统筹经费的地区应从职教统筹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并鼓励多渠道筹措经费,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这些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设立在职业院校、企业内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资助经竞标立项实施并达到评估要求的校企合作项目;补助职业院校为学生在实习期间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的费用;奖励在校企合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等。

2、学校主导建立互惠双赢的生产性实践教学管理平台。通过引厂入校、引设备入校、企业提供场地等方式,建设了集教学、实习、实训和生产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建设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

3、学校创新校企合作制度,调动企业积极性。学院通过赋予企业冠名权、设立产学合作奖励基金、支持企业生产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二、建设“三位合一”的教学管理平台

围绕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构建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的教学管理平台,强化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和职业性。

1、校企共同开发与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专业课程系统化开发的基本范式和具体建设内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目标进行开发,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置课程,形成以职业活动为主要教学路径的专业课程体系。

2、校企共同实施以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践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基地建设的难点在于需要建立起校企双方人员分工明晰的管理制度和运转顺畅的运行机制,使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与教学管理相协调,从而有效解决生产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3、校企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打造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因此,通过管理制度创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为了建设高水平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学院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双师结构”团队建设的有效措施。学院要制订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管理办法,对在企业实践中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同时发挥企业和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校企共同开展学生就业工作。通过顶岗式预就业、“订单式”就业等方式使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1)“顶岗式预就业”。所谓“顶岗式预就业”,就是学生顶岗实习与他们未来的就业相结合。

(2)“订单式就业”。所谓“订单式就业”,就是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在校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工作一年,并按照企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安排,接受企业的管理和考核,符合毕业条件且经企业考核良好者,由企业录为正式员工。

总之,应通过努力促使校企合作由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转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由低层次合作向高层次合作转变,最终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

上一篇: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探... 下一篇:探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