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时间:2022-06-05 07:29:19

刍议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摘要]在中职学校,语文课是学生学习各类专业课的基础课,学好语文,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职业技能,还能帮助他们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职业素质,这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多年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就提高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刍议 中职语文 有效教学 策略

引言:语文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决定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令人堪忧,学生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成。这样的学生踏出校门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当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语文的基础工具作用,为专业课服务。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的现状

近年来,中职校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分流生”(即:经过初中毕业考试就进入中职校,未参加升学考试),且有些学生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这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据笔者对凤庆县职业教育中心当前学生思想状况调查,认为读书目的是混日子的占7.41%,为了应付考试的占15.10%;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只占9.49%;这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调查表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竟占到18.79%。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较差,导致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目前学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句、段、篇章知识,语法、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不善于谋篇布局,不善于运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评价也较低,尤其是表达能力不够高。

(二)教师“教”的现状

为培养学生能力,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指导下,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因此仍采用成不变的“一言堂”或有限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篇、章、句、语、修、逻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得支离破碎,学得粗枝大叶。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锁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许在应试中能加上一定的法码,然而末必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学生的胃口。据凤庆县职业教育中心2013年12月进行的学生问卷调查统计:有27.59%的学生把“老师讲的不合胃口”作为上课讲话的理由;有42.41%的学生把“上课没有吸引力”作为不喜欢老师的理由;更有68%的学生认为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之后,自己的语文水平没有提高。

二、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计划、课时没保证。由于多种原因,职业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教学,忽视文化课教学。语文课在职业学校就象一块破补丁,那缺就往那补一块,不补也能过。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只要把专业课学好,毕业后能顶岗干活就行,语文学不学无关紧要。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着教学计划不能正确执行、随意性较大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严重压缩语文课时,使教师不能遵循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教学,使学生只了解支离破碎的知识片段,不能形成语文的基本技能。

二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因循守旧,沿袭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没有进行有特色的教学。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只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忽视结合专业课实际进行有趣的教学。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注意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不注意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

三是教学内容缺乏基础工具作用。语文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工具,也是学好专业课的条件,有的学校语文教学与专业课完全脱节,选择教学内容很随意,没有考虑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水平,不注重实际运用,缺乏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进行技术革新和继续进修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四是学生思想滞后,素质偏低,教师缺乏教学激情。在职业学校里,学生厌学情绪较重。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由于多种原因,学生问题多,知识积累少,从而产生一种“学不会,不愿学”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学方面,由于缺乏对语文教学应有的重视,致使部分教师也丧失信心,缺乏激情,本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三、提高中职语文有效性教学对策

(一)中职语文有效性教学应以专业为导向

为专业服务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中职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输送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是:既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有实际操作的能力;又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学习、就业、工作转岗和创业能力。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体现和满足这些要求,实现专业化,确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专业化”导向,即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专业性,“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实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这既是完成职业教育的培养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性与技能性、市场导向性与素质导向性的有机统一。

中职语文教学由于学生起点低、课时少等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普高相比,应更加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发展那些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职业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揭示了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过去“控制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上来,转变过去“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想方设法与学生交往,优化师生关系,努力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让课堂焕发出生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随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多,教师应该不断充电,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力求广博精深。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学生新旧知识和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避免无效的重复教学,这样,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语文。这样就可以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就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导人,一开始就把兴趣勾起来,营造情境,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谜语、诗歌、格言、小品等生活趣事导人,突出了趣味性,增加课堂教学的文学,生活氛围。还可以借助录音、录像、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教学,教师用生动的语音和音乐、绘画等手段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营造欢乐的、愉快的、轻松的教学氛围,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化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为声、像、图教学,在更加生动、直观的知识传授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合理设计课堂作业,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绿》,要求学生写出带“绿”的成语。描写“绿”的句子,比赛看哪位学生写得多,写得好,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性高涨。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成语搞成语接龙或写出相近相反的词语,日积月累,效果良好,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乐趣、是创造。还比如,学习了老舍的《我的母亲》,在班里组织以“感恩母亲”为话题的演讲比赛,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也可以搞诗歌朗诵会,排演课本剧,还可根据课文精心选择话题开展辩论、讨论会,作文也可采用自批、互批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活动,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辩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一举多得。

(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学业成绩处于学习群体的中下游,长期得不到来自教师的真切关注,处于被忽略、被否定的境遇中,学习的信心受到严重挫伤,提不起学习兴趣。另外,社会上存在对中职学生的偏见,认为中职学生不如普通高中学生,认为他们是考不上大学才来上职业学校,以后一定不如正牌大学生。因此,中职学生大多是带着“学习失败者”的心理阴影跨进职校大门的。所以我们不能给他们打上低人一等的标签,而要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令全社会为之骄傲的人。现在有许多企业宁可要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要大学生,这是社会分工的需要,让学生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会让社会更加进步。

教学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课堂上要改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的局面。教学活动中要贯穿新的教学理念,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创设情景、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能起学生良好情绪,引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语文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还趣味无穷。

(五)创新语文教学方法

课堂是一个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场所,语文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授具体的知识,而应该尽量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历史、观点、方法、精神,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内容和创新精神。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师会教,而是学生会学。为此,要想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巧用教学方法。我在语文课教学中适时使用朗读法、启发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辅助教学,例如,设计不完全或无结果问题式情景,使学生积极思考;推迟判断,让课堂留有余地,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墨守成规;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各种现代化语文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增加语文课堂的开放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当增加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语文课本只是有限的书本知识,是一个范本,是师生探讨和学习的基本内容,而非学习的全部内容,语文的学习应当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语言背景下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经常让学生欣赏课本以外的优美文章,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言,并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整理成本,甚至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学,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又爱上了语文,提高了语文素养。学生是朋友,不是对手;学养是气度,不是架势。我们可以大胆尝试,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创造。

(七)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语文等文化课教学是“副业”,“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够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而首先应该弄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地位,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并采取多样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应用文的兴趣,以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如,我在266班(“三校生”)教应用文的“广告”时,就提前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找出5条广告语,然后我进行综合,做好多媒体课件,在明确广告的一般知识后,分别以“猜猜我是谁”(让学生说出该广告词属于那一类商品广告)“还我女儿装”(广告语中改动成语、谚语、俗语词的复原)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一下课就对我说:“李老师,这种方法很好,我们很有兴趣。”再如:应用写作中的“营销策划文书”,我就在营销专业分小组进行方案策划,商务专业进行方案模拟实施等,学生的参与性很强,绝大多数学生的方案是改了一次又一次,彩色打印,非常认真。

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也在改变,中职语文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现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在教学中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这样,中职语文教学才能把学生造就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专业人才,有效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职业教育中心)

上一篇:巧用课堂提问激活学员思维 下一篇:高校传统课程到“特殊课程”结构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