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菇拉山洞:探寻原始人的男欢女爱

时间:2022-06-06 02:19:48

马菇拉山洞:探寻原始人的男欢女爱

基本上玩转了整个保加利亚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们决定去拉比莎山。这是位于首都索非亚西北方向180公里处的一座小山,山北麓就是保加利亚最大的内陆湖――拉比莎湖。就在这青山绿水之间,隐藏着原始人居住过的马菇拉山洞。在当地出租车司机的带领下,意欲一亲原始人“芳泽”的我们,终于亲身感受了原始人的私密生活。

洞口的“顺拐”原始人

山洞入口很不易被发现,仅有2.8米高,6米宽,且低于地面十来米。据说是当地一个牧羊人无意中发现的。

山洞外面有一座红顶白墙的小房子,是管理处,也是售票处。平时来此参观的人不多,管理员似乎也不需要那么认真负责。虽然按照规定这个山洞每天开放,但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在门上就“溜之大吉”了。所以,我们到的时候吃了“闭门羹”。出租司机帮我们打通了管理员的电话,他答应半个小时就到。

半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山洞周围的美景。初春季节,阳光懒懒散散地洒下来,还不太强烈;天湛蓝湛蓝的,飘着几丝白云,山上有不少树,树枝依旧干枯,但地上的草已经吐出淡淡的新绿。整座山犹如一位还没有被春天唤醒的、半裸而卧、睡态可掬的、风姿绰约的。

山洞入门装着铁栅栏,上面画了一个直立原始人:他正在行走,左手持一木棒,表示他们会使用工具,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他体格健壮,肌肉发达,脸向前伸,下颌和嘴大大高于额头和眼睛,甚至比鼻子也高出一点。根据简单的历史常识,我知道这也是原始人有别于现代人的特征。我还注意到他“走路顺拐”,右手和右脚都在前。我不禁失笑。心想,这个画家肯定是个颇具幽默感的家伙,故意跟我们的祖先开个小小的玩笑!我也站在原始人身边,一手拉着他前伸的右手,拍了张照片,也算是我跟一万年以前的原始人“最亲密”地接触了一下。

管理员的描述

管理员终于来了,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大男孩儿。他也是导游,他告诉我们,山洞形成于1500万年以前,是托尔顿河流过石灰石溶岩形成的。山洞中的人类生命活动的遗迹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12000年前,欧洲巴尔干地区生活着极少的原始人类,他们生活在新鲜水源附近,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是一个个的、小小的、封闭的部落。在马菇拉山洞考古学家发现了原始人类留下的记号:壁雕和洞穴画,还有陶瓷碎片和被丢弃的燧石工具以及一些动物骨骼。

最有意思的是,被考古学家们发掘的文化层是明显差别的几个层面――壁炉、灶和石器、骨器、铁器和陶器的遗迹,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曾经有人类生活于此。所以,马菇拉山洞被认为是“从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的神殿”。

山洞包括一个游廊(呈东南、西北走向)和三个支廊,廊内有10个大小不一的厅,所有的厅和支廊都分布于水流横穿而过的拉比莎山北侧,即靠近拉比莎湖的一侧。马菇拉山洞是保加利亚最大的洞穴之一,迄今为止,已发现部分长度约有2500米,还有部分尚未开发。山洞里有完善的照明和安全保证设施。

我们走进洞中最大的厅堂――凯旋厅,面积达5720平方米,可以容纳几百人居住。一角有一个人造湖,据说以前是一个天然湖,从石缝间渗流而出的水使之常年不干,即使在干旱的年份也是如此。

来到被命名为“罗马姑娘厅”的第二个厅,我们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这个厅因1927年在此挖掘出一具罗马时期的女性无头骷髅而得名,从骷髅身边的灰迹,人们推断这个女孩可能是被当作祭品的。据考证,罗马时期曾经有一些奴隶在此居住过。这个罗马姑娘怎么死的?为什么葬身于此?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一切都成了无法破解的千古之谜。和“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的楼兰新娘一样,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历史悠悠,如水东逝,惟有马菇拉洞内沉默的石头见证过一切。

进入第三个厅,周围变成了明晃晃的乳白色的世界。数不清的千奇百怪、异彩纷呈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穴珠魔术般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洞顶一层层白色的钟乳,地上一座座白色的石笋,它们闪着暗淡的白光,标直挺拔,晶莹透亮。石笋美丽的外形令我惊叹不已:有的形如巨猫,有的颇似雄狮,还有一座如倒立的松树。因而这个厅被称为“倒松树厅”。“倒松树”是保加利亚所有山洞中目前探测到的最大的石笋,长达11米,底部直径达6米。

洞中“录音棚”

导游又带我们去了“音乐会厅”,该厅以声响效果好而得名。石壁上一道直上直下的石盾,是顶部渗流而出的水沿裂缝以一定角度渗出沉淀而成的,20多米高,20多厘米宽,厚度达5、6厘米,颇似镶嵌在石壁上的一把用美玉做成的锋利的宝刀。导游告诉我们这个石盾中间是空的,声音很好听。我以手轻击之,“崆――”、“崆――”之声在整个大厅盘旋回荡,是真正的天籁之音。

厅内还有一处较为平整的地方,有十几平方米大小。导游说,许多音乐人喜欢到这个厅演出或录制音带,这平地便是他们的工作场地。平地旁边的高台上放着几块硕大的石头,导游走过去,两只手轻轻一拿,石头轻而易举地被他举过了头顶。我们非常诧异:中国的功夫片虽然在国外很受欢迎,但这样的硬气功可不是看看电影就能看来的呀。这个看上去瘦骨嶙峋的导游,不会是什么“世外高人”吧?!正惊异间,小伙子终于忍不住笑了。他解释说,这些石头不是真的,是用泡沫板做的,拍电影时用的。保加利亚电视台等许多有名的电影、电视公司都经常来此拍摄。

洞内有很多蝙蝠,据说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种蝙蝠。它们以洞中昆虫为食,正在冬眠,挂在石壁上,一动不动。但夏季一到,它们就成了这个原始人山洞的主人,整个洞成了它们的天下。导游把手放在离蝙蝠只有几厘米的地方,边摇边说:“没有问题,它们一点也不可怕。”吓得我直向后躲,连声说“别,别。”导游被我的样子逗得大笑起来。保加利亚人爱开玩笑,看我害怕,导游后来几次故意让我看蝙蝠,害得我大叫不止,最后不得不采取“自卫措施”,对他“敬而远之”一点。他真是一个很可爱的大男孩!

再往前走进一个厅,中间高台上有一个两米多高的大石椅,石椅看样子不像是天然形成的,一边高,一边低,中间的空位仅容一人。导游介绍说,这个厅叫王位厅,这个椅子就是原始部落首领的“宝座”。

“镇洞之宝”:舞蹈与的绘画

最后管理员才带我们去看“镇洞之宝”――原始人壁雕和绘画。这些画是用蝙蝠粪便绘制在岩石上的。绘画颇有立体感,导游指导我们从侧面来观察,看到这些绘画明显地高过石壁有半厘米左右。

首先看到一幅舞蹈图:舞者有的双手上扬,有的手拉手,还有的手中持物,有的脚向上稍微抬起,扭动的身体摆出非常优美的姿势。图中描绘的这一集体舞与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保加利亚传统的霍罗舞(又称“圆圈舞”)颇有相似之处。每一个来过保加利亚的中国人都跳过这种舞,享受过其中的快乐。

接下去的一幅描绘的是一个人双手上扬,身体扭动,正沉浸在舞蹈的快乐中;右侧是一人坐着,双手前伸,像是为舞者击节助兴;左侧为一只鹿,脖子伸得长长的,似乎被优美的舞姿吸引住了,好一幅天人合一的原始图景。

一幅母子图吸引了我:孩子坐在妈妈身上,亲昵嬉戏。浓浓的亲情穿透长达万年的时间隧道,深深地感染了我。人们常说母爱是没有国界的,此刻我觉得母爱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隔绝的,可以穿越千万年的历史,可以跨越千万里的距离。

导游指着一幅样子奇特的图画让我们看:一人双手上扬,穿着宽大衣服,个头比较大;旁边一人个头小一点儿,赤身,腰间一物直直地挺立而出,显然是男性生殖器。这是一幅男欢女爱的图。除此之外,壁画中还有一些描绘女性孕育生命、繁殖后代的图景,反映了原始人类对性和生殖的崇拜。女人比男人大,则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石壁上还有石器时代晚期或青铜时代的太阳历。原始人类用一些直线、曲线或类似棋盘的方格传达了他们丰富的天文知识:一年365天,还有闰年(366天);春秋昼夜平分;冬夏太阳所在的具置。他们的日历是准确的,与现在我们所用的日历相差不大。这些壁画丰富的内容,为人们探索原始人类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完全被这些图画吸引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跨越了长达万年的时间隧道,向我走近,向我描绘,向我倾诉,与我共舞,让我忘了时间和空间,忘了身边的朋友和导游,甚至忘了我自己。

从洞里出来,便是美丽的拉比莎湖了。据说拉比莎山周围的气候和地貌条件与法国香槟地区极为接近,尤其是洞内稳定的温度(12℃)和湿度为香槟产品(如葡萄酒)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山洞的一个支廊内建有葡萄酒酒窖,应用古老的技术生产天然的、泡沫沸腾的葡萄酒――马菇拉酒。可惜因时间缘故我们并没有亲见。

外面明媚的阳光让我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我们都说“天上一日,地上千年”,而我却经历了“人间一日,洞中万年”。原始人,我们的祖先,你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我是被你吸引着,从索非亚走来,从遥远的中国走来。我们的约会是如此短暂,就这么匆匆结束了。真的舍不得。别了,可爱的原始人,愿我们“后会有期”!

旅游时代提示

货币:保加利亚使用列瓦,1元人民币=5列瓦。

交通: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市到马菇拉山洞只有140公里,首选交通方式是自己开车。也可以坐开往VIDIN的火车,在DIMOVO下车,这里离马菇拉山洞最近,只有13公里。坐出租车不太贵,出租车的价钱是每公里0.4-0.5列瓦,总共需要14列瓦就可以往返。也可以在OLESHETS下车,然后坐小公共汽车,但周末车比较少。

进洞注意事项:自己带手电筒。洞内有很好的照明设备,但带上有备无患;愿意照相的话,备有足够的电池是非常重要的。洞内光线暗,打开夜视灯,补足光源,效果会好一点。

多带一件衣服,洞内的温度要比外面低一些;鞋子应该是运动鞋,底厚一点的最好。因为有的地方地下有水。切记不要穿高跟鞋。

上一篇:江西古村落巡游:从浮世闯入劲野 下一篇:书院归来马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