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 思路 主旨

时间:2022-06-05 09:18:28

结构 思路 主旨

文学作品也是有结构的,即其中的场景或片段,是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列组合的。局部组织内部要合乎生活常理或逻辑,局部组织之间也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前面的片段内容决定着后面特定片段的出现,而后面场景的出现又反过来赋予或补充其前场景表达的内涵。整个文本是一定意义上的有机体,自身相对完整。

就散文来说,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结构是总分,“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全文的纲,“我爱热闹”“爱群居”统领第七至九段,表达了渴求群居的生活方式,抒发了自己追求热闹的生活气息的心理得到暂时补偿的兴奋之意;“也爱冷静”“也爱独处”统领第四至六段,表达了渴求独处的生活方式,抒发了自己追求冷静的生活气息的心理得到暂时满足的喜悦之情。而郁达夫《故都的秋》也是总分结构,其总句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其后文字都是围绕这展开。

就小说来说,情形也如此。如教材文本《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这一片段,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体(故事),其间逻辑关系清晰。如先写王熙凤的与众不同(出场来迟、穿戴出众),再揭示其能与众不同的原因(人脉关系特殊、个人能力出众)。

而就一个片段而言,尤其是散文,其结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也存在着扩展与被扩展的关系。只是被扩展句出现的情形有变,有的以总领的形式出现,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所选文本《听朗诵》(孙犁)第六段,就是这种情形,“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是被扩展句,该段其后文字是对其的扩展。有的以总结的形式出现,如《祝福》(鲁迅)中多次出现“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其言外之意就蕴涵在其前的叙述文字中。

若我们对作品的结构,即内在逻辑关系能有较深的理解,作答相应试题就会得心应手。因为一些高考试题,就是间接考查这深一层的关系。

(2012高考·北京卷)18.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5分)

(2012高考·全国大纲卷)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这类试题题干中提到的词语或句子都是文本重点扩展的对象,分析它们的原因或内涵实质都是要观察文本是怎样扩展它的,进而对扩展文字进行整合。这种扩展有的只涉及局部,如大纲卷涉及文本前四段内容;而北京卷则涉及全篇。仅从涉及文本的多少看,孰易孰难,也就明白了。

综上所述,结构知识为背景,想必你会认同。既然如此,那我们如何来作答这种试题呢?这就要看试题是如何具体呈现的。而试题的呈现方式,较为稳定的形式有以下五种。

类型一:总排行文流程型

【命题特点】

这种试题,往往就整篇文章,或者是文章中的某一个重要部分设题,要求考生从宏观的角度写出作者思路的渐进过程,以检查考生对文章思路的把握能力、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和对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经典示例】

1.简要分析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6分)(2011高考·江西卷)

【技法点拨】

依次完整是作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与难点。该题涉及的有效阅读区间有六个小段。逐段阅读,捕捉有效信息,是常规做法。而分析心理则有特殊性,需要把握“刺激心理”节律。到位的理解应该能发现其中含有四个场景,每个场景中都有“刺激心理”。

(1)好像是一个女士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新颖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

(2)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眼前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

(3)一个体态臃肿瓦萨卡先是惊恐地发现,结果又心里一阵慌乱。

(4)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1)(2)(4)三种心理写得稀疏,节奏缓慢;而(3)就写得紧凑,先是惊恐,继而慌乱,最后是失落。两相结合,疏密有致。不仅整个部分如此,而且如(3)这个局部也是一样。略写惊恐与慌乱,详写失落,写得神情毕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当然心理行为或状态的出现也有人性或某种素质使然的情况存在。瓦萨卡为何“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这只能从其内在去找原因,通过有意的寻找,我们或许会钦佩瓦萨卡的内在美或灵魂美,因为瓦萨卡有着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即他认为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生活,本身就是一件最体面的事,也是一种最幸福的事。

【答案示例】

1. 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

类型二:赏析开头艺术型

【命题特点】

以赏析开头在全文中的作用切入,考查考生对全文思路的把握,有化繁为简之功效,所以备受命题人之青睐。

【经典示例】

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2012高考·全国课标卷)

【技法点拨】

作答此类试题,要储备有关开头的基本知识,如开头有开门见山,有运用宕笔。而从过往高考实例看来,命题人更青睐后者。散文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丰富多彩: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衬后文;或总括全篇,点题明旨。而小说开头先布景搭台,来一段环境描写。如对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表述缺乏储备,答题就难以得心应手。其次,要观察“这一个”开头的基本特征。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全国课标卷小说的开头属于事件介入,而这一事件也是为后文铺垫,不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即宕笔性开头。最后要明确思考层次,注意答案表述。先鉴赏答语本身再去观照其在全篇中的作用。最好能分条概括,表述答案简洁准确。

【答案示例】

1.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2.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3.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类型三:结尾意蕴探究型

【命题特点】

这类试题显然是新课程理念在高考中的反映,出现次数之多尤以2012年突出。作品的结构完整与否,乃至于作品构思的技巧,往往通过结尾得以典型呈现。而且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说,结尾的分量就更不用说。通过结尾的考查,能检查考生对文本结构、思路、主旨等多要素的把握,能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所以,命题人一般将其作为最重要的试题对待,赋分高,难度大,成为众多考生的“弱项”。

【经典示例】

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决心“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 ”,“我”是否“放得下”?请谈谈你的理解。(2012高考·安徽卷)

【技法点拨】

各类文章的结尾,都是笔墨收聚之处,应该能使题旨得到圆满表达,这叫做“圆旨”。创作时,题旨已得到圆满的表达,就要“如截奔马”,戛然而止;题旨尚未得到圆满的表达,就要再花些笔墨,给读者以充实、圆满的感觉。阅读时,就要能会意并表达出结尾“圆”出了哪些旨意,或漾出了怎样的新意。探究的对象往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其概括的具体内容前文已做好足够的铺垫。于是作答这类试题,就要寻找筛选那些铺垫的文字并对这些文字进行理解重组,以建构具体试题所说的答案。如安徽题则暗示我们其前文字既有“放得下”的铺垫,也有“放不下”的铺垫,因为只有一种,探究“是否‘放得下’”本身就失去意义。假如我们阅读时对“我”“放得下”感受得清晰些,我们就选择“放不下”去探究,即寻找为“放得下”铺垫的文字,理解这些文字,进而表述。若是对“放不下”感受清晰些,我们就选它作答。若觉得“放得下”有理,“放不下”有情,也可兼而答之。

【答案示例】

“我”放得下。“我”与父亲的对话后,对当灯台守的理想已“禁绝思虑”;海上望见灯塔后,决定不再执着于无法实现的理想。这说明“我”已与往日当灯台守的理想彻底告别。

类型四:分析线索作用型

【命题特点】

小说和散文,都有线索。如鲁迅《祝福》中的“我”就有线索的作用,因为他将素材贯穿起来。而高考就往往选择能充当线索的人、事或物切入,考查考生对其串连情节连缀材料的作用的把握。

【经典示例】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分)(2012高考·湖北卷)

【技法点拨】

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特点,往往可以通过对线索的确认得以检查。这类试题,题干中往往就具有明确的暗示性。如文本以“耳边杜鹃啼”为题,其如不是直接歌咏或赞颂的对象,就是线索。而线索的作用,一般表述为“聚拢人物”和“串连材料”。答题时,只要能适当联系文本内容,将“人物”和“材料”说得具体准确即可。

【答案示例】

1.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和情况结合起来。2.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类型五:鉴赏其他宕笔型

【命题特点】

宕笔是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作品表现力的重要手法。辨明宕笔文字区间,感受宕笔与主笔之间的关系,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重要能力体现。高考往往热衷于考查对宕笔作用的分析。试题等于暗示它在考查宕笔,如下题,主笔是老刘作画,而写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的事情,显然是宕笔。

【经典示例】

文章写老刘作画,又写了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的事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2012高考·重庆卷)

【技法点拨】

考查宕笔作用,是常见现象。作答首先要知道宕笔的基本类型和功能。宕笔的作用一般有集束(汇聚同类材料,以丰富内容,强化某种信息的表达)、引出、铺垫、衬托、对比、比喻等,或单一作用,或综合作用。有这样的储备,观照宕笔及其与主笔之间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了。要先答出宕笔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信息,再概括出它对主笔的间接作用。

【答案示例】

以更多寻梦者不同方式的寻梦,表现了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以更多美丽感人的梦想,丰富了“太阳梦”的内涵。

上一篇:路遥《人生》节选批读 下一篇:报考攻略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