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出资的理论的内在缺陷及其解决办法

时间:2022-06-05 04:59:14

人力资本出资的理论的内在缺陷及其解决办法

摘 要: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资本包括两种形态,一是物质资本,即实物形态的资本;二是人力资本,即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能力。我国经济学界在70年代末开始引进人力资本理论,并且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但是还是有一些理论缺陷并未得到解决,比如――人力资本的不可他控

关键词:人力资本出资;不可他控;出资风险

一、人力资本出资理论的内在缺陷――不可他控

近年来,很多学者呼吁开放人力资本出资,特别是在经济学界呼声尤为巨大。在法学界,很多学者对人力资本也是持肯定态度,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对人力资本出资持否定态度,并且提出了人力资本出资理论的缺陷,如:人力资本不可转让、不可估价、价值不确定、不易变现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理论缺陷也一一被解决,但是也有一些缺陷并未得到解决,比如人力资本的不可他控性。

在设立公司时,公司资本是由股东出资形成,股东一旦出资,财产所有权人从股东变成公司,虽然公司是法律拟制人格,但是出资以后股东个人财产与公司法人财产在法律上泾渭分明。通过对公司法规定的各类股东出资财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股东出资财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可控制性。作为一项财产,可控制性是基础,股东和公司可以分别控制各自的财产,在股东出资过程中股东控制的个人财产通过股东的出资行为成为公司控制的财产。股东财产向公司财产过渡过程中,不但是财产权归属的变化,更是财产控制权的变化。可控制性成为股东出资财产不可或缺的基本属性。

如果允许人力资本出资,我们就会立即发现一个法律现象:人力资本虽然投入公司,但公司对人力资本的使用却无可奈何,人力资本效用的发挥完全依赖于股东的自觉性。这时并不是公司在使用人力资本,而是人力资本出资股东个人在使用人力资本。这和其他财产迥然不同,权利人的能力不可能通过出资过程直接转化为公司能力。换句话说,人力资本这种财产不可能通过出资过程直接转化为公司财产。任何人都不可能强制要求他人发挥能力,强制要求的只是他人能力的物化结果。人力资本出资的症结就在于人力资本在出资前是股东的能力,人力资本在出资后还是股东的能力。我们发现公司与其他股东在人力资本出资过程中竟然一无所获。

人力资本不可他控性的存在在公司经营期间,公司也无法对股东的出资的运营进行有效监督。虽然公司董事会可以对人力资本出资股东进行一些限制,但是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尚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一个人究竟能不能全面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根本就不是公司董事会可以判断和掌控的。

二、人力资本出资理论的内在缺陷的解决

公司是全体股东的公司,在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只要公司股东就人力资本出资在意思表示上达成一致以后,不应该得到禁止。公司虽然不可能完全掌握人力资本出资者的能力,不能有效监督人力资本出资人,但是以合同、公司章程规定、奖惩制度等办法毕竟可以做到很大程度上的控制和掌握。而再不能控制的部分笔者认为可以把这些归类到投资风险里。公司发起人发起公司,股东加入公司最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可能盈利,而任何投资都是伴随其风险的,作为公司注册资本的货币可能贬值、实物可能毁损、灭失,或者人力资本出资股东发挥的人力资本可能并未达到评估价值。

并且,法律的存在并不是让非人力资本股东规避所有风险,保护股东所有利益,而是保护非人力资本股东合理合法的利益。在法律上,人力资本股东只要不是恶意的,或者是其他人证明不了人力资本股东是恶意的时候,我们只能推测为是善意的。人力资本出资股东在履行完合同、公司章程所规定的相应义务以后所产生相应的人力资本的减少或者灭失应当承受的资产损失里。在公司股东同意出资的时候应该预见到这些可能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并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符合商法的基本原则和公司法的理念。

并且,人力资本出资让渡的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其人力资本所有权的转让,而是对人力资本使用权的转让。由于人力资本所有者对自己的人力资本享有最终的控制权,随着人力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本财产权法律地位的确立,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自主决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出让和向谁出让其人力资本,在这点上它是独立的。另外,从转让的内容上,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契约方式转让的是自己的人力资本(确切讲是人力资本使用权)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自身。契约关系下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其人身是自由的,其“不自由”仅仅是它必须按照契约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如竞业禁止义务等)。

三、结语

我国尚未开放人力资本出资制度,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试行人力资本出资制度,但是并未在全国普及,并且还有一些理论问题未得到解决,人力资本出资理论还有待完善,希望此文对人力资本出资制度的构建做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1】储育明《关于人力资本不宜作为公司股东出资标的的探讨》安徽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

【2】项先权《人力资本出资比较法考察》河北法学 2010年10期

【3】张利国《人力资本出资法律障碍分析及对策》特区经济2011年11月

【4】夏涛《人力资本出资在当代中国的障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10 期

【5】杨盛会《我国人力资本出资的法律探讨》法制博览2013年01期

上一篇:探讨短暂性脑缺血的治疗与预防的发展 下一篇:成型操作对水泥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影响的试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