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马,以陈卫新

时间:2022-06-06 11:20:55

设计师的思想是难以琢磨的,他们除却长得形态各异,思想更是天马行空,难能顺应,他们的脑袋上长着指向各个方向的箭头。

这是陈卫新随笔集《鲁班的飞行器》的卷首语,仿佛描述的正如他本人。闲时,他喜欢弹几曲古琴,临帖作画,看书喝茶。他的设计作品,也充满书卷气,是诗意与空间的融合。

每设计师头上都长满箭头

在南京老城南设计出青果,为人间烟火气的南京老城南开辟出一处文艺理想国;又在碧山设计了“碧山书局”,成为“碧山运动”的主会所;而后在南京南郊名为“明人农庄”的农场内,陈卫新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沦陷”到自己的设计里了。

多年前,陈卫新曾创办过一本名为《左右》的杂志。那时,他还是一位有梦饮水饱的文艺青年。在杂志创刊时慷慨激昂地写下了名为《鲁班的飞行器》的卷首语:做设计师有时就是做梦……做一张写满文字给设计师看的纸,是困难的,就像按图索骥去做一个梦一样。文字和设计,是长在陈卫新脑袋上的两只箭头。

“做设计师很多时候就像是做赏金猎手,初出茅庐时,常常不得不迎合业主的想法。而做迎合业主的设计师的结局,有可能会‘跟着他们的业主一下子开窍了,喝Petrus红酒,开英菲尼迪FX跑车型豪华SUV,并且与自己的这些东西合影留念’(《鲁班的飞行器――当设计遇到虚荣》),最终,大多数设计师的功力就被虚荣废掉了。”

生于知识分子家庭,陈卫新从小对“知识分子和知道分子”心有戚戚。虽然身份是设计师,但骨子里却有着浓郁的文人情怀。他就像最高级别的赏金猎手,有游侠一般的桀骜,一年仅接几单生意,只接对自己口味的,只为表现自己的“设计能力”,而不是从项目本身的“合适性”去考虑。陈卫新曾说过,他的设计分为两种,一种为了生活而设计,一种为了设计而生活。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分阶段进行的两个梦想。

他的诗集《夜晚后面的西花园》、随笔《鲁班的飞行器》,因设计而生,累积于日常生活中。这些诗句,有的是在设计项目考察前期写下的;有的是在设计不出方案,外出散心时突然想到的;有的则是设计项目完工后的总结。对陈卫新来说,设计和写诗是相辅相成的。他的设计不过多依赖形式,最终完成的意象对他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好设计是可以‘隐掉’的,如果我不解说,你可能看不出来我有意雕琢的痕迹,这就是我认为的好设计。”

例如先锋书店,是由地下停车场改建而来的,陈卫新特地保留了地上的停车线。“我想,汽车需要停下来加油,人也需要停下来读书,地上的停车线是一种象征,提示你停下来加油。”

诗在营造氛围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模糊的空间,这种模糊也是陈卫新追求室内设计的一种境界。他喜欢信手拈来的感觉,之后又刻意设计,这种刻意后的随意,如同诗歌营造的模糊感。一个设计师必须要有宽阔的视野,不只是诗歌,所有文化门类的东西,都对设计有很大的作用。如今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更看重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有时候专业化反倒会成为束缚。“其实我写诗的时候会有一种空间感,感觉是在对着一个场景写诗,诗中也会把这种空间感表达出来。”

上一篇:不只做传统工艺的记录者 下一篇:黄芩苷与黄芩素治疗纤维化疾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