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问难策略谈

时间:2022-06-05 10:40:45

质疑问难策略谈

儿童的心灵是自由的,精神是自由的,语文就应当是自由的,语文教学也应当是自由的。在语文学习中,精神的活跃体现为儿童的发问。“质疑”是“探究”的前提,离开了“质疑”,“探究”也就无从谈起。怎样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呢?

一、 自疑

自疑,即围绕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课文时就应该开始发问了。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在预习时经常出现“无疑”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发问的习惯,阅读与思考经常处于割裂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专门安排几次课堂预习,进行相关的发问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思、读中生疑的好习惯。课题、词句、人物、事件、作者……都值得学生思考。在预习中,学生产生的有些问题可能比较简单,只需读读课文就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还有一些问题就比较复杂,仅靠个人的力量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写在语文书的空白处,或标注在相关的语句旁边,还可以写在专门的预习本上,待课堂上讨论解决。

当然,自疑并不局限于课前预习时,学生在课中、课后都可能产生新的疑问。这些疑问是伴随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而产生的。比如在学习《最佳路径》时,有学生提问:“老太太不担心自己的葡萄园被人糟蹋吗?”学生在预习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但在学习过程中突然产生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确实有思考的价值。再如学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后,有学生产生疑问:“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吗?”这个问题跟学习课文关系不大,但是体现出学生对宇宙的探索兴趣,代表着学生的精神成长,也值得探究。

二、 借疑

借疑,即在学习过程中,由他人的疑问引发出相似的疑问或新的疑问。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每一个读者总有自己的阅读盲点。由于每个人的立足点和理解力不同,产生的问题总是不尽相同的。人们常常会被别人提出的问题勾起好奇之心:是啊,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要这样呢?有时甚至比提问者本人有着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会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充分利用这样的契机,不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课文《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手提机枪的方副官长把六头牲口向远处牵了牵,枪口对准了它们,大家都闭上了眼睛。

课上,有学生提问:真的会向方副官长开枪吗?虽然提问者只有一人,但是该问题却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经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这么爱战士,不会真的向方副官长开枪。此时,又有学生提问:既然不会开枪,那么方副官长为什么还是向大黑骡子开枪了呢?新问题的产生再次激发了大家的探究欲望,通过讨论交流,他们感受到了军令如山的威严和战士们对的尊敬。

从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你的疑问引发我的疑问,我的疑问激发你新的疑问。学生在对疑问的探究中达成对文章的深入领悟,实现自由精神的成长。

三、 激疑

激疑,即在学生无疑时,由教师设法激起学生的疑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有“无疑”的时候,觉得自己该思考的都思考了,该读懂的都读懂了,此时,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就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以《灰椋鸟》的教学为例,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描写上了,而对归林前的一段文字不放在心上。虽然这段话并不是文章的重点,但体现出作者善于选择观察位置和精心埋下伏笔的良苦用心。学生如能发现这两点,那么对写作是有益的。于是,我先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做了两个选择题,弄清楚灰椋鸟归的是哪个林,作者是在哪个林里观察灰椋鸟的。然后,我启发学生:“当你找到了这两个选择题的答案后,你有没有产生什么问题?”学生沉思片刻,提出问题:“徐秀娟为什么不在刺槐林里观察灰椋鸟,却在水杉林里观察?”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诸多猜测,并进而明白选择合适的观察点很重要。

接着,我又让学生读读课文最后一节,并与第三节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这两个小节互相呼应。我接着追问,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到作者寥寥数语看似闲笔,实为伏笔。

以上片段的两个问题,表面来看,一个由学生提出,一个由教师提出,其实都是教师精心安排的结果。我们提倡生本课堂,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提问一般都是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特别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思考,而较少对写作策略的思考。如果缺乏应有的引导,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就很难得到质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巧妙地激疑,既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又能使学生的探究性阅读更加深入。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今夏,陪我来唱歌 下一篇: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