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过程考评

时间:2022-06-06 11:14:32

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过程考评

摘要: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评,在有效监督学生平时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包括专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英语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专业;过程考评;教学记录

中国分类号:H31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科技学院201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础英语课程过程考评体系构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张凤;课题编号:83。

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有其特有的教学规律,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习和研究这些规律,从听、说、读、写、译等不同方面同时着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很多年,其效果依然差强人意。教学中,教师学习运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采用包括多媒体等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其目的无怪乎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到达学生可以主动自主学习的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都如教师所期望,是否真地提高了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其答案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是众多教师和学生不可否认和忽视的,即教师如果重视英语专业课程过程学习的考评,则学生无论出于怎样的原因都会相对更重视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教师要求的达成,教学效果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以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精读课为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课程基础知识量非常大,单纯的鼓励有的时候并不能对所有的同学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精读课程教师在保障与学生时刻沟通,确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加大日常教学中过程考评的力度,即将学生每一天的表现都记录在平时考核簿上,结束一张期末试卷决定学生学期成绩的教学考核模式,使学生的学科学期成绩至少有30%由平时考核记录构成,同时适当辅以课后的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监督引导,尝试每节课按照基础知识考核、预习完成情况、主动发言次数、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情况等各项打分,记录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期末按照所有成绩总评计算学生的平时成绩,使学生的过程考核分值真正量化,这样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八课Text A Wisdom of Bear Wood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向每个小组学生布置不同的预习作业,如友谊相关词汇和名言搜集、课文背景知识了解(包括作者、写作背景、社会背景等)、课文较难词汇及表达法应用、文章写作特点解析等等,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课堂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没有做好预习或未能主动参与则课堂该项内容以零分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和建议可以酌情加分。在课程篇章讲授完成时,鼓励学生的延展思维,即思考和总结各种包括友谊在内的人与人的关系,如家人、亲属、配偶、恋人、同事、同学、对手等等,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各种人际关系的不同,布置给同学作为课后合作学习的作业,在下次课堂上进行讨论,同时记录成绩。

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在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学生过程考评体系构建。以英语口语课程为例,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布置口语题目的不同时刻为同学评分,让每个口语表达的题目都成为学生平时总评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就会重视每一次开口在众人面前表达的机会,而不是随口应付、敷衍了事。在英语听力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记录每次学生回答问题的成绩,这样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即便并未进行期末的听力测试,教师也会对学生的听力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学生也能更清楚了解自己的听力能力,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听力能力的训练。在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记录学生每一次课后及课堂写作作业的成绩,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了解写作问题所在,即是否语法问题,是否结构问题,是否逻辑问题,是否主题问题等等。每篇习作的成绩评定记录成为检验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有效依据。在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阅读作业的过程中将问题具体化,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寻读和细读能力的训练,使其掌握各种阅读技巧,为学生每个作业问题的回答打分并记录成绩,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重视阅读作业,才能真正认真阅读英语篇章,从而提高英语阅读和分析的能力。在英语口笔译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与英语写作课程相类似的方式,并辅以课堂所讲内容基础之上的即兴翻译测试,既监督和检验了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也记录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听课专注度,使过程记录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评判依据。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过程考评进行得好,则学生承受的课程压力相对大,刻苦学习的可能性更多些,教学效果也更好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时时刻刻以分数束缚和压制学生。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教学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包括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审美能力等诸多方面。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发的、自主的、终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过程考评教学更要着眼于此。在加强对学生基础课程内容教学考评记录的同时,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的良好表现更应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奖励;在自主学习作业的完成中,学生表现上佳,教师要加大过程考评中的奖励分数比重,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刻苦学习基础知识,积极与同学合作交流,认真主动地进行课外学习,使专业学习、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入集体真正成为自己高校生活的主体,才能真正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才能真正成为利己、利他、利社会、利国家的有用之才,也才真正到达了过程考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ruce Joyce等著, 荆建华等译. Models of Teaching[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2]郭佩英. 论平时成绩管理激励策略对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J]. 教育与职业, 2006年30期

[3]卢炳惠. 教学创新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 2002

上一篇:给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独立学院为... 下一篇:地方师范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