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6-06 03:58:46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10月~2014年07月以来,在我院进行门诊治疗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4例,依据抽签法将患儿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57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7例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儿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49%)和不良反应率(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78.95%,10.5%),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临床效果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也是人们常说的“感冒”,是儿科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喷嚏、流涕、鼻塞、咳嗽、发热、咽部疼痛、食欲不振、呕吐、乏力等[2]。本文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07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4例,将患儿按照抽签法随机的划分成平均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7例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统计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诊治效果。现将详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07月期间,在我院儿科门诊进行治疗的114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患儿年龄大约为1岁~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2.1岁;女性患儿51例,男性患儿63例;病情程度中,重度患儿31例,中度患儿55例,轻度患儿28例。将114例患儿依据抽签法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患儿57例,年龄大约为1岁~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1.8岁;女性患儿23例,男性患儿34例;病情程度中,重度患儿14例,中度患儿25例,轻度患儿18例。观察组患儿57例,年龄大约为3岁~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7±2.3岁;女性患儿28例,男性患儿29例;病情程度中,重度患儿17例,中度患儿30例,轻度患儿10例。经过临床诊断,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流涕、鼻塞、发热、咳嗽、腹泻、咽喉肿痛等症状,符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确诊标准,且在年龄、性别、病情、症状表现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性不大,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诊治。具体方法为:给予患儿口服利巴韦林(通用名:利巴韦林颗粒;生产商家:湖南千金湘江药业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779)进行治疗,其剂量为3mg/kg~5 mg/kg/次,3次/d,连续用药3d~5d。

1.2.2 观察组 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患儿进行临床诊治。具体方法为:给予患儿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生产商家:江苏济川制药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154)进行治疗,其剂量为①1~3岁患儿,2g~3g/次,3次/d;②4~6岁患儿,3g~4g/次,3次/d;③7~9岁患儿,4g~5g/次,3次/d。连续用药3d~5d。

1.3 评价标准

1.3.1 痊愈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24h,且咽喉肿痛、咳嗽等临床体征、症状基本消失;

1.3.2 显效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24h~48h,且各种临床体征、症状均有明显的减轻;

1.3.3 有效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48h~72h,且各种临床体征、症状均有所缓解;

1.3.4 无效 患儿体温无减退,各种临床体征、症状无改善;

1.3.5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0%[3]。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4.0软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并采用X?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统计学对比显示,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45/57),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55/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性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X?值

P值

例数(n)

57

57

痊愈(n,%)

18(31.58)

29(50.88)

4.380438

显效(n,%)

15(26.32)

18(26.32)

0.383838

>0.05

有效(n,%)

12(21.05)

8(14.04)

0.970213

>0.05

无效(n,%)

12(21.05)

2(3.51)

8.142857

总有效率(n,%)

45(78.95)

55(96.49)

8.142857

2.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分析

经过临床分析统计显示,对照组57例患儿中,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肠胃不适症状,其不良反应率为10.5%。观察组57例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其不良反应率为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由于上感多为病毒性感染,因此,临床上对采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但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因而目前临床上逐渐开始采用中药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现代中医理论认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多是由于患儿乳食积滞、感受外邪、蕴化内热等造成的,因此,临床治疗时应以消食导滞、解毒清热、解表疏风等为主。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主要成分为淡豆豉、连翘、炒栀子、薄荷、大黄、荆芥、赤芍、甘草、半夏、黄芩、柴胡等,具有显著的清热导滞、解表疏风的功效[5]。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临床治疗,其临床疗效(96.49%)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患儿(78.95%),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陈路佳,唐榕,刘立立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14):1405-1406.

[2]李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90例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1):829-830.

[3]邱继娴.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0例的临床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4(01):1147-1148.

[4]江儒文,龙允杰,余德钊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04):523-524.

[5]瞿艳红.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06(02):411-413.

上一篇: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 下一篇:肛周脓肿术后中药分期坐浴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