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番茄品种筛选试验

时间:2022-06-05 12:45:52

武汉地区番茄品种筛选试验

摘要:对10个番茄品种的产量、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抗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了供试品种分别在早春/春季及夏秋/秋延季栽培的适宜性。对番茄早期产量、总产量、商品产量等9个性状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戴维森高产优质,较适宜早春/春季栽培,是武汉地区菜农偏爱种植的番茄类型;对病毒病、青枯病抗性等11个性状的综合分析显示,忠诚早期产量高,预期效益好,果实性状优良,高抗病毒病和青枯病,较适宜夏秋/秋延季栽培,可在武汉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番茄;设施栽培;品种筛选;DTOPSIS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9-2139-03

设施种植蔬菜可达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1]。番茄是武汉地区早春及夏秋设施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因其营养丰富,食疗价值高,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相对稳定,产量效益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菜农的青睐[2]。

近年来,随着武汉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大,番茄种植面积也逐年提高,但由于多数农民盲目引种,番茄种植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产量效益不佳的现象频频发生,特别是夏秋番茄,病毒病、青枯病等病害极大影响产量,甚至绝产绝收。针对武汉市番茄种植存在的这一突出问题,开展了番茄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武汉地区不同季节设施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为应用推广优良品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番茄共10个品种,分别是华番11号、华番12号、华番13号(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番茄研究室),美利、百利[瑞克斯旺(中国)种子有限公司],齐达利[先正达种业(中国)],DRW7728(天津德澳特种业有限公司),戴维森、奥斯卡、忠诚(海泽拉优质种子公司),其中华番13号为对照。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年1~8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柏泉生态园试验基地进行。设春季品种性状及产量比较和夏秋季苗期抗病比较两组试验。春季:单栋钢架大棚内栽培,前茬马铃薯;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6.4 m2,双行种植,株行距40 cm×45 cm,四周设保护行。夏秋季:单栋钢架大棚内栽培,前茬豌豆;每品种种植面积15 m2,不设重复,定植方法同春季。

1.2.2 田间管理 春季:2013年1月5日播种,1月9日出苗,3月15日移栽。底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75 kg+尿素40 kg,苗期追肥每667 m2尿素10 kg+壮根剂500 mL,开花结果初期及每采收一次果后,每667 m2浇施生物红钾4 kg+复合肥20 kg。单干整枝,适时吊蔓,花期喷施坐果灵,疏花疏果,单株留5穗果后打顶。田间防虫不治病,主要防治蚜虫。夏秋季:6月3日播种,7月5日移栽,8月15日罢园,遇高温强日照时覆盖遮阳网降温。其余田间管理基本同春季,虫害主要防治白粉虱。

1.2.3 调查记载及数据分析 观察记载番茄生长的各个生育期、生长势、主要植物学性状(生长习性、首花节位、第二花序开花数/结果数、果形、果色、单果重、商品率等)、抗病性(病毒病、青枯病),每个品种单独计产。观察记载标准参考李锡香等[3]的《番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3,用 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用DTOPSIS分析法[4]对供试番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番茄产量比较

供试番茄品种早期产量、总产量及商品产量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供试番茄品种早期产量达28 920.0~52 683.0 kg/hm2,7个品种早期产量高于对照,位居前三的分别是戴维森、忠诚、百利;分别比对照产量增加66.01%、48.62%、44.83%,产量最低的是齐达利,比对照产量降低8.87%,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参试番茄品种总产量及商品产量分别为72 895.5~101 613.0 kg/hm2、61 702.5~94 062.0 kg/hm2,除齐达利外,其余8个品种总产量比对照高;参试的9个番茄品种商品产量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增产幅度为12.57%~52.44%。戴维森、华番12号两个品种总产量及商品产量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

2.2 不同品种番茄生育期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开花期和采收初期最早的均是对照华番13号,开花期比其他品种早4~10 d,采收初期比其他品种早1~11 d;开花期最晚的是齐达利,采收初期最晚的是戴维森和忠诚。一方面由于试验中7月上旬番茄采收已进入末期,另一方面试图探索番茄越夏再生技术,故于7月9日对供试番茄品种全部采收测产,并进行剪蔓再生处理。

2.3 不同品种番茄主要植物学性状比较

供试番茄品种均为无限生长类型、成熟果果色大红,无果肩。从表3可以看出,田间生长势表现较突出的是华番11号、戴维森两个品种,长势旺盛,植株健壮。首花节位集中在第7、8节,节位较低的是华番13号,多数为第6节,节位较高的是齐达利、奥斯卡,多数在第8节,少数为第9节。第二花序平均花数最多的是美利,为7.1朵,平均果数最多的是戴维森,为6.2个;坐果率最高的是DRW7728,为95.2%,最低的是华番12号,为58.1%。果形多呈圆形微扁,齐达利为高圆形,百利、忠诚为圆形,华番11号多数果实呈圆形,少数呈桃形。果实硬度除华番系列3个品种为中软外,其余品种属硬果型。单株果数最多的是百利,为20.4个,最少的是对照华番13号,为13.7个;单果重最高的是华番12号,为209.5 g,其次是忠诚,为207.4 g,其余品种单果重均在200 g以下,最低的是百利,仅135.7 g。商品果率最高的是齐达利,为96.35%,最低的是对照华番13号,为79.54%。

2.4 抗性比较

春季气候条件适宜,在加强田间管理的条件下,一般病虫害较少,春季田间供试番茄品种未见病害植株。夏季受高温、高湿、干旱、白粉虱为害等恶劣因素的影响,番茄易发病毒病、青枯病等病害[5,6]。夏季供试番茄品种苗期抗性统计情况见表4。从表4可知,除华番13号、美利、百利3个品种外,其余品种田间病毒病发病株率为0。供试番茄品种田间均不同程度地感染青枯病,青枯病发病率为2.8%~36.8%,病害最严重的是DRW7728,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最高,发病植株多数达3级,病害最轻的是忠诚,发病率最低,发病植株病情仅达1级。病毒病和青枯病综合发病率最高的百利,为59.2%,最低的是忠诚,为2.8%。

2.5 参试番茄品种DTOPSIS综合评价结果

采用DTOPSIS分析法综合评价供试番茄分别在早春/春季及夏秋/秋延季栽培的适宜性,结果见表5。早春/春季栽培适宜性评价综合分析了早期产量、总产量、商品产量、从出苗至采收初期天数、坐果率、果形指数、单株果数、单果重及商品果率共9个指标性状,夏秋/秋延季栽培适宜性评价除综合分析以上9个指标外,增加病毒病发病率及青枯病发病率2个指标,共11个指标。结合育种目标、生产经验及参考相关文献[7],对各性状指标赋予了适当的权重系数。DTOPSIS分析原则为相对接近度Ci值越大,说明该品种综合性状越优良[4]。试验D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栽培适宜性有差异,戴维森较适宜早春/春季栽培;综合抗性比较,忠诚较适宜夏秋/秋延栽培。

3 小结与讨论

武汉地区一般是7月上中旬高温多雨高湿,7月下旬至8月中旬高温干旱,期间棚外日均气温在34 ℃以上,棚内高达38 ℃以上,加上7~8月正是烟粉虱、白粉虱大量繁殖的时期,受高温、高湿、干旱、白粉虱等恶劣因素的影响,番茄最容易感染病毒病,于7~8月开展供试番茄品种苗期抗病试验,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病毒病是夏秋季番茄最严重的病害,与品种抗病与否关系更为密切,青枯病在适当控制温湿度和改善土壤条件下可适当缓解病害[6,8],因此试验对病毒病较青枯病赋予较大的权重系数。

试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戴维森较适宜早春/春季栽培,该品种高产优质,其早期产量、总产量、商品产量均位居第一位,生长势强,坐果率高,果实大小均匀,红亮硬果,果型微扁,商品性好,为武汉地区菜农偏爱种植的番茄类型。综合病毒病及青枯病抗性比较,忠诚较适宜夏秋/秋延季栽培,该品种早期产量高,达47 164.5 kg/hm2,位居第二位,果实性状优良,单果重高,提早栽培经济效益将不菲,而且高抗病毒病及青枯病,可在武汉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结果分析采用DTOPSIS对供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会更准确和具有指导意义[9]。

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供试番茄品种单果重不高,产量中等,如底肥每667 m2加施有机肥1 000~2 000 kg,再加强田间管理,注重疏花疏果,每穗留3~4果,开花结果期每7~10 d喷施一次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或其他微量元素喷施肥,单果重及产量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志斌.我国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园艺学会,2001.278-283.

[2] 腾久皆,乔 荣,万明长,等.番茄品种比较试验[J].新品种推广与应用,2010,29(3):113-114,2006.

[3] 李锡香,杜永臣.番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 龙腾芳,郭克婷.DTOPSIS法的程序设计及其在作物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农业信息科学,2004,20(3):252-254.

[5] 杨 宁.设施番茄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4):143-144.

[6] 赵从新,郑宇峰,王顺党.番茄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09(增刊):96-97.

[7] 姜永平,刘水东,薛晨霞,等.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在番茄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259-263.

[8] 孙 思,王 军.青枯病发生率与土壤条件关系的研究进展[J].江西植保,2005,28(1):17-20.

[9] 严海欧,鲁富宽.DTOPSIS法在番茄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32(3):175-177.

上一篇:大型肉鸭与改良型连城白鸭F2代屠宰性能和体尺... 下一篇:不同栽培方式及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