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恶性肿瘤应用超声造影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

时间:2022-06-06 11:01:09

肝恶性肿瘤应用超声造影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

摘要:

目的:研究在肝恶性肿瘤中应用超声造影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148例肝癌住院患者,在实施RAF治疗前的1周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治疗完成后1个月继续拧DSA及超声造影检查,标准为DSA的检查结果,对RFA治疗后实施超声造影检查查找残余病灶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在实施RFA治疗前,超声造影显示有164个强化病灶,在实施RFA治疗一个月后,超声造影显示有146个病灶无增强,18个病灶部分强化;DSA结果指出142个肿瘤无强化,22个为不规则强化,经比较,两者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肿瘤残留的特异度为100.00%(18/18),灵敏度为81.82%(18/22),诊断符合率达到97.44%(152/156)。对于DSA检查边缘表现为不规则强化的22个癌灶再次实施RFA检查,1个月后DSA检查及超声造影表明肿瘤均未见强化或者增强。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可运用超声造影对实施的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进行判定,临床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恶性肿瘤; 超声造影;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070-02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全球每天发病率已经高于626万。现今,对肝癌实施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即为射频消融(RFA),但是因部分肿瘤没有被全部灭活,进而出现复发现象,具体治疗效果多需要通过影像学评估[1]。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148例肝癌住院患者,主要是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在实施RFA治疗后的超声造影表现,同时与DSA检查方法进行对比,观察肝肿瘤介入治疗运用超声造影评价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148例肝癌住院患者,通过对患者的各项信息进行综合评价,患者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患者拒绝行手术治疗。所选的148例患者,共有164个病灶,其中118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在33~73岁之间,平均为(68.4±5.2)岁;所有鹿在实施RFA前均进行了MIR检查,同时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穿刺活检,确诊为肝恶性肿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实施RFA治疗前的1周对肿瘤部位进行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检查,所需观察的内容有肿瘤病灶的大小、数量、彩色血流分布等情况。RFA治疗后的1个月进行DSA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显示各期均未见有增强,则说明肿瘤全部灭活,存在增强病灶说明肿瘤有残留。标准以DSA结果为主,对实施RFA治疗后超声造影检查对残余病灶发现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诊断符合率。

1.3 统计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4.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X2检验对计数资料率进行比较,P

2 结果

2.1 RFA治疗前病灶超声造影与普通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共检出156个病灶,超声造影检查共检查出164个病灶,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多发现8个,其中6个病灶直径未超过1.0cm。

2.2 RFA治疗后1个月病灶超声造影和DSA检查结果比较:

在实施RFA治疗前,超声造影显示有164个强化病灶,在实施RFA治疗一个月后,超声造影显示有146个病灶无增强,18个病灶部分强化;DSA结果指出142个肿瘤无强化,22个为不规则强化,经比较,两者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肿瘤残留的特异度为100.00%(18/18),灵敏度为81.82%(18/22),诊断符合率达到97.44%(152/156)。对于DSA检查边缘表现为不规则强化的22个癌灶再次实施RFA检查,1个月后DSA检查及超声造影表明肿瘤均未见强化或者增强。

3 讨论

肝脏是接受双重血供的器官,同时接受门静脉及肝动脉的血液,因存在这个独特的血供特点,导致运用影像学检查时肝脏增强现象具有独特的表现,增强CT一般将整个增强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动脉期(0~40s),门静脉期(41~120s),延迟期也就是所说的平衡期(超过120s)。过去试试超声造影检查同时是参照这一标准进行的,最近很多学者对肝脏不同时相进行研究,陈敏华等学者研究指出团注法的各个时期开始的时间为动脉期(8~26s),门静脉(16~34s),延迟期(23~50s)。姜玉新等学者对25例肝脏实施超声造影,总结出各时期持续时间:动脉期(5~24s),门脉期(19~85s),延迟期(200~320s)。

近几年,超声造影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诊断肿瘤的价值方面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如在结合彩色多普勒显像,不但能够得到形态学信息,同时还能够从血流动力学及血供方面对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但是彩色多普勒对低血流速度的敏感性不高,同时受到背景肝实质、肿瘤位置以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的影响。现今运用静脉超声造影剂在体内的平均直径为2~5um,远远超过CT、MR造影剂的直径,因此无法透过血管壁的细胞间隙进入到组织内,由此也称为真正的血池造影剂,有助于显示肿瘤血管。对于肝脏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但是由于每个患者的条件不同,不是所有患者均可实施手术治疗,而且只有一少部分患者才能够进行手术治疗(10~20%),对于无法实施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就需要寻找局部治疗方法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在对肝癌实施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如MRI、增强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MRI在对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时,具有很高的优势,但是检查费用相对较高[2]。DSA的优势在于能够发现尚存活的肿瘤组织,而且被评定为检测肝肿瘤血供情况的金标准,但是因其对设备、技术的要求都较高,而且操作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因而不列为常规的检查方法。最近几年,超声造影逐渐的应用于临床,对其疗效判定得到肯定[3]。

本文研究表明: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共检出156个病灶,超声造影检查共检查出164个病灶,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多发现8个,其中6个病灶直径未超过1.0cm。这就表明超声造影能够很好的将肿瘤病灶发觉出来,有利于第肝癌的正确诊断,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

经过RFA治疗后DSA被列为对照的金标准,超声造影对和宗柳残留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81.82%、97.44%,这与王文平等学者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5]。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经过RFA治疗后,超声造影检查有6个癌灶漏检,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造影过程中动脉期时相较短,然而残余的癌灶主要存在于肿瘤的边缘位置,超声切面无法将肿瘤边缘区域清晰的显示出来,因而,对于一些第一次造影未见有增强区的较大病灶,应多次实施造影。超声造影能够对多个阶段的动态图像进行观察,能够真正观察到肿瘤内部的血流灌注情况,在对肝癌介入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时,与DSA能够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同时超声造影对患者来说无毒、安全、无创、简便、经济、可重复操作等优点。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患者可运用超声造影对实施的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进行判定,临床意义重大,但是本文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所选择的病例数量有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仍然表明超声造影的重要性及优势所在,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不断的努力,完善本文研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肖,唐承薇.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33(10):102-103.

[2] 廖锦堂,潘瑞,刘艳,等.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近期疗效[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42(04):415-416.

[3] 周文蓉,张晓敏.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的临床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0,34(12):946-947.

[4] 梅江盛,马利亚,芦爱霞,等.超声造影在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1,40(02):512-513.

[5] 张令海,袁庆忠,纪永利,等.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7(01):204-205.

上一篇: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 下一篇:芪苈强心胶囊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