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上海市83家样本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药分析

时间:2022-06-06 09:27:50

2005-上海市83家样本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药分析

摘 要 目的:了解2005~2007年来上海市样本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的情况。方法:应用用药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这3年来上海市83家样本医院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品种是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和红霉素。用量和金额增速最快的是阿奇霉素;克拉霉素2006年用量减少,2007年则又有回升;罗红霉素用量呈缓慢下降;红霉素有所增加;其他如交沙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地红霉素呈下滑趋势。结论:阿奇霉素前景看好,应注意合理应用。

关键词 上海医院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11-0509-03

历年来,抗感染药物始终是国内医院用药中最主要的一大类药物,在抗感染药物中最大的部分就是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虽然不及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那样在抗生素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但由于其近年来表现比较突出,变化较大,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笔者调研了2005-2007年上海市83家样本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供合理用药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用药数据库关于2005-2007年上海市83家样本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购药数据,包括药品品名、规格、金额、用量等。这83家样本医院中有三级医院27家,二级医院42家,一级医院14家。

1.2 方法

统计2005-2007年上海市83家样本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品种、金额、用量、用药频度及增长率等,结合临床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

限定日剂量(DDD)参考上海市药学会编辑的《临床实用新药手册》(2002年第2版)和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用药频度(DDDs)为用量/DDD。药品用量由于品种规格繁多,换算成主药的重量。

2 结果与分析

2005-2007年上海市83家样本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金额和用量变化情况见表1和表2。

阿奇霉素占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总金额的2/3以上,总用量的2/5以上,是上海市医院的畅销药品(2005年金额排序16位;2006年排序14位;2007年排序16位)。阿奇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某些革兰阴性菌如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等作用强,大多优于红霉素,对厌氧球菌、脆弱类杆菌等以及支原体、衣原体、包柔螺旋体等细胞内病原作用也优于红霉素,口服吸收好,组织内浓度高,明显高于血药浓度,消除半衰期较长,每日服药次数少,不良反应中肝毒性低于红霉素,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军团菌病、淋病、非淋球菌泌尿道生殖系统感染与敏感菌所致的皮肤组织感染。针剂有粉针、溶液剂和静脉滴注剂;口服制剂有胶囊、片剂、散剂和干混悬剂。

阿奇霉素由克罗地亚普利瓦医药公司首先开发生产。之后由辉瑞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希舒美的阿奇霉素制剂,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球畅销药前50位之内。在我国,众多厂商仿制的国产品占了市场的一半以上的份额。在上海医院市场内除了大连辉瑞和克罗地亚普利瓦公司的产品以外,还有江苏齐川、沈阳一厂、江苏金丝利、上海亚东等30多家公司生产的产品,尽管阿奇霉素是畅销品种,但如此多的生产厂商使其进入了一个激烈竞争的局面。

克拉霉素,又名甲红霉素,2006年比2005年金额和用药量都有所下降,2007年又出现增长。该药抗菌谱广,可耐酸,对需氧菌、厌氧菌、支原体及衣原体都有效,活性比红霉素强,口服吸收良好,达峰快,在血液和组织内浓度高,不良反应比红霉素小,推荐与奥美拉唑等联用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本品由日本大正制药株式会社首先开发,雅培公司的克拉仙是克拉霉素的品牌。上海医院市场使用的国产品主要由江苏扬子江、江苏恒瑞、珠海丽珠、陕西西安等10多家厂商生产,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罗红霉素近年来金额和用药都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该药是一种具有口服吸收活性的半合成红霉素A衍生物,能较快进入巨噬细胞、肺泡细胞、中性粒细胞内,在血液和组织内浓度高,消除半衰期长,用量小,不良反应少,对嗜肺军团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的作用较好,但对其他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仿。制剂有片剂、胶囊和散剂。该药由安万特公司首先研发,该公司生产的罗红霉素制剂的罗力得品牌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上海医院市场使用的国产品主要由江苏扬子江、江苏恒瑞、海南惠普森、上海亚东等厂商生产,其市场前景也并不乐观。

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琥乙红霉素等抗菌作用均未超过红霉素,用药量逐年减少,呈下降趋势。红霉素作为经典老品种,有注射剂、片剂、胶囊剂和软膏剂,用量呈上升趋势,不过使用时要注意不良反应。

地红霉素是新品种,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它对酸稳定,半衰期长,组织浓度高,但价格较贵,临床使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由于2005-2007年国家陆续出台了降价政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都在降价之列。表中显示3年来金额变化与用药量并不能同步。

3 讨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第二代产品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占了主导地位,特别是阿奇霉素,增速最快,不仅在日趋增多和不断变异的细菌性感染治疗和预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对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及寄生虫等非细菌感染也有较好的疗效[1],且不良反应比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多肽类抗生素低,也极少有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严重过敏反应,因此近年来得到临床的重视。但是也要注意可能会导致敏感菌耐药性的出现,因此要防止滥用。合理使用应遵守以下几点基本原则:1)诊断准确,方有指征应用;2)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药物;3)根据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治疗方案应综合病情制定。

随着致敏感菌耐药性的出现,近10年来对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结构改造的研究,获得了对第三代耐药菌有效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酮内酯类的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和cethromycin等。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菌、耐药呼吸道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金葡菌、流感杆菌、酿脓链球菌、肺炎支原体等)均有很好的活性,已成为抗生素新药研究的重点[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虽然不良反应较少,但也要警惕下列不良反应:1)肝毒性。在正常剂量下,肝毒性较小,但酯化红霉素则有一定的肝毒性,故只宜短期少量应用。同类药物也有一定的肝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胆汁瘀积、肝酶升高等,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2)耳鸣和听觉障碍。静脉给药时可发生,停药或减量可恢复。3)过敏。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荨麻疹等。4)局部刺激。注射给药可引起局部刺激,故本类药物不宜于肌肉注射。静脉滴注可引起静脉炎,故滴注液浓度宜

此外,近年来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用于非感染性疾病,比如用于肿瘤、类风湿关节炎、支气管扩张、哮喘、胃肠动力障碍等方面的报告[3],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拓展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程书权.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非细菌性传染病中的应用现状[J].世界临床药物,2006,27(8)485-489.

2 葛涵,沈舜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7,28(6):376-380.

3 程书权。红霉素类药物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尝试[J].国外医学(内科分册),1999,26(11):488-490.

(收稿日期:2008-08-19)

上一篇:首仿产品营销模式分析 下一篇:国内外药品生产准入制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