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时间:2022-06-06 06:58:26

如何做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摘要: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控制,它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最终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造价工程师,如何控制工程造价,始终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

关健词:建设工程 造价管理 造价控制

1 引言:投资控制和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低成本、高效益,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造价领域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快,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不适应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的经营和竞争。从客观上需要同时具备通晓经济法、经济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的高素质队伍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造价管理。下面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何加强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2 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的必要性

谈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我们便习惯地想到是工程预决算,确实,对目前的体制和现实而言,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计取费用(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工作只是事后算帐,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我们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

一个建设项目从酝酿、规划、设计到建成投产包括以下程序: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评估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后评估。相应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工程建设阶段性工作相适应,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对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招投标的工程,承包合同价也是以经济合同形式确定的建安工程造价;在工程实施阶段要按承包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为基础,同时考虑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造价提高,考虑到设计中难以预计而在实施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和费用,例题确定估算价;在竣工验收阶段,全面汇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编制竣工决算,如实体现该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

3 如何控制工程造价

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我认为应该在现有的体制下,不断强化和完善投资监督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3.1 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和审查

(1)推行设计招标,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该是功能适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得以充分平衡时,建设项目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技术与经济有机的结合。但长期以来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设计思想保守,把如何降低工程造价看成是与己无关,而概预算人员也只管计算工程量,不管设计技术问题,使技术和经济严重脱节,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为了增强设计单位的责任心,促使设计质量的提高,必须把设计单位全面推向市场,一定规模的工程都应该进行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

我们工程建设在技术与经济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我们前期工作所用的时间较短,存在着前期工作不够细致、设计方案的选择、对比以及论证不够严谨。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和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体现在:一旦方案确定即决定了工程性质,设计图纸所决定的施工难度直接影响施工成本与工程造价;设计图纸影响建设工期,由此影响工程造价和投资效益。因此加强工程建设前期和设计方案阶段的工作,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在造价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中通过对一些工程项目的比较,找出其相同部位之间的造价差异,并结合其设计方案与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笔者认为造价工程师提前介入、在设计阶段加强设计图纸造价的审核和校核工作,是控制工程造价很有成效的方法。

(2)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 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结构设计人员在选取梁、柱截面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方面,虽同样满足结构刚度和强度要求,但不同的做法会导致造价的差异。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的考虑节约投资,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3.2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

审计人员在工程进行审查时,应对变更项目进行重点审查:

(1)对于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的,看是否有原审批部门的批准。

(2)必要的变更是否先作工程量和造价的增减分析,经建设单位同意,设计单位审查签章,出具相应的图纸和设计说明方可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对不符合程序的口头变更、便条变更等的工程量不予认可。

(3)监理公司发现设计图纸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变更时,必须征求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意见。对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擅自更改设计图纸不予认可。

3.3严格现场签证的审查

现场签证漏洞多,管理难,人为因素多,结算难度大。因此加强现场签证管理和审查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审查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预算中或者投标中包含的工程项目不得随意签证,已签证的工程量,预算审查人员应该根据合同条款认真甄别其有效性。

(2)现场签证必须有三方代表签字和盖章,现场监理人员签字或盖章(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签证应一式数份,及时报送有关审核部门,对重大的隐蔽工程,应该有审核部门的人员参加。

(3)审查现场签证的项目和内容是否清楚,签证的数量、规格、单位和日期是否准确。

3.4把好结算审查关

工程量的审查

工程量是工程造价构成的基础,是施工单位多计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审查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还应对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应对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审查:

(1)土方的计算应注意由于放坡而引起不同基础土方之间的重复部分及放坡系数的确定。

(2)砌体应注意门窗、洞口、梁、柱、空圈等是否扣除。

(3)钢筋混凝土工程应注意柱、梁、板的重叠部分。

(4)钢筋工程的计算应注意钢筋的搭接、弯钩长度,梁柱箍筋、板底筋、板分布筋的根数,各种构件的数量。

2.定额套用的审查

定额单价是定额子目所耗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用的指导性指标。一般的项目可直接套用,少数项目需要换算。对直接套用单价的主要审查有没有错套、高套、重复计算。

3.取费的审查

主要审查有无抬高取费基数,取费类别是否与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要求相一致,规定费的计算是否按照现在文件规定办理。

4 结束语

从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目标的整个过程控制进行了简单阐述。从工程可行性阶段的投资估算,到最后竣工时的决算,整个过程的造价目标是逐步细化,层层分解,并始终控制在总目标内。特别是设计阶段,应该是“算着画,而不是画了算”,这个阶段控制成效最为显著。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工程造价目标,有重点、全过程地进行控制,最后达到预期造价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浅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下一篇:阐述工程变更与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