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海淘金”

时间:2022-06-06 09:37:24

会议是记者的重要活动空间,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眼下,新闻界上上下下包括很多读者都在呼吁改革会议报道。其中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会议太多,改革会议报道首先要减少会议: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改革会议报道的关键在于领导要转变观念。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成分,但都忽略了参加会议的记者的主观能动性,都只是把记者作为传媒这架机器上一个按程序运作的部件了。

一些会议新闻之所以不受欢迎,其一在于会议本身新闻含量少,其二却是记者的原因:会议有不少新闻,但记者或缺少发现的眼光,或新闻写作手法让人生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事实上,会不会报道会议可以说是记者入门的第一课,也是一个记者职业生涯的起点。提炼新闻、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找到新闻点甚至是独家新闻,是记者应该具备的本领。

经过多年的记者生涯。笔者总结出一些捕捉会议新闻的方法,在此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学习。

权威会议盯“权威”

党和国家以及各省市的各种重要权威会议,多数都有明确的重大新闻。权威会议大多有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政策、新观念、新动向,对这些会议,我们一方面要重视传达大会精神。另一方面必须从国计民生的角度进行研究,找到影响受众的重要新闻。笔者认为,从常规的新闻处理手法讲,应对权威会议,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规方法:

盯权威会议的权威议题。权威会议的权威议题通常比较容易把握,譬如每年全国及各省市的“两会”的每个会议的议题,通常都有权威议题出现,如2006年的全国“两会”,针对三门峡水库的问题,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出了保护的声音,《大河报》就此采写了《三门峡水库废不得》的报道。当然,有的权威会议议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但议题是群众关心的,也有报道的价值,例如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听证会的报道等。

盯权威会议的主办寿。例如,每年国家权威部门(如发改委、审计署、教育部)常常会就各种问题频繁召开各种会议或新闻会,权威的主办者通常会透露出各种重大新闻。2008年4月4日,《河南日报》报道,省招办开会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我省有百万人参加高考,河南高考人数再次位居全国首位,高考大省的高招压力不言而喻。

盯权威会议的参与者。有的会议专业性较强,读者可能不关心,但如果与会者是名人或者是最近的新闻人物。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关注。例如,2008年4月10日。2008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召开,对会议的议题,读者多不关心。但对有很多市长来郑州开会,倒是个稀罕事,《大河报》有篇报道的标题为《全球222位市长郑州论旅游》,这就是“名人效应”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盯权威会议的会议成果。多数会议,目的是为了达到一个共识而召开。共识达成后,就产生了新闻。例如,2008年4月8日《河南日报》报道,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任命郭庚茂为河南省代省长。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权威会议可能有多个新闻点,写作者不必面面俱到突出所有要素,而只要根据具体情况突出其中一两个要素,各种与会议相关的新闻就容易突出出来了。

跳出会议写新闻

很多权威会议或者是“档次”比较“低”的会议,倘若仅仅是盯着会议本体,有时很难找到读者关心的新闻点。这时,跳出会议本身,学会从会议全程(会前、会中、会后)去“节外生枝”,找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闻眼”,不失为一个提高会议新闻可读性的好办法。

跳出会议写新闻,记者自己首先要破除“会议唯上论”的思想包袱,不要被会议牵着鼻子走,而要认真分析、衡量各种会议,分析会议的材料、数字、新观点,包括会议的会风。辨识差别,是产生好的报道效果的关键。跳出会议写新闻,笔者总结出来以下几种方法。

“节外生枝”法。如果记者应邀参加的只是一般性的工作例会,既不重大也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样的会议怎么报道才能出彩?这时,记者不妨从侧面去挖掘会议组织工作、后勤服务、现场氛围中能折射时代文明进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好做法、新风尚。“新”,既包括时效新。也包括事件新、观念新、做法新等诸多要素。

几年前,《大河报》有篇写教育科研的新闻。因为只是一般性的工作例会。记者没有报道会议本身,而是从这些基层教育者舍不得住好宾馆入手,写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个细节就抓住了读者的心,这样的会议新闻读起来,确实有一种清风扑面的感觉。

会议线索法。从各种会议上找新闻线索。会议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精神、反映下情、群众意见、建议、呼声的重要载体之一。因而也成了新闻线索的富矿。例如。198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刊发一则简报,反映北京市有近4000名自学考试参加者获得单科合格证这一情况。这个消息许多报纸已经发表。不足为珍。然而,一位有心记者却从简报中找到准备给一位老年自学考试者颁发“勤学奖状”的字样。最终,这名记者采访到了这位74岁老人两次参加哲学和语文考试不及格、教育部长亲自颁发“勤学奖状”的独家新闻。

“唱反调”法。改进会议报道,还要大胆地进行舆论监督。

一些跑会记者对按部就班地写作程序式会议新闻、完成“规定动作”得心应手,却不知如何搞好“自选动作”。对那些喜欢拿份材料就走人,回去照搬材料写个会议消息交差了事的记者,肯定抓不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但如果以勤奋务实的作风。坚持自始至终坐在会议现场,用高度的敏感性,注意倾听会议发言,观察会场上的一举一动,捕捉那些与会议气氛、主题不协调的异常的人和事。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05年7月,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浙江宁波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医疗器械展销会时,刚进大门就被塞了重达10公斤的各种各样的会议宣传材料。记者心里一震,留意起会上的浪费行为来,果然在会议结束后又从保洁员那里了解到:500个人开一天会,大概会回收1600个饮料瓶,其中约900个里面仍然有水。后通过采访环保、水利等部门的相关人士。记者写出了《会务浪费:一人被塞十公斤材料 回收饮料瓶半数有水》的消息,提出中国人的“节约行动”仍有很多漏洞有待填补,文章让人警醒、发人深思。

挖掘人情味法。翻开报纸,充斥版面的会议新闻多是一副生硬的面孔,不是某某领导强调,就是某某领导要求,让读者望而远之。会议新闻是不是也可以写得平易近人、富有感情呢?答案是肯定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会议里那些震撼人心的、人性化的、富有人情味的情节。

例如2007年11月29日《大河报》报道,748万农村娃用上新课桌,“民心工程”提前完工,在省政府的一次会议上。省长李成玉动情地说:《“6个亿花得值”》,这样的会议新闻怎能不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呢?

再比如,2007年3月14日,副省长王菊梅率领省教育厅、省招办工作人员赴京召开高招推介会。70多所在京高校招生负责人陆续到会,《大河报》报道:《副省长进京推销河南考生》,此举感动了首都高校人,他们表示将为河南考生增加指标。这样的会议报道,自然会让河南的读者兴趣盎然。

会议材料对比法。学会比较的方法,从相异中找线索。有的会议透露的新闻材料如果孤立地看,可能意义不大,但善于积累材料的记者总能利用新旧材料对比挖掘出大新闻。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我国将在今后3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时任新华社分社驻支社社长的陈辉抓住这一时机,找出新中国成立后的9次大裁军的材料,采写了《中国军队在新中国成立后裁军七百万》的消息,其中95%的材料都是旧闻的这则新闻受到读者的普遍青睐。

会议新闻采写。就像采矿一样,你有时遇到的是贫矿。有时遇到的是富矿。遇到富矿当然很“幸运”,但如果你不善于挖掘,只在表层上做点文章,那就如入宝山,空手而归。遇到贫矿就看你如何挖掘,面对某一题材,记者一定要习惯性地运用辐射思维思考一下。它的全部价值是否都挖掘到了?还有什么值得报道的吗?

上一篇:提高新闻图片的影响力 下一篇:独特 有用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