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成才重视高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2022-06-07 12:18:08

立足学生成才重视高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分组合作学习为形式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益于学生成才。

关键词:高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立足成才

与其他人文类学科相似,历史学科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例如历史教学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过分强调学生的背诵,教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学习过程缺乏应有的合作、互动、主动与激情等,严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开始尝试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期通过形式上的变化突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限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目标。其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很多教师尝试的方向。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使得小组合作活动增加了更多地不可控性,给课堂教学的操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切实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需要关注哪些问题呢?

一、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很多前期准备工作需要认真做好。一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最关键的一步准备工作。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以四人为一组的效果最佳,而在小组成员构成上,秉持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也是十分必要的。“组间同质”是为了让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对均衡,为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打下公平的基础,而“组内异质”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例如,在一个四人小组中,为了顺利地实施合作学习,学生之间要进行明确的分工,这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设置组长、发言人、记录人员、资料收集员等角色,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合作前的实践训练。合作小组的建立并不难,难的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每个学生发挥所长,有效实现小组合作的学习目标。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之前,要加强合作前的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与能力,健全对小组合作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学生在接下来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进行自我发挥。

二、大胆把课堂放给学生

很多教师由于担心学生失去方向,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总是不敢放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干预太多,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精髓就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教师管得太宽,就会让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敢于把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在合作的过程中,要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言,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在观念和方式上进行激烈地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对一些“弱势”学生的鼓励,避免出现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弱势”学生的压制,以防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少数学生展示的平台。

三、教师发挥恰当的引导作用

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看似被弱化了,但教师的作用却依然重要。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必然少不了教师的引导。因此,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教师一定要积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其实,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最终实现,课前的预习指导也很重要。例如,“发达的古代农业”这一课,知识面广,时间跨度大,涉及到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既分散又繁多,学生很难理清头绪把握重点,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实施,在开课之前,笔者就给学生提出了几点预习纲要。①识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进步的表现。②概括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与特征。③分析小农经济的基本含义与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思考封建政权与小农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些预习纲要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目标,在探究合作之前掌握基本的学习资料,从而使得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够紧紧地围绕着主体进行深入探究,这对于保证小组合作的质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更要敢于不断创新、挑战自我,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自己个性教学风格有效结合,并稳步推向常规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学习者,而成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参考文献:

[1]郑清海,郑德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的几点措施[J].新课程,2010(9).

[2]文琳.高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J].新课程,2012(6).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李堡中学)

上一篇:内明于心,外达于人――挖掘课堂朗读生命力 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