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设计谈“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06-05 04:01:06

从教学设计谈“构建高效课堂”

在此次举办的“2013全国中学数学高效课堂交流展示活动暨首届中学数学教师高效课堂主题说课大赛”中,笔者设计的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的《函数的奇偶性》获一等奖,下面结合笔者对这节课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谈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整体认识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效率较高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本课是一节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本节课笔者采用以类比发现法、数形结合法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意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观察――归纳――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通过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来学习知识。

“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目标设计的合理性 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而有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成了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可以说教学目标的设计,决定着整个教学设计的方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函数奇偶性;通过对函数奇偶性定义的学习,学生能够用定义去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问答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切实达到“有效”的标准。本节课中,学生对图像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是一个难点。笔者以学生们熟悉的函数y=x2和上节课的例题y=|x|为切入点,设计循序渐进、螺旋式的问题:思考:函数的图像有何特征;计算f(1)与f(-1),f(2)与f(-2),f(3)与f(-3) ;对于任意的x,f(-x)与f(x)有什么关系;怎样定义偶函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指导学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直观认识过渡到数学符号表达。

板书设计的网络性 一堂课的板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内容应完整、系统,对于讲课提纲、基本内容、重要结论等起到强调作用。本节课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板书“函数奇偶性与代数特征和几何特征的关系”,学生能深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

信息技术的适时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教学的方式、手段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工作者逐步意识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不可能为可能、变无声为有声、变难懂为易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然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只有利没有弊,它必须适合学科的特点,以两者之间的有机契合点为切入点,适时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本节课中,笔者以学生们熟悉的函数y=x2和y=|x|为切入点,设计循序渐进、螺旋式的问题,对照对应的函数值表,并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几何画板,给学生一个清楚的动态展示,使得这个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让学生获得对偶函数由“形”到“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其认知结构中初步建立起偶函数的形式化的定义。同时,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引导学生注意函数定义域对奇偶性的影响,深化对奇偶性定义的理解,突破难点。

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后会设置作业,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所学得的知识,这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作业的量和教学的质并非成正比关系,只有科学、合理、适量的作业才能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否则只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本节课中,笔者留了两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教材第36页练习第1、第2题;第二层次,奇函数在定义域内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同还是相反?偶函数呢?通过分层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为学有余力和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可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笔者在授课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随学生思路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体验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真谛,使得学生对偶函数的研究,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北川羌族自治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探究 下一篇:浅析早熟玉米对黑龙江农业经济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