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文章

时间:2022-06-06 10:58:55

生活处处皆文章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习语文。” “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土壤;观察与积累是学生的根。”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引导学生在接触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大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笔去写。这样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去发现新鲜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

一、 “为有源头活水来” ——寻找习作的“源头活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头疼的一件事,他们怕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如何让学生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审视以往的作文教学:选题往往不切合学生实际,习作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又常以成人的高度去指导学生习作,学生达不到这要求,厌恶情绪自然而生了。《语文课程标准》就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其有话可说,积累写作素材。只有解决了写作的材料来源,文章的内容才会更贴近生活,更富有情趣。

平时,我发现下课后,学生们一谈论起其他事情来个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了解到了学生的心理,我就“投其所好”,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或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特别关心的话题,创设机会让他们毫无顾忌的去“吹”(即口头作文)。作文课上,我一改以往的做法,既不出示作文题,也不叫他们写作文,却对他们说:“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吹牛’比赛,看谁的‘牛’吹得最精彩!”我话音一落,孩子们立刻兴致勃勃地“吹”开了,都想让同伴们看看自己的吹牛本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我及时交给学生“吹牛”的方法:“吹牛”要按一定的顺序,加上合理的想象,运用一些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经过我的及时指点,学生一个比一个“吹”得更具体、更精彩,课堂气氛达到空前活跃。课后,我要求学生抱自己所吹的“牛”写下来作为评比的依据,也就是以“吹牛”为素材,加工运用,拟稿表达,结果,上交率达到100%,而且每篇都既生动又具体。“吹牛”吹散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吹起了学生作文欲望,同时学生也在“吹”中学会了习作。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着在课堂上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让他们融人其中,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积极激发学生习作激情;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叙自己的所感,所想。

二、 “处处留心皆学问” —— 张扬习作中的个性

当代作家刘心武说过:“所谓独特,就是基于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我越从自己独特经验和感受出发,我的作品就越不会与别人雷同,也就越可能具备特点。”就自己多年作文教学来看,以为体验的确是习作之个性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小学生的心灵世界对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体验着,并会在无意之中把这种体验内化、积淀,它是隐性的、潜在的宝贵资源,一旦唤醒、激活,这些体验以其各不相同、千差万别、丰富多样、纷繁复杂为习作的修改化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因此,成功的习作指导就是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体验,使之产生习作冲动,全身心地亢奋和活跃进入生机勃勃的习作状态,突破框架约束,善于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

例如,我播放“家中各种动物的嬉戏场面,动物玩耍场景”的幻灯片,让学生回忆家中常见动物。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我家的哈巴狗,可漂亮了,毛卷卷的,眼睛炯炯的。”有的说:“我家的牛是一位英雄母亲,一下子生出了好几头小牛。”有的说:“我家的鹦鹉能说英文:‘Hello!’还有一个学生说:“昨天我看电视里讲到东北虎 中华鲟等稀有动物快灭绝了。我很难过。”我很惊讶,便接过他的话说:“是呀,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有的说:“保护动物。”有的说:“我们人类离不开动物。”有的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还有一个学生说:“不仅要保护动物,还要保护地球。”你看,正是这几张幻灯,唤醒、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才使得课堂充满灵性,精彩纷呈,才使得学生习作的立意个性飞扬。

三、 “一枝红杏出墙来” ——放飞习作中想象的翅膀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文章充满灵秀的神来之笔呢?我认为,这同样是需要通过丰富学生的生活来得以实现的。因为,文中的想象不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的。想象源于生活,源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有这样的指导思想;只有孩子们脑子中储存的记忆表象越丰富多样,他们的想象力才能更开阔.如果我们把想象比作贵重的合金的话,那么孩子除了“知识积累”外,“生活积累”更是溶成合金的最重要的贵金属原料啊!因此,要想孩子在想象中展翅高飞,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有益的种种场合情景……,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事为友,为发展创造性打好基础。”我们尽可能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竞赛;带领学生出去参观采访;陪同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全都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用眼去看,用手去摸,用鼻去闻,用耳去听,还用心去体会,他们把所有的感受都在脑海中储存下来。那脑海中沉积下来的记忆表象则丰富了他们的情感,而丰富的情感又在想象中升华。

游戏活动结束后,便有了这样的语句在文章中出现,有学生这样写到:长长的—队“小鸡”紧紧尾随着“鸡妈妈”,东奔西跑,那队伍就像龙在摇头甩尾,炫耀自己的舞姿;捉迷藏时,大家分头躲好后,我就像一头四处搜寻食物的老狼,任何动静也不放过,一心想揪出藏在草丛里的“小羊”;而躲藏的同学则写:我可以把自己当“棒冰”一样地“凝固”。当人走远了,又能自动的把自己“融化”,恢复自由。

你瞧,有了“生活积累”,孩子的思维就能在相关的事物间驰骋,就能大胆地在原有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在他们的文中,花儿才能微笑,阳光也会歌唱。学生习作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瑰丽的色彩。我想:是丰富的感性认识,赋予了孩子写作的灵感;是丰富的生命体验,托起了幻想的双翼:是丰富的生活,点燃了想象思维的火花。

我们相信,如果让学生拥有了一对善于观察的眼睛,拥有了一个乐于思考的头脑,拥有了一双勤于记录的巧手,学生在习作就会多一些真材实料,少一些胡编乱造;多一些真情实感的流露,少一些虚情假意的表述;我们相信,让学生拥有了多彩的生活,拥有了自主阅读的空间,拥有了记载知闻、表达情意的自在,拥有了随心为文的自由,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上一篇:鲜活的语文教育源于教师的创造性 下一篇:对农村学校体育学科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