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的经验引介

时间:2022-06-05 09:54:09

德国“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的经验引介

摘要:文章从中国面临的养老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老年人居住问题出发,介绍了德国通过“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解决类似问题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并分析了将德国模式引入中国的可行性。

关键词:老年人,德国,护理式,居住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41.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8537(2011)09-0168-03

中国面临的挑战:“四二一”家庭结构与养老危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占到了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自1999年步入老龄社会开始,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迅速加深(图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1)。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上升到30%以上,届时中国将迈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作为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发展迅速、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特点,家庭和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未来发展急需应对的严峻挑战。

自古以来,家庭是我国社会的重要载体,“子女之幼由父母抚养,父母之衰由子女侍奉”,因此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主要依赖家庭得以满足。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二十多年来,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年龄,以他们为主体的“三世同堂”的家庭成员构成主要是四个老人、夫妻二人和一个孩子――这种“四二一”结构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家庭模式。在这种家庭组织里,一对夫妇要同时供养四位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他们身上承载的家庭负担越来越重。相当数量的夫妻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没有时间或者能力照顾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由此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此外,影响中国几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决定了伺候老人的责任通常由专事家务的女人(儿媳妇)来承担。但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外出就业的比率不断上升,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表示,截至2007年中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已经高达45%。期望女性专事家务和照看老人的想法在很多家庭早已难以为继。面对这种现实困境,中国的家庭和社会该如何满足迅速增长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显然,解决好老年人的居住问题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关键。总体上,我国当前的老年住宅在数量上供求不平衡,质量上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的居住现状显示:部分老人没有自己独立居住的空间,尚需解决有无问题:大部分老年人住在老房子里,住宅设计缺乏对老年人生理及心理需求的考虑,急需改造:一部分老年人虽已迁入新居,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但住宅周围的社区服务设施缺乏或是服务质量不高,再或者住宅地点远离社会、远离亲友,交通不便(马以兵,2008)。因此,我国老年人的居住状况急需改善,研究和推广适宜老年人这个庞大社会群体需求的居住模式日见迫切。

“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来自德国的经验

更早进入老龄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老年人居住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例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国家通过完善的养老保险机制和“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颇有成效地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居住需求,这无疑给我国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借鉴。

德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1990年时已超过全国人口的20%。现阶段,过低的出生率和高龄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德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严峻。与中国的情况不同,德国主要的养老模式是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相对比较少见,即由社会来负担老年人必要的生活费用和日常照料。因此,德国的老年人很少接受子女的护理和照料。2001年的调查显示,德国24%的老人选择独居,66%的老人与配偶共居,只有7%的老人选择与子女同居。德国的老年人几乎都希望住在自己独立的住宅和熟悉的环境里安度晚年――即使在体能下降,行动不便,需要照料和护理的情况下也不例外。大部分的德国老年人选择在宅养老,因此全德约95%的老年人住在自己家中,只有5%的老年人住在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等养老机构里。德国政府也始终鼓励老年人在宅养老,因为巨大数量的老年人,哪怕只是其中的大部分入住社会养老机构,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强大的德国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

在德国,老年人一方面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生活上的独立直到生命的尽头,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拒绝住在社会养老机构里面: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在生病或是有需要的情况下随时能得到外界的帮助或照顾。于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种新型的老年人居住方式在德国应运而生――“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这种居住模式在德国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德国众多新型老年人居住方式中最为普及的一种。文章接下来将分析这种“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法,并探讨该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模式解剖:“居住”结合“护理”的社区建设和服务提供

“护理式”居住模式将居住功能放在首位,医护功能作为辅助和补充,从而把“居住”和“护理”两种在空间上不一定直接联系的功能结合起来。这种居住模式既弥补了社会养老机构私密性和自主性不足的缺点,同时又能满足老年人对安全感的需求,提供包括照料、护理、帮助和治疗在内的,既灵活而又可靠的全天候服务。即使是生病卧床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们都不用搬入社会养老机构。可以继续在自己熟悉和信任的住宅和社区环境里生活。

1、“居住”硬件建设

住宅以及住区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这样,因为他们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或周围环境中度过的。因此,为了增强老年人在居住生活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对住宅及社区环境的规划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老年住宅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特殊需求,用一些小尺度,简单但又合理的辅助设施或家具来提高住宅服务质量(图2)。例如,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设计高度可调节、利于坐着工作的厨房操作台和室内合理装置的防滑扶手等;(2)住宅和社区的无障碍设计必不可少。无障碍设计不能只是局限于单个住宅单元之中,而应遍及整栋房屋乃至整个居住区,以此降低环境对老年人行动不便造成的限制,从而增强住区环境的可通达性(图3);(3)住区环境设计要与住宅尺度相适宜,具有舒适的活动空间、较强的可停留性和清晰安全的交通导向等(图4);(4)在规划中尽量使住区与当地的社会、市政基础设施紧密联系在

一起,以便有效利用这些城市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邻里网络关系的形成与维护。

2、“护理”服务软件

除提供适宜老年人特点的硬件居住设施之外,“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另一个必要因素,同时也是它区别于别的居住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待命的“社区服务网络”。这种社区服务主要涵盖了:(1)家政服务,包括房间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必需品采购、餐饮上门服务、花园修剪、冬季清扫、洗衣、日常楼宇管理等;(2)医疗护理服务,包括预防、诊断、救助、治疗、护理、康复、心理或精神帮助,紧急处理等;(3)其他社会服务,如个人帮助、紧急求助服务、定时探访、聊天、咨询、入住时的引导、外出乘务等。

这一系列的社区服务相对于社会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护理服务合同由居住者和服务商单独签订,不与房屋合同捆绑。居住者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选择服务商提供的服务项目,当然也只需交付相应的费用。这种灵活而又高质量的服务建立在住宅社区与各功能服务商(包括公立和私立的医疗机构、服务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基础上。住宅区中只需设立一个服务中介,服务中介会全天24小时通过电话、网络、紧急呼叫系统或是直接上门拜访等形式,获取老年居住者在各个方面的需求,然后将这些需求反馈给服务商,由服务商为居住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图5)。

综合来看,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对于人力的高效利用率等特点决定了它的经济适用性。相对于社会养老机构,它的费用要低廉很多。它的产生和发展极大的减轻了社会和老年人自身在居住和养老方面的经济压力。这种“硬件设施”配合“软件服务”的居住模式不仅可以应用于新建居住区,也能融入到已有的住宅小区中。对于新建居住区,选址时要优先考虑邻近基本的市政设施(如医院、邮政、银行等)、日常生活以及休闲娱乐服务设施(如超市、餐饮、咖啡厅、图书馆、游泳馆、美发沙龙等)和交通便捷的地点。对于配套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的现有住区,可以将各种功能的服务进行整合,由中介面向居住者提供相应服务;在硬件设施方面,可以对老年人住宅和住区进行适宜性改造,使其进一步满足老年人日常居住生活的需要。进行住宅改造时,应当设置遍布小区的咨询点,为老人提供咨询服务和相关信息,帮助他们联系有关单位和部门,减轻老年人在住房改造中的负担。

德国“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引入中圆的可行性分析

德国“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是当今世界比较先进的老年人居住模式之一,这种模式能否适用于中国国情并在中国引入甚至推广,这需要对一些关键性的决定因素进行剖析。

1、中国对“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客观需求分析

能否在中国引入“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首先要看中国对该模式的需求状况。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和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以及沿袭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的逐渐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对于该居住模式的需求。社会养老机构的扩建速度远远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客观上刺激了需求的增加。以经济发展比较超前的上海为例,2000年上海5%的老年人希望入住社会养老机构,而实际上只有1%的老年人入住(吴宇平,2004)。这一方面因为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因为大部分老年人无法支付其高额的费用。再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入住社会养老机构无论是对于老年人本身还是对于其子女都是件羞耻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没有子女或是子女不孝顺的老人才会被送到社会养老机构。相较而言,“护理式”居住模式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因此我国对这种居住模式的需求潜力是很大的。

2、老年人入住“护理式”居住社区的经济能力分析

另一个决定因素在于中国的老年人是否能负担这种居住模式的费用支出――这取决于老年人的经济状况,重点表现在老年人的退休金的多少、储蓄状况、子女们在经济上的援助,或再就业的收入以及政府对老年人的住房补助等。总体上,中国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要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中国经济的地域性差异很大,东部沿海地带的经济远比西部内陆地区发达。居民收入的城乡差异也很大,城市中的大部分老年人因为年轻时有工作单位而享有一定的退休金,再加上几十年的积蓄,或是再就业收入以及子女在经济上的援助,大部分城市老年人生活能达到小康水平: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大部分老年人一辈子靠务农为生,没有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积蓄也相当微薄,如果子女也继续留在农村生活,则后辈很难给予他们多少经济援助。因此,德国“护理式”居住模式目前只可能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实现。

3、地方政府及社会各方的支持程度分析

地方政府、各界人士、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医疗、护理、生活、文化服务商对“护理式”居住模式的态度,是决定该模式能否在中国实现的主导力量。来自他们的支持包括:开展地方性宜老政策研究、为建设“护理式”老年住宅提供土地和规划设计、对住区所需硬性和软性基础设施的补充建设、老年人居住模式参考标准的制定、向开发建设宜老住宅的房地产商提供经济支持,以及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人员组织专业培训等。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的配合至关重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地方政府制定的标准修建宜老住宅,或对现有住宅和住区进行宜老改造,实现老年人住宅及其周围环境的无障碍设计,使老年人的居住及日常生活更为舒适便捷。房地产开发商还应积极推动住宅及社区管理机构与各功能服务商之间的合作。由于老年人群体在未来的房屋市场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房地产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不断更新他们的产品,使其适宜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当然,宜老住宅的造价会高于普通住宅,但对已有住宅的改造费用可能会更高,因此,地方政府通过减免税收或直接提供经济补助的方式,对房地产开发商给予一定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4、建构老年人社会服务网络的可能性分析

老年人社会服务网络的存在和构建也是决定“护理式”居住模式能否引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社会服务网络不完善,老年人在宅养老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建设“护理式”老年人社区必须充分利用各住区内现有的医疗、护理、生活服务资源,对其进行整合与补充,并建立服务中介作为联系居住者和各功能服务商之间的纽带。由于老年人移动性不强、行动力下降,各服务商需要为老年居住者提供动态上门服务。建立和维护住区邻里关系对老年人来说也很重要,因为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邻里间的互帮互助,你来我往,一方面使社区更具人情味,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老年人对于付费服务的依赖。目前,我国的社会服务网络尚不发达,引入德国老年人居住模式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资源。并不断投入新的人力物力来实现社区“护理服务”的完善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密切合作的前提下,德国“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引入中国具有现实可行性,这对于改善中国老年人的居住现状具有重大意义。在模式引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采用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来规避国际经验移植可能带来的风险。国家可以在大城市选择几个老年人口比例高、现有基础设施相对齐全的居住小区作为试点,在实践摸索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模式运行的成功经验和改进途径,继而向其他地区逐步推广。

上一篇:五维网格:KPF北京CBD核心区规划 下一篇: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建筑设计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