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晚报》民生报道的“三连”做法

时间:2022-06-06 03:28:32

《皖江晚报》民生报道的“三连”做法

【摘 要】怎样走出民生新闻报道的新路,适应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皖江晚报》几年来在民生报道上不断探索,采取的“三连做法,即:连线——拓宽渠道,延伸触角;连心——政府用心,大众关心;连续——长葆新鲜,脉络清晰,为纸媒提升品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皖江晚报》 民生新闻 “三连”

近年来,《皖江晚报》咬定“民生”不放松,在“做足”、“做活”、“做实”上下功夫,通过对百姓平凡小事的报道,小中见大,由浅及深,见微知著,贴近民生,关注民情,使民生报道成为了报纸的“招牌菜”、“主打菜”、“特色菜”。

连线——拓宽渠道 延伸触角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集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因此,报纸民生新闻必定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然而,由于纸质媒体的自身局限,一直以来与大众的沟通方式是信函和电话,《晚江晚报》也同样无法摆脱开设“读者来信”“一拨就灵”这样的老式专栏,通过信件和电话从读者中获取信息,在形式上就处于被动的局面,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相对落后,与读者的距离也不够贴近。尤其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对打电话这一形式也渐趋冷淡。

怎样走出民生新闻报道的新路,摆脱被动应付的局面,成为《皖江晚报》认真探索的课题。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节拍,适应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将新媒体为我所用,拓宽信息渠道、延伸民生报道的触角,使传统纸媒更好地发挥其主流媒体的作用,这成为《皖江晚报》领导班子和所有采编人员的共识。

2011年,《皖江晚报》与马鞍山市政府网联手推出“连线”栏目,其重点对网络“市民心声”的网络留言和投诉进行追踪采访报道,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报纸通过网络获取了大量信息,新闻资源如洪扑面,解决了报纸“吃不饱”的问题。另一方面网络借助报纸的雄厚采写力量,使大量的信息得以落地,解决了网络只转刊不落实的“吃不了”的尴尬。双方互惠双赢,促进了各自的发展。

通过两年的实践,“连线”栏目深受读者喜爱,关注度明显提升。报纸一些影响力大的稿件,最初都是通过网媒获得第一手信息,经过扎实的采访求证,最终获得反响。之后,《皖江晚报》又与市环保局、工商局、市容局等成功实现“连线”,最大限度地拓宽信息渠道,使民生新闻越办越活,越办越贴民大众。

连心——政府用心 大众关心

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是民生新闻的重点。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民生报道在处理“民”与“官”的问题上,总是两张皮。同为讲民生,或表述方式不同,或全局与个体诉求不同,或信息沟通不畅,“民”与“官”各自的关注点往往不能完美契合。这就必须改变民生报道的方式方法,做到深入人心,打动人心,凝聚人心。

2010年,马鞍山在大量上马民生项目的情况下,在全省的考核成绩却落在了许多城市的后面。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民众知晓度不高。政府每年对教育、医疗、住房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投入多达四十几项,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了,对困难群众的帮助力度加大了……为什么老百姓会不知道?板子立即打到新闻单位身上,被指宣传不利。其实新闻单位也有委屈,翻看全年报纸,民生新闻占了绝大比重,如果还说宣传不利,真是太冤枉了。那么,有大量宣传为什么还会出现民众知晓度不高的现象呢?一个根本原因是:不能入脑入心,不能抓住民众关心的问题。几年下来,民生工程的报道无外乎民生工程政策解读、实施部门提供案例以及民生工程实施成果的数字展示,简单来说就是“政策+案例+数字”。这种偏重材料解读性报道模式虽然篇幅不小,却枯燥无味,实际传播效果一般,广大读者并不买账。用一些官话套话来表述民生工程,老百姓自然增加不了多少印象。

《皖江晚报》认真总结在民生新闻报道上的得失,认为民生新闻要深入人心,必须从民众关切点入手,努力把大众关心与政府用心紧紧连在一起。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收到民生新闻报道的良好传播效果。2011年初,政府加大力度进行安置房建设,这显然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如果按以往的方式,多半会采取综述性新闻,篇幅大,数字多的成就性宣传。这种官样文章,不会引起读者共鸣。于是,《皖江晚报》推出“我等我家”系列报道,从拆迁后等待搬进新居的一户户居民写起,生动具体,有血有肉,充分描绘出他们忍受暂时困难,等待安置房建设早日完工,过上幸福美满新生活的那份期盼和渴望,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不断加快安置房建设的努力。这样的宣传,感动人心,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收到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皖江晚报》走民生报道的创新之路,摒弃了说教式的宣传模式,灵活多样,活泼生动,深受读者欢迎。今年4月15日,推出栏目“美美有话说,铿锵民生行”,这种接“地气”的报道模式,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小创新带来大影响。这一栏目的开设,首先从内容上要求记者拿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态度,高度重视对民生工程的报道,变改材料为写故事,沉到基层,突出现场,捕捉细节。如5月3日《皖江晚报》在1版头条刊登的一期民生工程的报道,主题是美好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奖补纳入民生工程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记者没有依靠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而是走进农村,走进村民家中,亲身感受村民生活的变化。通过描写村民谷常红一天的生活细节,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如谷常红家用上了自来水,垃圾也有人处理,门口通了水泥路,村里建起了健身广场等诸多新鲜的细节,让报道真实、生动、有趣。记者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新鲜的故事,远比一般性材料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比乏味的说教更具说服力。

在形式上,“美美有话说,铿锵民生行”栏目大胆创新,引入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这一传统艺术来“说”新闻,让新闻动起来、活起来,还以5月3日的报道为例,编辑用“快板”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说”出了新农村建设给村民带来的变化:“谷常红笑容挂脸上,咱农民生活变了样。柏油路铺到家门口,自来水接进屋里头。村里垃圾有专人弄,房前屋后可真干净。家门口就有健身场,以前可想都不敢想。设施和环境在改善,建设的成果看得见。惠民的政策多给力,过去和现在没法比。公共服务财政奖补,美好乡村昂首阔步。看看今日的新农村,可真是羡煞城里人。”在4月15日刊登的公共卫生服务给居民带来的实惠,“快板”是这样表达的:“公共卫生服务好,人均经费步步高。看病方便花钱少,体检不用掏腰包。个人信息联起网,病史病历能共享。政策惠民覆盖广,流动人口也上榜。重点病症多关注,走访跟踪送服务。老人儿童孕产妇,幸福来了挡不住。免费体检泽千家,健康档案惠百姓。强化保障促民生,同筑钢城幸福梦。”运用“快板”这一艺术形式,民生工程报道更加生动形象,读来朗朗上口,好读易记,入脑入心。

同时,“美美有话说,铿锵民生行”栏目还特别邀请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多次在国内、国际漫画大赛斩获重要奖项的喻梁先生,为每篇民生工程报道配幅新闻漫画。用新闻漫画的形式来宣传民生工程,虽然是首次尝试,但效果很好,与新闻报道文本相得益彰,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故事+快板+漫画”新模式代替了“政策+案例+数字”的老模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党委政府惠及基层群众的政策举措,让人感兴趣、看得懂、记得住,体现了为民办报、服务百姓的理念。

连续——长葆新鲜 脉络清晰

内容肤浅琐碎、报道浅尝辄止是业界对民生新闻最大的诟病。《皖江晚报》在民生报道上采取连续报道、长期专栏的形式,使得民生新闻长期不断线、连续有结果。比如“美美有话说,铿锵民生行”栏目,从一开始就敲定为全年性栏目,每周一至二期。由于长期不间断的刊登,加之内容生动活泼,读者有了一种看章回小说的感觉,阅读兴趣被激发,迫切希望“下回分解”,宣传效果良好。《皖江晚报》还根据该报实际,以民生作为切入点和视角,整合多部门精干力量,推出大型策划系列报道——“民生十三记”。本组报道以民生为切入口,选取典型案例,创新编排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以基层执行者、亲历者、受惠者为对象,以讲述个人的故事为主,来反衬出马鞍山的发展成就。在题材上,选取了平安、健康、教育、美好乡村、生态、老有所依、安居工程、文化惠民、畅行生活等十三个惠及全市人民生活方方面面、贯穿马鞍山惠民政策的重大改革举措,记录其酝酿、出台、实践全过程,以及一个个改变命运的故事。点面结合,同时创新报道方式,配以全新的版面安排,每期安排2-4个版,大体量、高密度、精策划,突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主题。该策划历时2个月,共刊登稿件60余篇,共推出13期33个整版。新颖的形式,活泼的版面,贴近百姓的温馨、感人的故事,使得“民生十三记”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获得市主要领导的批示表扬。在2012年度马鞍山民生工程新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民生新闻反映的民生问题,从实质上讲的就是我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民生新闻反映出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要与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宣传导向相吻合,总体把握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利于问题的和谐解决,传递出发展是党和政府的大事,发展就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皖江晚报》几年来在民生报道上的探索,为纸媒如何提升宣传品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作者:《皖江晚报》副总编辑)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网络时代广播电视的现状与发展 下一篇:浅谈直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广义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