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在脑卒后继发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06 03:09:42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post stoke pilepsy,PSE)是神经内科普遍的癫痫类型,临床上尤以中老年患者最为常见。该类患者大多需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半数以上患者通过单药治疗可得到满意控制。奥卡西平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2004年美国FDA推荐其作为治疗癫痫的一线用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较低的不良反应[1],近年来国内逐渐开始使用。本文对比了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在PSE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资料完整的PSE的患者85例,奥卡西平组41例,卡马西平组44例。脑卒诊断参照中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标准,并有CT或MRI等影像学资料支持,癫痫诊断对照国际抗癫痫联盟所提出的相关标准。治疗过程均获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奥卡西平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8~76岁,平均(56.2±11.6)岁;出血性脑卒中后19例,缺血性脑卒中后22例,早发性(脑卒中后2 w内)10例,迟发性(脑卒中后2 w后)31例。卡马西平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51~74岁,平均(54.7±12.3)岁;出血性脑卒中后17例,缺血性脑卒中后27例,早发性15例,迟发性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癫痫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所有病例按脑卒后常规治疗,根据病情同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奥卡西平组予奥卡西平胶囊(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0.15 g口服,3次/d;卡马西平组予卡马西平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0.20 g口服,2次/d。经疗程4 w后,根据患者癫痫发作的次数进行剂量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1.20 g/d。3个月后,对于癫痫症状无缓解、发作频次增高、有新的痫性发作类型出现及脑电图背景持续恶化者,联合多类型抗癫痫药物替代上述单药治疗。同时在排除感染、药物中毒、创伤等其他诱发因素情况下,仍出现较明显不良反应的病例,则予减少给药剂量或停止给药。治疗期间委托家属统计患者癫痫发作频次,通过询问本人、体格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等方式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后12个月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癫痫治疗指南拟定[2]:①完全控制:未出现任何癫痫发作;②显效:癫痫发作频率减少75%%~90%;③有效: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74%;④无效:癫痫发作频率减少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疗效 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控制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性 随访期间卡马西平组出现疲劳5例,头晕2例,恶心2例,呕吐1例,皮疹3例。奥卡西平组疲劳3例,头晕1例,恶心1例,皮疹1例。程度均较轻,一般这些不良反应均在治疗后2~3个月自行消失。卡马西平组中出现2例肝功能异常,服用护肝药物后缓解,而奥卡西平组未发现。奥卡西平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卡马西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继发性癫痫属于常见的脑卒中慢性并发症,主要引发原因为患者大脑神经元发生异常放电现象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脑部神经元群异常,包括自主神经功能、意识、精神、运动以及感觉异常等,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出血性卒中早发性癫痫与血肿或血液直接刺激皮层运动区、弥漫性血管痉挛、脑水肿致高颅压及应激因素诱发痫性放电有关;梗死性卒中因早期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及电解质紊乱等诱发痫性放电所致[3]。

卡马西平是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数十年,对部分性癫痫的治疗有良好控制作用,但也出现了着较大的不良反应,如现剥脱性皮炎、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及头晕、乏力等[4]。奥卡西平是卡马西平10-酮基衍生物,其本身不具有药物活性,主要是通过体内芳香酮降解酶的作用代谢为有活性的10-单羟基衍生物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它不但可抑制Na+通道,而且还可抑制Ca2+通道和Cl-通道。另一优势是与卡马西平相比没有肝酶诱导作用,对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影响很小,因而对的肝脏损伤不大。因其生物利用率高、蛋白结合率低、肝酶诱导作用小,所以奥卡西平疗较卡马西平更稳定[5]。

本研究结果显示,奥卡西平单药治疗PSE患者,在初始剂量与卡马西平相似的情况下,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卡马西平,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卡马西平,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奥卡西平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Harden CL1,Pennell PB.Neuroendocrine consider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men and women with epilepsy[J].Lancet Neurol,2013,12(1):72-83.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3-145.

[3]张俊,袁虎.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6):88-89.

[4]朱旭,何晓静,肇丽梅.卡马西平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8):1462-1464.

[5]Antunes N J,Wichert-Ana L,Coelho EB,et al.Analysis of Oxcarbazepine and the 10-Hydroxycarbazepine Enantiomers in Plasma by LC-MS/MS:Application in a Pharmacokinetic Study[J].Chirality,2013,25:897-903.编辑/罗茗柯

上一篇:VEGF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