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医思维探索人体心脏与睡眠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04-03 04:16:38

用中医思维探索人体心脏与睡眠之间的关系

心位于胸腔偏左,心呈尖圆形,外有心包络护卫,好似含苞待放倒垂的莲花,既不开放亦不凋谢,生命得以持续,其形状足以诠释宇宙万物生长的特性。人体生命及其一系列活动均围绕着心脏而展开,心脏获取生命的源泉,并将人体所需甘露推向全身每一个角落,滋养每个细胞,因此,把心脏看作人体宇宙之花一点也不为过。人体的生理及精神活动离不开心脏,足以看出心脏在人体内扮演着非同一般的角色,无论是外部肢体的活动,乃至精神内在的活动以及睡眠,心脏均体现出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身心疲惫,失眠患者与日俱增,其中,心脏功能的失衡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显示,我国睡眠质量差者(包括入睡困难、嗜睡等)高达48.9%,因睡眠不足而导致疲劳引起的车祸死亡事故占10%。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脏腑为中心,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来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而睡眠是人体生理功能之一,它是由脑神所统,心神所主,在脏腑功能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所以,睡眠活动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具体体现。

心藏神,心主血脉,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睡眠是“神”的体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分属五脏,更主要的是要由心来统摄,故称之为“心神”也。睡眠与人的精神情志、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精神情志的好坏直接影响睡眠活动,心所主的“神”对睡眠起主导作用,所以说,正常的睡眠活动有赖于心神功能的协调平衡。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不寐》中说:“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神动于外则难以成眠,神归其所处便能安然入寐。寐本为阴,阴主夜,夜主卧,心静神安则人能入寐。若阳热内扰,心阳充盈而不入阴,心火灼烧神明,神明为之而躁动不安难以居其室,精神情志便亢奋不宁,人便会烦乱,难以安静入睡。《太平圣惠方・卷四》明确指出了失眠与心神的密切关系,心气充足,阳气充沛,则白昼神清气爽,夜晚神安入眠。心气不足,阳气亏虚,神气活动便随之而减弱,精神萎靡不振,昏沉嗜睡,惊悸不安。这足以表明,神志活动依赖于心气的鼓动、心阳的温运来发挥功能。

心神活动以心血为基础,心神依靠心血的充养,心血充足则神旺,神君安居其位,便能统摄五脏六腑,起卧如常。阴血不足,使得心神失于滋养,则神思衰弱;心阴不足,阴液耗损,阴不制阳,阳气妄加乱动,虚火扰乱神明,也会影响正常的睡眠。心血的滋养、心阴的制约与心气、心阳的共同作用,便可维系人体正常的睡眠功能。任何一方面失调就会引起睡眠障碍,从而引起失眠。

气血由心脏鼓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睡眠活动的重要因素。气是活动性很强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以升降出入的不断运动,激发和推动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也是睡眠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之一。然气的运行,同样离不开心脏。神,有赖于气的充盈,气以化神,气盛神旺,气的充盈是心神活动与睡眠的基本动力。而神气流行于周身,表现在机体各脏腑、经络、组织功能的活动中。这些功能有赖于气升降出入运动的正常,心脏的鼓动尤为重要,气机通畅,脏腑组织间功能才能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才能保证睡眠的正常。

1.在临床中常见心神不宁之病因:

(1)情感所伤或由于情感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因五行中,肝属木,心属火,肝木过多而生心火,邪火便会扰动心神,心神不安常常难以入寐。或由于五志过激,心火内部炽热,心神扰动俄而不寐。或由于思虑过多,损伤心脾,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此等诸多因素,导致心神不安,均可引起失眠。

(2)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宿食停滞,胃气失和,阳气漂浮于外而难以成寐。或由于过食肥甘厚味、酿生痰热,扰动心神而不眠。或由于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而失眠。

(3)病后、年迈、久病血虚、产后失血等,均能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者。正如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所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4)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素体阴盛,兼因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心火不济,导致心火独亢;或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火盛神动,心肾不交而神志不宁。均表现为心虚胆怯,暴受惊恐,神魂不安,以至夜不能寐或寐而不酣,如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所说:“有心胆惧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寐者。”

2. 在临床中常见心神不宁之病机:

失眠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脑髓失养,心神不宁。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的气血失和,进而导致心失所养及由于心火偏亢。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盛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失眠实症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但失眠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

多数失眠者,心神失调表现尤为突出。中医学认为,神有广义、狭义的神,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上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其中,神与失眠的关系,主要指精神情志所蕴含的神。人体中整体的神,均统属于心。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中说:“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整体的神,又划分属于五个部分,即神、魂、魄、意、志。此五者,各有五脏所主。《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灵枢・卫气》所谓:“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而五志之中,总体均由心所主。

综合而言,心主神明,统摄协调五脏,主持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充则身体强健,神衰则身体虚弱,神机旺盛,则精神充沛,面色红润光泽,两目炯炯有神,动作灵活,思维敏捷。神的活动,反映了心主神明的功能,是神、魂、魄、意、志和其他精神活动的主宰,统领五脏六腑。心主血,心血便可滋养心神,心血虚或其他原因引起心失所养,心神不宁,神便不能归其所处,从而引起失眠,同理,心神不足,神气不充,便要引起嗜睡。

上一篇:彩超诊断冠状动脉左心室瘘1例 下一篇:我院87例呼吸系统感染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