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时间:2022-06-06 12:04:21

浅议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摘要: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高中物理本身就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逻辑性、思维性比较强,一般学生学习起来都感觉很吃力。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好的老师再好的教育都不及学习自己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好。

关键字: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学生;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04-01

学生是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励学生刻苦专研,不断努力学习,促进自身的进步。我国伟大的教学学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只有真正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也才会学好。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1.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因此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学手段的运用相对也比较多,希望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学以致用。但是实验如果只是一味的教师讲解,学生坐在下面听学生也会感到厌烦的,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1 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高中生对任何心的东西都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喜欢新的东西,更喜欢了解新事物,而物理本身就是一门蕴含大自然神奇的学科,其中很多物理现象是人类无法想象的,这需要实验去做验证,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其神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新奇的实验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引起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占主动地位的,他们集中精力主动思考、主动观察、主动探讨,教学效果将会大大的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更深刻。

1.2 用实验导入新课,高中物理知识其实是相对抽象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借助实验才能明白其原理,有些逻辑性较差的学生在物理课上常常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的情绪一般都比较高昂,精神很好,注意力也相对比较集中。因此,教师如果抓住这个时机,在上课前做一个与上课内容相关的实验,实验简单但一定要有悬念,能够引起学习的兴趣,想去探索实验的"为什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课堂上再结合所讲授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悬念,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更有利于学生对当堂知识内容的掌握。

1.3 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所谓惊险性的实验并非真的危险,只是看似危险实在危险,当然这个需要教师本身对实验的危险性把握好度。其惊险性主要在于超出学生本身的认知,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例如在讲解机械守恒定律时,可以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靠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担心单摆是否会弄伤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出乎学生意料之外,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1.4 将实际生活与物理实验联系起来,学习知识的最直接目的便是能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在高中教科书上面的很多实验都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自己精深的专业知识将教材实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现象巧妙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加学习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有所用。

教学中的实验演示,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真正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以前的被动学习状态,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艺术

很多教师自身都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但是在课堂上却感觉力不从心,不知道怎样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艺术,能很好的组织教学内容,自身语言风趣幽默,富有哲理性,那么学生就会感觉课堂上是丰富有趣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学习起来也就快速、有效了。

2.1 风趣的语言艺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作为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课前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注重俏皮语言的的运用,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一些相关故事的添加,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由于现在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遍,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有上网的习惯,而网络总是给予他们新奇的东西,现在很多学生都喜欢使用网络语,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网络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无形之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2 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互相产生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教师都知道一句话"要想学生喜欢你这门科目,必须先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人。"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征服学生,让学生喜欢这位老师,进而喜欢上这位老师教授的课程。高中生已经具备良好的感知能力,老师真心对他们的好,他们都能深切的感受到,同时记在心里面。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颗有爱的心,尽自己所能去关爱学生,要善于和学生打交道,喜欢和学生打交道,同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

2.3 课堂上不带任何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教师也是一样,但是教师自己必须学会控制,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上,因此课前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满面春风的走上讲台。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丰富的情感去引导学生,在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中,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增强学生的理智感,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的感受和理解教材。

上一篇:论构建高职计算机实训课的高效课堂 下一篇: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