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一曲高山流水 觅一段古琴幽情

时间:2022-06-06 08:54:31

弹一曲高山流水 觅一段古琴幽情

古琴,被誉为“国乐之父、百乐之君”。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琴、棋、书、画:中居于首位。

没有人知道古琴是如何托生于混沌。我们只知道中华民族的先祖,曾在“风吹柳丝”的美妙音律中,领悟到了大自然的和谐。

孤舟唱晚、烟雨蒙胧中独痴独醉,琴声飘摇、恍惚间传情于千里之外。于是,人便在这琴声中,收获了一段段不了的情缘……

制作一把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的古琴

琴之所以能贯穿阴阳,使人的元神相通,全都在于百年古木与生俱来的气韵。

中国古人认为,琴是沟通万物生灵的载体。而树则是向上生长的,如同人的生命一样,也要经历“成、驻、败”的循环。选择古木斫琴,便赋予了丝桐生命的意义。

为了寻找长驻人间的琴木,琴人们经常游走于深山老林,寒寺破庙之中,在凄厉风雨的古木间,发现传奇。

按照传统的制琴工艺,古琴的琴面要用桐木制作。桐木属阳,质地松软,弹拨出的音色美妙动听。相反,琴底则要选择梓木。梓木属阴,木质坚硬,不易破裂。“桐面梓底”,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刚柔相济,体现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

琴身,依照凤凰的身形斫制而成,取吉祥安泰之意。

古琴原本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菱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用以暗合君臣之恩。

古琴最有特色的是它的音箱,不用木板粘接,而是由整块木头挖空而成。由于音箱壁厚实,而且打磨粗糙,所以弹拨出的音色,浑厚悠远。从外形看,音箱上圆下平,正应和了中国人“天圆地方”的传统宇宙观。

古琴的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此外,琴面上还镶有用以架设琴弦的硬木,叫做“岳山”。琴底掏有大小两个音槽,大的称作“龙池”,小的叫做“凤沼”。

有山有水,有龙有风,于是,古琴便有了灵性、有了气韵,成为沟通天地、贯穿古今的生命载体。

深衣、盥手、焚香,弹一把圣人之器

古琴形制小巧,音量不大,传播的范围有限。因此,弹奏古琴,就好像人与人之间的促膝谈心,需要选择一处雅致、安静的环境。琴,成了人倾吐心声的对象;弹琴,变成了一种人和琴之间的喃喃细语。人在与琴的交流中,获得了沟通的和情感的满足。

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便道;“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农,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古琴有“散音”、“按音”、“泛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着天、地、人之和合。

在弹奏出的余音上,通过左手的渭动,尾音会发生音高的起伏。宛若蜻蜒点水,荡起层层涟漪。这是古琴特有的弹奏技巧,叫做“走手音”。

人的思维随着似有若无的琴音游走、起伏、蜿蜒,聆听者便获得了乐音之外更加广阔的联想空间。音尽、意犹未尽……这就是古琴特有而微妙的“弦外之音”。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文人们所追求的,正是这种空冥缥缈的精神体验。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使思绪的表达游走于情境之外,唤起更多、更深的意韵与共鸣。

孔子曲中会文王

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是一位深解素琴奥义的雅士。

孔子学琴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他认为,学琴,仅仅学“曲”、学“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意”、学‘人’、学“类”。也就是说,学琴不光是学会几首曲目,掌握弹奏的技巧,还必须领悟琴曲的含义,并通过抚琴,与他人相互沟通。

一天,孔子听老师演奏一首古曲。听着听着,他突然从席上退下,跪在老师面前,虔诚地说道:“学生似乎看见文王在抚琴啊。”原来,在琴乐声中,孔子仿佛见到了上古时期的圣贤君主周文王。老师非常惊奇,他告诉孔子,这首古曲正是由周文王谱写的,曲名就叫《文王操》。

“曲中会文王”,为古琴史留下了一段传奇。

从此,天人合一,人琴相通,成为后来历代修身养性者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

高山流水觅知音

“礼”是教化人的行为规范,而“乐”却是释放人心底的其性情。

“高山流水寻觅知音”的故事,几乎在中国家喻户晓。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常因为别人听不懂自己的琴乐而苦闷。一天,一位上山砍柴的樵夫,无意中听到了他的琴声,从中听出了高耸入云的泰山,看到了浩瀚宽广的湖海。阳春白雪,抑或下里巴人,只要懂琴,便能在琴声中物我两忘,以心传心。

后来,子期不幸早逝,伯牙伤心不己,最后弹奏了一遍《高山》、《流水》……知音不在,对望着枯木断弦,纵使有满腹的惆怅,又该去向何人诉说?这是伯牙的遗憾了,但《高山》、《流水》这两首古老的琴曲却被口传心授,代代相承了下来。千年之后,四川青城山的道士张孔山,献出了古琴曲《流水》的琴谱,于是,《流水》重又回响在了中华大地的绿水青山之间。

嵇康抚别广陵散

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因不愿出仕得罪司马昭,为好友吕安之事被收押判罪。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顾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要来平时爱用之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时年四十。

五柳用心抚哑琴

生活在公元四世纪的大诗人陶渊明,把自己的全部才情,都寄托在了一张无弦的琴上。按照常人的理解,没有琴弦,是弹不出美妙的乐音的。而恃才傲物的陶渊明,却偏偏在书中写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整日里,诗人怀抱着一把“哑琴”,游走于山野田园。不是用手,而是用心聆听无处不在的乐音,感悟随遇而安的人生。当抚琴、听曲进入到这样一种境界时,琴的有形或无形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心境变化时七弦之外的气象万千;

司马以琴求文君

琴声除了表达痛苦和孤独等情感体验之外,还曾经扮演 过月下老人的角色,为传递爱情牵线搭桥。

早在中国最古老的《诗经》中,就有了“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描写。即便是放浪不羁风流才子,也难逃红颜回眸间的百媚一笑。

西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以琴传情,追求才貌双全的富家女卓文君。琴声暧昧,曲意缠绵。聪明的卓文君听懂了琴声中传达的真切情意,被司马相如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所打动,最终冲破了重重阻力,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成就一段流传后世的千古佳话。

后人根据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谱写了古琴曲《凤求凰》。今天的人们依然能从这首古老的乐曲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并被司马相和卓文君之间,曾经的执著和纯真所打动。

成就那3000多年历史、3000多首作品

琴人之间的聚会,被称作“雅集”。顾名思义,就是琴人们聚集在一起,扶琴品乐,相互切磋。

唐朝在中国的历史上,以开放和强盛著称。在交流与包容的社会大背景下,“雅集”这种文人小圈子的聚会,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古琴不但走出了书斋,也开始走出国门,沿着海上和陆地的“丝绸之路”,远涉重洋,成为中国和东亚、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直到今天,古琴在西方人眼中依然是玄妙的东方符号。它毫无疑问是中国真正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3000多年历史、3000多首作品,也已经被联合国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近琴身,来一回耳濡目染

杭州南山路勾山里,一条小弄堂的尽头,就是当代著名古琴大师、浙派古琴掌门人徐匡华的家。

身着一袭白衣,白须、白发随风拂动,目光如炬,神情似水,专心拂琴,俨然一位世外高人。这就是85岁的老人徐匡华在电影《英雄》中的剧照,他在该片中扮演那位仙风道骨的老琴师。

不幸的是,三年前,大师无疾而终,离开了尘世。在这间拥挤而简陋的老宅中,只有一把把或悬挂、或躺卧的古琴,标示着房屋主人的与众不同。这些老人生前的爱物余温未了,依旧散发着琴人执著一生,清苦而逍遥的心境。

老人的儿子,现任西湖琴社社长的徐君跃,常会回到这间素阁雅斋中,睹物思人,抚一曲先父爱好的《思贤操》。那些父子间曾经的欲言又止,那些浪子还乡时,心中的种种复杂……都化作了弦指间流淌出的中正平和、细腻轻婉。穿墙入耳,是琴人始终不变的音律,更是父子间诉不尽的思念。

秉着对古琴的崇敬,我来到了南了上路勾山里。没有任何想象中“仙气”环绕的圣境,唯有一块年久的西湖琴社招牌立在一扇小门旁,相比于二三十米开外繁华的南山路,这里也算是闹中取静的佳处了。

叩门后,出来的正是徐君跃。时值酷夏,为了找这个地方早让我汗流浃背,但一进屋后立马觉得凉意十足,尽管屋内并无空调。

房子很普通,与普通老杭州人的家无异,甚至更小、更破。我很诧异这是西湖琴社吗?不是应该有宽敞的大厅,明亮的琴房吗?倒是在窄窄的屋内,占了很大空间的牌匾,提示了这就是西湖琴社,就是徐匡华和徐君跃的家。

房间里,播音机里古琴声缓缓而来,檀香味淡雅沁脾。徐君跃正在给他的学生授课。我有点不忍打扰这种神圣的文化传承,幸好徐君跃说正要休息,算是缓解了我些许尴尬。

古琴本就不是什么大众文化,潜心来学古琴的人并不多,不过现时还是有一些和中国古代心有灵犀的人。向往古代人那种豁达、坚毅、纯洁的品格,那种重情、诚实、友爱的性情,那种谈雅、高洁、自信的追求。当他们离开喧嚣的都市,回到一个人的家时,定会想起古代的乌托邦,于是,就会在小楼中用弹古琴来实现和古代世界的连通,与古人进行理想的交流。至于传统的继承,并不在于实体中的古琴传承,并不在于有多少人学古琴、弹古琴、爱古琴、懂古琴,或者有多少古琴音乐会、广播节目或CD出版。只要还有真性在,古琴就会永存下去。

古琴虽然讲究一定的音乐素养,但并不强调是成人的专属品,有兴趣的儿童、少年也可以培养,正如西湖琴社办的古琴班,通过培训让孩子们慢慢掌握古琴的指法和韵律。

趁着他们休息,我有机会很近地看到满身哲学的圣器。它不如宝物有光环,却似在述说着千年的历史。我很有去触摸一下琴弦的冲动,但深怕未曾深衣、盥手,有大不敬之嫌。幸好有一学生,见我“蠢蠢欲动”,便在我面前慢慢弹奏起来。

只见她左手按弦,右手弹弦,一柔一硬之间抹出不同韵味,音乐也随她手指的举落而缓缓扬起。时而铿锵,时而舒缓。想学着模仿一下,用左手无名指和大拇指按出温厚稳实,用右手中指弹出清脆明亮。学生见我有心,告知我古琴发音的张力除了来自左右手的技法与使用的力量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左手运指的速度。一般来说,速度越快便越见力度,反之,则越是松弛。

她来了个示范,左手一个按音、一个滑音,虽说年纪小小,但已能见其些许的功底。右手的指法更为丰富,只见她有时抹音,有时挑音,有时勾音,手指动作不大,却弹奏出完全不同效果的音色,让人叹为观止。

琴前摆放着琴谱,却没有一字认得,虽然事先知道减字谱是简化而成的复合字,但真正在眼前,还是觉得非常诧异。事实上,古琴的文字谱已经极其罕见。那一篇篇不直接记音高和节奏、详细说明了弹奏法的文字谱凝结了多少人的心血,然现仅存南朝梁丘明所传的《碣石调幽兰》,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里,这应是古琴人_生的遗憾了。

没了文字谱,普及的是减字谱,相传为唐代曹柔所创。减字谱的每一字块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主要记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记音高和节奏。一个字块通常可以分为上下两大部分:上半部表示左手指法及徽位,下半部表示弦次及右手指法。最早的减字谱是宋代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古怨》。

原来一勾一抹,一划一弹,都在这如天书般的一个个字里,太神奇了。看着眼前的少年们信手拈来,如痴如醉,终有所悟古琴之意义了。

上一篇:华沙:中世纪的背影 下一篇:当火车遭遇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