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枝法在高中生物遗传解题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6 04:38:40

浅析分枝法在高中生物遗传解题中的应用

【摘要】利用分枝法可以准确分析杂合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比例,杂合体之间杂交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解决遗传分析中的一些难题。

【关键词】分枝法 自由组合规律 概率论(加法定理、乘法定理)

《遗传与进化》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之一。学习本模块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该模块属于高考必考部分,多以遗传学实验或遗传系谱图为背景,结合基因自由组合等知识进行考查,其中较常见的是考查含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形成的配子种类、比例及两杂合体之间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概率计算。在分析遗传题目时学生常常将亲代产生的配子种类、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写错或遗漏、重复,有时即使写正确,但耗时太长,严重的影响了高考中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及成绩。采用分枝法进行分析,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1.原理

1.1 自由组合规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各对基因彼此独立分离,互不干扰,不同对基因间进行自由组合[1]。

1.2 概率论。

(1)加法定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事件为互斥事件或交互事件。两个互斥事件A和B ,则出现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概率之和[2]。

(2)乘法定理。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的发生时,即两个独立事件共同出现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出现的概率的乘积[3]。

2.分枝法的应用

2.1 分析杂合体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的问题。

首先,应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分离,等位基因形成配子为互斥事件,杂合体产生配子时,每个基因出现的概率为1/2。然后再与非等位基因组合,非等位基因为独立事件,同时发生时(出现)的概率为各基因频率的乘积[3]。

用此方法,对任何两个杂合体杂交,均可准确写出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与比例。也可根据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反推亲本的基因型、表现型。分枝法仅适用于独立遗传的多对基因。当基因间有连锁关系时,不能应用此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

[2] 高考高手.生物[M].知识出版社,2012.

[3] 王贵余.分枝法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2004.3.

上一篇:如何培养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课堂的动手操作能力 下一篇:教会学生解初中数学中考里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