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建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时间:2022-06-05 08:53:18

论如何建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摘 要:该文提出成本控制目标,分析影响成本控制目标的因素,论述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应当考虑的因素,最后论述成本微观管理中如何建立现代成本管理体系,旨在为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目标;因素;探讨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企划重要方面,通过对成本控制的探讨,一方面明确成本控制思想、建立成本控制方法与措施,促进成本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各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合,齐步前进,推动企业各项专业管理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一、成本控制目标

人们对成本控制目标的理解和表述主要集中在成本降低方面具体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通过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来降低成本。这种观点将成本控制过程理解为实现既定成本目标的过程,相对来说,对成本控制作了较为狭义的理解。另一种观点认为,将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以现有的既定条件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通过各种创新措施,改变成本发生的条件,使成本不断降低。在这种观点下,企业成本结构存在两种状态:一是在现有条件下尚未使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结构;二是已经实现了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结构。前者主要是由于存在众多的非效率因素所致,一般可以通过“技术选择”来选择成本;对于已经使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结构,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仅依靠现有的技术条件则无能为力,因而还必须借助于知识创新或者说是技术革新来求得成本降低。这种观点对成本控制作了较为广义的理解,但仍然局限于成本降低。

二、影响成本控制目标的因素

确定成本控制目标要将成本控制放到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措施与战略选择的相互关系中考察。成本不是孤立的,不仅成本本身的发生受到企业各种因素的影响,成本同时又是企业作出各种管理措施与战略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将成本控制的重心过分聚集于成本本身,有可能引发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和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冲突。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必须考虑成本的支撑力度和企业在成本方面的承受能力,而降低成本必须以不损害企业基本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为前提,并要有利于企业管理措施的实施。

经济活动越复杂,成本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复杂。尽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形千差万别,经济活动自身的规律和成本的目的性特征规范着成本与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①成本因经济活动而发生,降低消耗始终是对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②成本是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这种关系既是成本控制措施难以贯彻实施的深层原因,也是反功能行为、成本得以产生的基础。③成本的代偿性特征决定了人们对成本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成本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代偿,往往使相互关联的成本构成要素之间发生互为消长的变化。成本和收入间也存在代偿性,低成本可能支持低价格,而有意识的高成本投入则有可能因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维持高价格。收益则随成本的变化而变动。

成本与各因素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判断成本高低的标准由于视野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成本与诸因素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使成本控制始终面临着种种抉择。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这些因素将重点聚焦在动因、时间、质量、效果诸方面。因而,理解和确定成本控制目标要将成本控制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来考察。降低成本是成本控制目标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

三、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条件不同,观察角度不同,成本控制战略目标就有所不同。概括起来,成本控制过程中的目标定位应当考虑的因素:

1.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成本控制首先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战略选择,要配合企业为实施各种战略对成本控制的需要,在企业战略许可的范围内,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

2.利用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之间的联动关系,以成本支持质量、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等对成本的需要,促使企业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单纯以成本最低为标准容易形成误区。

3.在资源限制条件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当企业不能无限制地取得所需的经济资源时成本控制的基础作用不仅仅只表现在降低成本方面,还表现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通过成本控制降低有限资源的消耗,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可以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达到“节约增产”的目的。

4.降低成本。在任何设定的条件下,只要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因素不因成本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降低成本始终是第一位的。降低成本以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地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二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即改变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改进产品结构等措施,使成本降低。前者更多地带有战术性,后者更多地带有战略性。

综上所述,成本控制存在一个目标体系,它包括三个层次:第一,通过成本控制配合企业的战略选择与实施,以获取成本优势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第二,利用资源、成本、质量、数量、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配合企业尽可能获取最大利润(包括前述第2、3种情况)。第三,降低成本。其中以生产过程、业务进行过程为焦点的成本降低措施和以企业为焦点、以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措施的成本降低。三个层次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考虑成本问题的视角不同。第一层次以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竞争的相互关系为视角,以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为重点。第二层次以企业内部为主要视角,考虑到价格、供求等市场因素,以利润为取向。第三层次以企业内部为视角,以降低成本为核心。前者更多带有战略性,后者更多带有战术性和业务性,前者涵盖后者,后者寓于前者之中。

在成本控制目标的三个层次中,都贯穿着成本降低的要求,都不排斥成本降低的重要性,在其他变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始终是一种理性追求而受到推崇。这里强调的是,成本控制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观点和更为宽广的基础,考察成本控制与成本控制目标,不应该将考虑问题的范围仅局限于成本本身,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成本的发生过程。同时,由于成本与诸多变量因素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在许多情况下,单纯强调低成本不一定能代表经济上的合理性,因而需要将成本和与成本相关的变量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四、成本微观管理要建立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微观管理既企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是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求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在市场上有应变力,特别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和成本高的现状,要具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的水平。企业管理现代化,就要求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思想革新化。传统的算账报账型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财务成本,不计算管理成本;只重视事后算账,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

2.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

3.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化。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利量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

4.成本管理手段电子化。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5.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要培养一支能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

上一篇:关于提升工会干部自身综合能力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