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1:34:46

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属于议论文,其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论题,论证和结论.

1.论题:指论文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

2.论证:即论述并证明.主要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使用的推理形式.(二)论文组成部分

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名称(题目)

论文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来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尽可能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省略词,字符,代号,符号和公式等.论文标题一般不超过30个字.

2.作者姓名和单位

论文的署名包括: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的人员,直接参与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人员,参加撰写论文的人员.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联合完成的论文,应根据每个人员的贡献大小或根据约定排列名次.

3.论文摘要

摘要即摘录要点,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提示论文的主要观点,见解,论据或概括地简单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文字要简明,确切.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以200~400字为宜,重要的学术论文不超过1500字数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指用来表达论文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供资料查询之用.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选取3~5个词语.

5.提纲

提纲是指论文内容的要点.

6.引言(或称引论,前言,导言,绪论,序论和导论)7.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功能就是:展开论题,分析论证.正文的内容就是深入分析文章引言提出的问题,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分析论证,揭示出各专业领域客观事物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及其规律性.正文撰写的内容反映出文章的逻辑思维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论文的可理解性和论证的说服力.正文撰写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充分,思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转正文撰写时采用的层次结构方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直线推论方式.由文章中心论点出发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由一点进行到另一点的逻辑推演,呈现出直线式的逻辑深入.

2.并列分论方式.把从属于基本论题的若干个下位论点并列起来,分别进行论述.

3.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相结合的方式.即直线分论中包含并列分论,而并列分论下又有直线推论,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

论文的正文部分通常采用第三种方式(即直线推论与并列推论相结合的方式)的结构层次.

8.结束语

结尾部分,文止而言尽,要照应开头,要体现全文的整体性.全文浑然一体,首尾呼应,既可以给人一种结构上完整的感觉,又可以收到概括全文,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结尾分总结式结尾,说明式结尾,号召式结尾等三种.

"结语","结束语"等字眼,在正文里不必写出,视论文体裁和内容而定,照应开头的,应是一个独立部分,应与上段之间空一行;若是上部分行文言尽而止的,则不用空一行,等于言尽即止,没有全文结束部分.

9.致谢语

致谢语可以作为"脚注"放在文章首页的最下面,也可以放在文章的最后.致谢的词语要诚恳,简洁恰当.

10.参考文献

结构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被动语态;非限定动词;名词化;长句

一、广泛使用被动语态

根据英国利兹大学John Swales的统计,英语科技论文中的谓语至少1/3是被动语态。这是因为英语科技论文侧重叙事推理,强调客观准确。第一、二人称使用过多,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因此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采用被动语态,例如:Electricity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and daily life.(电被广泛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Many alkaloids have been obtained by synthesis.(目前已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许多生物碱)。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the machine.(应当注意机器的工作温度)。而很少说:You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the machine.(你们必须注意机器的工作温度)。

二、非限定动词应用多

如前所述,英语科技论文要求行文简练,结构紧凑,为此,往往使用分词短语代替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使用分词独立结构代替状语从句或并列分句,使用不定式短语代替各种从句,介词十动名词短语代替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这样可缩短句子,又比较醒目。

(一)动词不定式

不定式虽然不能单独做谓语,但它毕竟是动词的一种形式,因而保留有动词的某些特性。不定式有一般式、进行式、完成式和完成进行式四种。英语科技论文中一般式出现频率最高,完成式次之,进行式和完成进行式出现较少。例如:Other problems to be solved are those of moisture,air and warmth.(要解决的其他问题就是湿度、空气和温度);It is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 age of the earth by study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salt in sea water.(通过测定海水中盐的浓度,有可能估计出地球的年龄)。

(二)分词

分词和不定式一样,虽然不能单独作谓语,但仍然保留原有动词的某些性质:可以用状语来修饰;及物动词的现在分词可以有自己的宾语;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例如:A force acting on a body may change the motion of the body.(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改变该物体的运动);Having finished the test,they began to study the result(做完实验后,他们开始研究实验结果);This is a clear case of electricity being converted into heat.(这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明显例证)。

三、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Nominalization)是科技英语的特点之一。因为英语科技论文文体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科技英语中名词化句子可作主语、宾语、介词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定语、同位语和状语等,换句话说,除了不能担任谓语外,可以用作句子其它一切成分。例如: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 its own axis causes the change from day to night(地球绕轴自转,引起昼夜的变化);The neutrons and protons form the core of the atom.(中子和质子构成原子核)。名词化结构使复合句简化成简单句,而且使表达的概念更加确切严密。又如:Archimeds first discovered the principle of displacement of water by solid bodies(阿基米德最先发现固体排水的原理)。句中displacement of water by solid bodies系名词化结构,一方面简化了同位语从句,另一方强调displacement这一事实。

四、长句特殊作用

为了表述一个复杂概念,使之逻辑严密,结构紧凑,英语科技论文中往往出现许多长句。根据长句的结构特点大致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由于从句多而构成的长句和由于并列成分多或长而构成的长句。

(一)从句多的长句

结构论文范文第3篇

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对某些文体文章的写作逐步形成了一些特定规范――即结构的基本型。这种“型”开始是某个人的创造,但是由于它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所以一直被沿,用下来,并在人们的反复运用中逐步完美、定型化。所以,这种“型”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人们共同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利用这些“型”来写作,不但能比较省力,便于组织材料表达观点,而且这种“型”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而便于人们阅读。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当然,“型”不是个死板的套于,不考虑内容如何,一律削足适履地塞到里边去也是不行的。利用“型”写作,一要注意富于变化,灵活地运用;二要注意当现成的“型”有损于内容表达时,就要坚决地把它丢开。

毕业论文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也有其基本型,即序论、本论、结论的三段式:

(一)序论

毕业论文的序论,在写作上应包括下列内容:

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这一部分要写得简洁。一定要避免像作文那样,用很长的篇幅写自己的心情与感受,不厌其烦地讲选定这个课题的思考过程。

提出问题。这是序论的核心部分。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有时,要写一点历史的回顾,关于这个课题,谁作了哪些研究,作者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

说明作者论证这一问题将要使用的方法。

如果是一篇较长的论文,在序论中还有必要对本论部分加以扼要、概括地介绍,或提示论述问题的结论。这是便于读者阅读、理解本论的。

序论只能简要地交代上述各项内容,尽管序论可长可短,因题而异,但其篇幅的分量在整篇论文中所占的比例要小,用几百字即可。至于序论的几种常见写法,因为后面专门有章节论述,这里不再展开。

(二)本论

这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它是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必须下功夫把它写充分,写好。

有些毕业论文,序论部分中提出的问题很新颖、有见地,但是本论部分写得很单薄,论证不够充分,勉强引出的结论也难以站住脚。这样的毕业论文是缺乏科学价值的,所以一定要全力把本论部分写好。

一般议论文的本论安排,有所谓直线推论,又称为递进式结构(即,提出一个论点之后,一步步深入,一层层展开论述。论点,由一点到另一点,循着一个逻辑线索直线移动。)和并列分说,又称为并列式结构(即,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下依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一个分别加以论述。)。两者结合起来运用称为混合型。

由于毕业论文论述的是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一般篇幅又较长,所以常常使用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而且往往是直线推论中包含有并列分论,而并列分论下又有直线推论,有时下面还有更下位的并列分论。毕业论文中的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是多重结合的,其他一些篇幅较长、论述问题比较复杂的论文也多采用这种方式,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头提出问题,接着就对各阶级进行分析,然后综合起来得出结论。文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用的是直线推论。然而,在对各阶级分析的那一层次中,又逐一分析了地主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用的是并列分论。就整篇而言,就叫直线推论中包括着并列分论。同志运用这种结合形式,完满地表达了文章的内容,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至于本论部分的具体写法,因后面章节要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三)结论

结论是论文的收束部分。毕业论文的结论应包括下述内容:

写论证得到的结果。这一部分要对本论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引出基本论点,这是课题解决的答案。这部分要写得简要具体,使读者能明确了解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

最值得注意的是,结论必须是序论中提出的,本论中论证的,自然得出的结果。毕业论文最忌论证得并不充分,而妄下结论。要首尾贯一,成为一个严谨的、完善的逻辑构成。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作为学生对某项课题的研究所能取得的成果也只能达到一定程度,而不可能是顶点。所以,在结论中最好还能提出本课题研究工作中的遗留问题,或者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最后,对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予自己帮助的同志表示谢意。上面所说的是毕业论文结构的基本型。这个基本型是一般常用到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公式,作者可以根据表达的研究内容加以灵活地变通处理。

二、毕业论文常用的几种结构形式

前面所讲的序论、本论、结论是毕业论文结构的基本型,就毕业论文全文的具体结构安排,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总提分述

所谓总提分述f就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去论证,阐明中心论点。这种形式也叫“首括式”(演绎法);

(总提)(分述)

第一层次{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如:《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学习”一了:

(总提)(分述)

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平低的党员

{第一,要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第二,要研究我们的历史遗产

第三,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

(二)先分论后总论

先分论后总论,就是从几个方面比较分析,然后归纳起来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也oq“尾括式”(归纳法);

(分述)(总论)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第四层次

如:《新民主主义论》中“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节:

(分述)(总论)

1.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

2.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

3.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三)总提、分述、总论

总提、分述、总论三者兼而有之,也称为“双括式”:

(总提)(分述)(总论)

第一层次{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第五层次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

(总提)(分述)(总论)

提出改造我们学习的主张

{1.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

2.改造什么

3.改造问题的实质

}提出解决问题酌具体办法

(四)推进式

推进式就是一步一步深入,是由浅入深的论证方法,也叫退步式:

第一层次……提出问题

第二层次……叙述现象

第三层次……分析原因

第四层次……找出症结

第五层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如《崇高的理想》一文:

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理想有社会性、阶级性

―>理想问题实质是一个人的世界观问题

―>树立祟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一定会实现

―>共产主义理想是有史以来最祟高的理想

(五)综合式

把以上几种方式结合起来安排层次结构,就可以形成综合式结构。一篇论文往往要论及许多事物,牵涉到许多方面。而每一事件又都是复杂的,都有很多方面。因此,论文往往难以用单一结构来说明问题。这就有必要采用综合式的结构:

--------------------------------------------------------------------------------

(总提)

{(分述)

}(总论)

第一层次{第三层次

第二层次第四层次(总提分述)

第五层次

第六层次}第十二层次

第七层次第九层次(先分论后总论)

第八层次

第十层次(推进式)

第十一层次

--------------------------------------------------------------------------------

(六)散述式

散述式就是边分析边作结论,没有总提也没有总结,是松散的叙述,在毕业论文中很少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一般用于一些议论文中:

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第四层次

如斯大林:《悼列宁》一文

论述党

...

论述无产阶级和它的三个基石

...

论述巩固和扩大全世界劳动者联盟

三、毕业论文的构段

安排好毕业论文的层次结构,还应注意构段,毕业论文在构段上有其特殊的要求。它要求有统一、完整的规范段;充分运用段中主句;适当的容量。

(一)统一、完整的规范段

段,有规范段与不规范段。规范段是指统一、完整的单义段。.所谓统一,是一段集中表达一个意思。所谓完整,是一段表达的意思要完整。这样的单义段叫做规范段。不规范段是指兼义段和不完整段。所谓兼义段,是一段表达两个以上意思的段。所谓不完整段,是一段没有把一个意思表达完整,而在实际表达中是应该不再分段,把它集中在一个段里写完的段。版权所有

在一般文章中,规范段与不规范段是可以同时运用的。特别是文艺写作,随着事件(或情节)的发展,人物、景物的描写,人物对话的表现,分段比较自由、灵活,不规范段的运用是大量的。

毕业论文的构段则要求统;、完整的规范段。这是因为毕业论文是逻辑的构成。从整篇文章来看,毕业论文是由一个基本论点(中心论点)和若干个论据(其实是若干个上位论点与它们的下位论点或材料)和论证组成。从文章中的一个小的局部来看,它也是由一个论点,若干个论据和作者的论证构成的。这样看来,毕业论文的一个小的构段单位,除了少数单一的论点段、论据段之外,一般的段应该是有着论点、论据、论证的段落。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一个统一、完整的整体。即使单一的论点段、论据段,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完整的独立单位。所以,毕业论文的构段,由于这种逻辑构成上的要求,应该保持其固有的逻辑上的完整性,把表达一个意思的论点、论据、论证组织到一起,构成一个统一、完整的规范段。

这样构段的好处是:对作者来说,一个意思写成一段,这就要求他在动笔前必须对表达的意思想得清清楚楚,不能含糊,不能模棱两可,这是有助于明确观点的。同时,由于一段是一个完整的逻辑构成,势必要求他严谨地考虑每个段的组织安排的完整。对于读者来说,一段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规范段是便于阅读、理解的。大家都有过这种体验,读没有一个明确中心,忽而说东忽而说西的兼意段,是最感头痛的。

许多毕业论文都是用规范段来写作的。甚至有些学术论文,在严格的规范段前加上序码,以表示其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科学的写作方法是值得大家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学习的。

(二)充分运用段中主句显示段旨

段的中心意思是段旨,也叫段的主题,段的论点。全段是围绕着这个段旨展开的,又是为阐述这个段旨服务的。这个段旨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叫段中主句,或段中主题句。

毕业论文中的段是逻辑构成,最适宜于以段中主句来显示段旨。这无论对于作者,对于读者都是很有好处的。

段中主句对于作者的作用。作者先把一段的主句定下来,这是一段的主题、中心。作者把握住它,以它为中心铺陈、展开,不致把话说到别处去。段中主句能起到统领全段的作用。有了段中主句,可以避免段的不统一和段中的观点发生变化。

段中主句对于读者的作用。它能鲜明地告诉读者,这一段的中心写的是什么,它能使读者不致误会作者的用意,所以,善于读文章的人是很会寻找段中主句,把握一段要点的。

段中主句在段中的位置:

1.通常在段首

就是在段的开头第一句。段首是个题目的位置,它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目,把段中主句放在段的开头处,以领句地位出现,领起下文,这不但对于作者来说,限定了段旨,便于围绕这个中心铺陈展开下文;同时,也便于读者,在一段的开头处就能了解全段的中心,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全段的内容。

2.有时在段尾

就是在段的最后一句。段尾,虽然不如段首醒目,但在全段中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也是一个引起人们注意的地方。特别是,先列举一些材料,而后概括、归纳或引出结论,把段中主句安排在一段的末尾是顺理成章的写法。

3.也有时在段中

段中主句在段的中间以腰句出现,这不是很容易一眼就看得出来的。但有时确有这种必要。当段中主句既是上半段的结论,又是下半段的前提时,只好放在段的中间。段中主句放在段的中间是比较少见的,总是由于叙述条理的必要,万不得已时才安排在这里。

4.兼置于段首、段尾

长段,为了使读者对段中主句增强印象,常常把它放在段的开头领句位置,又让它在段的末尾,以结句再出现一次。这么前后照应,对段旨反复申说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段中主句的写法,要求概括性。要以短短的句子,十分鲜明地把段旨揭示出来。那么,一个句子很难概括出来怎么办?也可以先以一句话概括出全段的要点,接着再写一个补充句,把全段要展开论说的意思说完全。

(三)适当的容量

这是谈段的长度问题。段,究竟应该有多长,是没有固定标准的。一者因为,段的长短不能从形式上规定,而应该由每个段所表达的内容来决定。内容多则长,内容少则短。二者因为,段的划分有伸缩性,是可长可短的。因为全体中一个部分内容上的集中是相对的。有大的集中,又有小的集中,这会因作者而不同。有人把可以分开的几个小段并到一起,写成了一个大段;有人把一个可以合拢的大段又劈开写成了几个小段,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毕业论文的分段,一般说来应该长一点。这是由它的内容的充实性所决定的。在一个小段里,很难对某一论点展开周密、细致的论述。如果用几个小段来论述一个观点,有时又会把论点、论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给割裂开了,这样的表达效果是不好的。所以,还是并列一起写成一个大一点的段为好。

结构论文范文第4篇

会计论文属于议论文,其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论题、论证和结论。

1.论题:指论文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

2.论证:即论述并证明。主要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使用的推理形式。

3.结论:即结束语,对文章所下的最后判断。其主要作用是:(1)总结全文,点明主题。(2)展望未来,增强信心。(3)抒发感情,增强感染力。

(二)会计论文组成部分

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名称(题目)

会计论文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来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尽可能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省略词、字符、代号、符号和公式等。论文标题一般不超过30个字。

2.作者姓名和单位

论文的署名包括: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的人员、直接参与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人员、参加撰写论文的人员。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联合完成的论文,应根据每个人员的贡献大小或根据约定排列名次。

3.论文摘要

摘要即摘录要点,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提示论文的主要观点、见解、论据或概括地简单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文字要简明、确切。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以200~400字为宜,重要的学术论文不超过1500字数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指用来表达论文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供资料查询之用。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选取3~8个词语。

5.提纲

提纲是指会计论文内容的要点。

6.引言(或称引论、前言、导言、绪论、序论和导论)

引言是论文的起始部分。内容复杂篇幅长的论文,称“绪论”、“序论”,要求讲清写作此文的动机,它的内容、意义、欲达之目的。主要是用来简要说明研究问题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意义,阐明全文的主要观点(文章论点),借鉴会计领域中前辈及他人的研究情况、知识布局和理论基础,提出作者本人对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设想以及研究方法,达到的预期成果和现实意义等。如果是调查报告还可以交代背景,说明调查方法。这部分内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意在概括与领起全文,但文字以“少而精”为宜。在正文里,不用写“前言”二字,一般写1个段落,也有写2个、3个甚至4个段落的。写完后,在转入本论时,中间最好空1行。

7.正文

正文是会计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功能就是:展开论题、分析论证。正文的内容就是深入分析文章引言提出的问题,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分析论证,揭示出会计领域客观事物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及其规律性。正文撰写的内容反映出文章的逻辑思维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论文的可理解性和论证的说服力。正文撰写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充分、思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

正文撰写时采用的层次结构方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直线推论方式。由文章中心论点出发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由一点进行到另一点的逻辑推演,呈现出直线式的逻辑深入。

2.并列分论方式。把从属于基本论题的若干个下位论点并列起来,分别进行论述。

3.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相结合的方式。即直线分论中包含并列分论,而并列分论下又有直线推论,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版权所有

会计论文的正文部分通常采用第三种方式(即直线推论与并列推论相结合的方式)的结构层次。

8.结束语

结尾部分,文止而言尽,要照应开头,要体现全文的整体性。全文浑然一体,首尾呼应,既可以给人一种结构上完整的感觉,又可以收到概括全文、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结尾分总结式结尾、说明式结尾、号召式结尾等三种。

“结语”、“结束语”等字眼,在正文里不必写出,视论文体裁和内容而定,照应开头的,应是一个独立部分,应与上段之间空一行;若是上部分行文言尽而止的,则不用空一行,等于言尽即止,没有全文结束部分。

9.致谢语

致谢语可以作为“脚注”放在文章首页的最下面,也可以放在文章的最后。致谢的词语要诚恳、简洁恰当。

1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资料)附在论文的后面,较多的应加页列出,至少要离开文末四行。书写会计论文引用的文献资料方式,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原文,需要加上引号;间接引用,只是转述大意,又称意引,不加引号。对于引用的文章内容,要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不能前后矛盾、牵强附会;论文写作中,作者应表明对引文的观点、立场即称赞或反对的态度。

1.列举参考文献的作用

(1)是尊重原作者,避免掠人之美的嫌疑,同时也表明作者治学态度严谨。

(2)文中引文若有差错时便于及时查对。

(3)使指导教师能清楚地了解作者对问题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4)反映了作者为撰写论文而进行阅读的材料的范围和水平。

(5)有利于研究相同或相近题目的读者从参考文献(资料)中了解情况或受到启发。

(6)便于在毕业论文答辩时进行审阅和评定成绩。

2.列举参考文献(资料)的具体要求

(1)按毕业论文参考或引证文章和资料的先后顺序排列。

(2)列举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为正式出版物(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等)。

结构论文范文第5篇

议论文一般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形式。一般来说,立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文章开头部分)、分析问题(议论文的主体部分)、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部分)三个部分(即引论、本论和结论)。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出错误论点、分析错误论点的实质及危害、得出正确的观点。

初中议论文阅读对结构把握的考查,主要是对全文结构的划分和对重点语段的层次划分。

对全文结构层次的划分应从文章内容入手,弄清楚各段落层次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看它是如何提出论点并展开论证的,还要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等关键性的文字。

把握了议论文的一般性结构特点,对全文或重点语段划分层次就容易多了。如果是主观答题的重点语段,则要一句话一句话地仔细阅读,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划分层次。如果是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选项来读全文或重点语段,排除错误的选项。

如: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大科学家们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都倾注了强烈而持久的感情。天文学家彭加勒说:“我们醉心于探求恒星的巨大轨道,我们热衷于用显微镜寻觅极为细小的东西,我们欢欣于在遥远的地质年代探求过去的痕迹,这些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这样激情洋溢的话出自科学家之口,恐怕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人们总以为科学家多半是只知埋头研究、情感淡寡的人。人们只注意到了他们作为科学精神的体现的冷静的一面,而忽视了其诗情的、感性的一面,看不到后者对前者的重要意义。正是这种与献身艺术的精神相类似的迷醉,才使得他们能够孜孜不倦地长期投身艰巨的事业,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非但如此,他们的发现和创造也常常得益于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他们往往精通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范畴的知识。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对巴赫、莫扎特等的音乐也有深刻的理解。他本身还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曾同物理学家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呈现的和谐之美,一定在某种意义上启发和推动了他对宇宙内在规律的探求。

问题: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证结构是怎样的?

解析:这道题是对中心论点以及论证结构的考查。要准确地解答,首先得认真阅读文本,了解各段的内容,然后找出两段间的内在联系,用简洁的语言组织答案。第一段说的是大科学家的成功与强烈的情感有关,第二段说的是他们的发现和创造与人文科学素养有关。了解这些后,我们就可以得出“成就事业需要强烈的感情和广博的知识”的中心论点。回答论证结构这一题目时,还要结合文段,这两段是从两个层面上来阐述的,可以说,两段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二者之间是并列的、并重的,所以文章的结构形式就是并列式结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韩 青

“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小时候,曾劝别人不要摘路边的李子。长在路边的李树结了又多又好的果子,却没有被别人采摘,那果子肯定是苦的。他的推断是正确的。这是我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如今旧事重提,不是言其寓意,而是想起了那棵李树下的路,肯定有很多人走过,也肯定都失望过——因为那李子是苦的。因此要想摘到甜李子,就必须另寻他路。

而人的思维也是一条条的路,那被人经常走的路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思维或思维定式。沿着它走,你往往不会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景、使人大开眼界的奇思妙想;沿着它走,心情往往不能绽放惊喜之花,生活往往也没有什么波澜;沿着它走,往往走不出成功之路、辉煌大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的话是正确的:“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可见,只有另辟蹊径,创新思维,才能找到你梦寐以求的答案。

一位禅师,他写了两句话要弟子们参究:“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弟子们得到这个话题议论起来。第一个说:“两个人都走在雨里,有一个却不淋湿,那是因为他穿了雨衣。”第二个说:“那是一场局部阵雨,有时候连马背上都是一边淋雨,另一边是干的,两个人走在雨地里,有一个人不淋雨,那有什么稀奇。”第三个弟子得意地说:“你们都错了,明明是绵绵细雨,怎可说是局部阵雨,一定是有一个人走在屋檐底下。”就这样,大家一句、我一句,说得好像都有理,没个完。最后,禅师看到时机已到,就为大家揭开了谜底:“你们都认为‘不淋一人’是一个人没有淋雨的意思,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所谓‘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人都在淋雨吗?”

生活中,人们常常犯类似的错误,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喜欢在一条路上直来直去,不懂得拐弯、调整方向,结果我们常常南辕北辙。因此,只有走出原来的老路,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甚至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想让生活多些幸福、温馨,谁都想让梦想早日实现,谁都想让生命充满更多价值、意义。如果这些都没有实现,那就是空想。怎样让它的光芒部分地或全部地照进现实,那就必须让思维不断地创新。而思维是一条条的路,那么创新思维就是要你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凡是路,走起来总需要一些力气的,但是走这创新思维的路,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才气。在《庄子》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惠子家里有一个大瓜,他却因为它太大而发愁,因为不知道拿它做什么用。庄子就批评惠子,把它晒干了挖空当做一条简易的船,可以方便出行,你竟然担心它没有用,真是“夫子犹有蓬之心也”。由此可见,创新思维的路并不是谁想走就能走的,这里还有条件:必须带上才气、学识、智慧甚至机遇。当初,要是苹果没有落在牛顿头上,也许他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肯定要比别人多付出。然而,终究会开辟出一片新境界。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旬刊》2011年第12期)

1.文章第一段讲王戎小时候的故事有何作用?

2.阅读全文,说说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3.文章是怎样论证论点的?

结构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来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尽可能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省略词,字符,代号,符号和公式等.论文标题一般不超过30个字.

2.作者姓名和单位

论文的署名包括: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的人员,直接参与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人员,参加撰写论文的人员.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联合完成的论文,应根据每个人员的贡献大小或根据约定排列名次.

3.论文摘要

摘要即摘录要点,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提示论文的主要观点,见解,论据或概括地简单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文字要简明,确切.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以200~400字为宜,重要的学术论文不超过1500字数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指用来表达论文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供资料查询之用.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选取3~5个词语.

5.提纲

提纲是指论文内容的要点.

6.引言(或称引论,前言,导言,绪论,序论和导论)

引言是论文的起始部分.内容复杂篇幅长的论文,称"绪论","序论",要求讲清写作此文的动机,它的内容,意义,欲达之目的.主要是用来简要说明研究问题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意义,阐明全文的主要观点(文章论点),借鉴会计领域中前辈及他人的研究情况,知识布局和理论基础,提出作者本人对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设想以及研究方法,达到的预期成果和现实意义等.如果是调查报告还可以交代背景,说明调查方法.这部分内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意在概括与领起全文,但文字以"少而精"为宜.在正文里,不用写"前言"二字,一般写1个段落,也有写2个,3个甚至4个段落的.写完后,在转入本论时,中间最好空1行.

7.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功能就是:展开论题,分析论证.正文的内容就是深入分析文章引言提出的问题,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分析论证,揭示出各专业领域客观事物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及其规律性.正文撰写的内容反映出文章的逻辑思维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论文的可理解性和论证的说服力.正文撰写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充分,思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

正文撰写时采用的层次结构方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直线推论方式.由文章中心论点出发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由一点进行到另一点的逻辑推演,呈现出直线式的逻辑深入.

2.并列分论方式.把从属于基本论题的若干个下位论点并列起来,分别进行论述.

3.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相结合的方式.即直线分论中包含并列分论,而并列分论下又有直线推论,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

论文的正文部分通常采用第三种方式(即直线推论与并列推论相结合的方式)的结构层次.

8.结束语

结尾部分,文止而言尽,要照应开头,要体现全文的整体性.全文浑然一体,首尾呼应,既可以给人一种结构上完整的感觉,又可以收到概括全文,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结尾分总结式结尾,说明式结尾,号召式结尾等三种.

"结语","结束语"等字眼,在正文里不必写出,视论文体裁和内容而定,照应开头的,应是一个独立部分,应与上段之间空一行;若是上部分行文言尽而止的,则不用空一行,等于言尽即止,没有全文结束部分.

9.致谢语

致谢语可以作为"脚注"放在文章首页的最下面,也可以放在文章的最后.致谢的词语要诚恳,简洁恰当.

1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资料)附在论文的后面,较多的应加页列出,至少要离开文末四行.书写论文引用的文献资料方式,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原文,需要加上引号;间接引用,只是转述大意,又称意引,不加引号.对于引用的文章内容,要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不能前后矛盾,牵强附会;论文写作中,作者应表明对引文的观点,立场即称赞或反对的态度.

1.列举参考文献的作用

(1)是尊重原作者,避免掠人之美的嫌疑,同时也表明作者治学态度严谨.

(2)文中引文若有差错时便于及时查对.

(3)使指导教师能清楚地了解作者对问题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4)反映了作者为撰写论文而进行阅读的材料的范围和水平.

(5)有利于研究相同或相近题目的读者从参考文献(资料)中了解情况或受到启发.

(6)便于在毕业论文答辩时进行审阅和评定成绩.

2.列举参考文献(资料)的具体要求

(1)按毕业论文参考或引证文章和资料的先后顺序排列.

(2)列举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为正式出版物(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等).

结构论文范文第7篇

首先说说层递式,这种结构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组织文章的,学生在操作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层次间过渡衔接少甚至没有,缺乏必要的逻辑衔接。二是详略不分,在分析、解决问题上没有侧重,让人把握不住重点。三是只会泛泛说理,没有事实论据作支撑,文章显得空洞乏味。比如写《战胜挫折》这篇文章,开篇提出观点,“面对挫折,不要畏惧,要拿出勇气战胜它。”接下来可做简单分析,谈谈战胜挫折的意义,然后把文章的写作重心放在“怎样战胜挫折上”,可举出实例,比如史铁生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却用文字实现了灵魂的自由飞翔。杨光看不见光明,却用歌声给无数人带来了温暖、快乐,刘翔08年奥运会因伤退赛,他顶住各种压力,坚持训练,终于实现了“王者归来”。

再来谈谈正反对照式,这种结构因简单易行,颇受学生欢迎,但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文章主体部分仅举出一个正面事例,再加上一个反面事例,文章就此结束了,结果还不到800字,有的学生因正反面事例选择不当,会使文章陷入到一种逻辑混乱的局面,比如写《嫉妒的危害》这篇作文,有位学生仅举了周瑜一例,阐述了观点,却举了很多例子来谈“嫉妒可以转化为一种动力,促使人上进”。这种文章读后就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到底是在谈嫉妒的危害呢,还是在谈嫉妒的意义呢?所以在使用对照式结构时,要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确定论据的选择,正面、反面要详略结合,服务于中心。

其次谈谈并列式,这种结构可分为两大类,论据并列和分论点并列,在使用论据并列式时,学生易犯的毛病是把一大堆论据杂乱无章地陈列在文章中,虽然素材丰富,但无条理,显得支离破碎,所以要注意论据的有序排列和段落间的衔接。

分论点并列式也是颇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在具体操作时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结构样式,有的文章分论点太少,不足以阐述总论点,有的文章分论点互相交叉甚至重复,有的文章分论点长短不一,不易识别,比如写《学会欣赏》这篇文章,一位学生的分论点只有两个,一是“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它能让我们自己得到提高。”二是“欣赏别人的能力,促进自己的能力。”这两个分论点其实是一个意思,根本没必要分开,文章以此写作,只会显得空洞单调。所以使用分论点,学生应注意数量上不能太少,否则内容不够充实;分论点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必须相互配合,共同为总论点服务;几个分论点最好句式协调一致,看上去鲜明突出。

结构论文范文第8篇

在国外的学术界,著名学者的同事、学术朋友、学生或崇拜者会在特别的时候为这位学者编纪念论文集(festschrift),以表示对他的敬意;这类论文集的论文通常由这位学者的同事、学术朋友、学生、崇拜者等撰写,论文集要么直接在标题上点明是为某人而编(如:Greenbaum,

S.,G.Leech,andJ.Svartvik(1980)(eds)StudiesinEnglishLinguistics

forRandolphQuirk.London:Longman),要么在副标题上说明为某人而编(如:Hoey,M.(1993)(ed)

Data,DiscourseandDescription:EssaysinHonourofProfessorJohnSinclair.

London:Collins;Cook,G.andB.Seidlhofer(1995)(eds)Principleand

PracticeinAppliedLinguistics:StudiesinHonourofH.G.Widdowson.

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出这样的纪念文集通常都有一个"理由"(如某人XX大寿,或退休,或庆祝XX活动,或有其他特别的原因)。例如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M.

A.K.Halliday要退休时,他的同事、学术朋友、学生、崇拜者便着手为他编五册纪念论文集,即(1)SteeleandThreadgold

(1987),Vol.1andVol.2.,(2)HasanandMartin(1989),(3)Friesand

Gregory(1995),(4)Berry,Butter,FawcettandHuang(1996)。在国际应用语言学界,像J.

MchSinclair,H.G.Widdowson,C.Candlin,M.Hoey等等人也都有人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敬意而编辑纪念论文集献给他们。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者为桂诗春先生编辑纪念论文集,以表示对桂先生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的敬意,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就桂先生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而言,这样的专集早就应该出版。我能有机会为这个专集献上一篇习作,感到十分荣幸。我要感谢纪念文集编者给我这个机会。

在此之前我曾两次为我所敬仰、崇拜的师长的纪念论文集献上习作。第一次是1994年,所写的ExperientialEnhancedTheme

inEnglish献给M.A.K.Halliday(见Berry,Butler,FawcettandHuang,1996:

52-112),第二次是三年后的1997年,所写的《从方式原则看广告语篇中的语码转换》(见黄国文、张文浩编,1997,第240-252页)献给了王宗炎先生。该论文集是为了庆贺王宗炎先生85寿辰及从教55年而特编的。这一次献给桂诗春先生的习作是1997年的三年后,是一次令人高兴的巧合。

我在广外工作期间曾先后两次正式修过桂诗春先生讲授的五门课,课程的名称分别是:英语词汇学、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实验设计与统计学。虽然我不是个出色的学生,但也从桂先生那里"骗"走了这些课的学分。不过,我觉得我从桂先生那里学到的东西远远不止限于他的讲课和他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出版的专著(见陈建平

1998:30-32);在有幸与他在一个系工作的十余年里,桂先生的"为人"和"治学"深深地影响了我。我想,先生的学术思想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这些有幸亲耳聆听他的教诲的人,而是整整一代人,一代有志于把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与中国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千千万万中国外语教师。

最近几年来本人的研究兴趣主要在系统功能句法(见黄国文1998a,1998b,1998c,1998d,1999,2000),这篇习作是这个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本文准备讨论的是英语比较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主要目的是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一个旧的题目进行探讨,从而证明功能句法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一些熟悉的结构重新审视。

一般的语法书(如Close1975,Quirketal1985,张道真1980)在讨论形容词和副词时都会论及到这两个词类的比较级问题,并认为由than和as

引导的从句是状语从句的一种。我国出版的大多数语法书也采用这种观点。根据这种做法,下面例(1)和(2)中的斜体部分是状语从句:

(1)GeorgeisquickerthanIam.(Close1975:62)

(2)Heworkedasfastasaskilledworker.(张道真1980:493)

Quirk等(1985)虽然没有明确说上述这类例子中的斜体部分是状语从句,但他们认为than-结构和as-结构是从句这一点是无疑的(见Quirk

etal1985:1127-1146)。

本文准备讨论的问题是:①把例(1)和(2)中的斜体部分看作是状语从句是否合适?②例(1)中的形容词比较级形式er与后接的thanIam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③例(2)中的第一个as与asaskilledworker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本文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

1994;Fawcett1974-76/1981,1995,inpress;BloorandBloor1995;Downing

andLocke1992;Lock1996;Thompson1996),句法分析所遵循的原则是"形式是意义的体现"(黄国文1998a,

1999)。

2比较结构的初步句法分析

Quirk等(1985:1144-1146)指出,对含有比较结构的句子目前有两种分析。第一种是传统的分析法,把比较从句当作状语(A-Adjunct,

如下面例(3)中的thanBillis),把"比较成分"(comp-element,如下面例(3)中的moreintelligent)当作主语补足语

(Cs-subjectComplement):

SVCsA

(3)JohnismoreintelligentthanBillis.(Quirketal1985:1144)

第二种分析法是把比较从句连同其前面的比较项(comparativeitem,如例(1)中的-er和例(3)中的more)当作是程度修饰语(degree

modifier)。按照这一观点,下面例(1a)、(2a)和(3a)中的斜体部分就是这种程度修饰语:

(1a)GeorgeisquickerthanIam.

(2a)Heworkedasfastasaskilledworker.

(3a)JohnismoreintelligentthanBillis.

至于比较项与比较从句之间的关系,Quirk等是这样说的:比较从句充当比较项的补足成分。具体地说,在例(1a)中,thanIam充当-er的补足成分,在例

(2a)中,asaskilledworker充当它前面的as的补足成分,在例(3a)中,thanBillis是more的补足成分。

根据这个分析,比较成分(如例(1)中的quicker,例(3)中的moreintelligent)和比较从句都不单独充当句子的直接成分,而是两者结合在一起时才担任句子的直接组成部分。例如:

(3b)JohnismoreintelligentthanBillis.

SVCs

(1b)GeorgeisquickerthanIam.

SVCs

Quirk等(1985:1145)对例(3b)中的主语补足语(Cs)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分析的:

比较成分比较从句

moreintelligentthanBillis

前置修饰语中心语前置修饰语的补足成分

中心语的程度修饰语

按照Quirk等(1985:1145)的观点,上面例(1b)中的主语补足语可以这样分解:

比较成分比较从句

quickerthanIam

词根(quick)后缀(-er)后缀补足成分

中心语

Quirk等(1985)对英语的比较结构所做出的句法分析比传统的分析要深入和细致得多。它对于探讨比较结构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会带来很多启发。但是,我们认为,对英语比较结构的研究还可以深入,有些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探讨。

3as-从句和than-从句的性质

如前所述,很多语法学者(如Close1975,张道真1980)都认为例(1)和(2)中的as-从句和than-从句是表示比较的状语从句,即"比较状语从?quot;(adverbial

clauseofcomparison)。

在对从句的宏观分类上,黄国文和肖俊洪(1996)没有根据从句在小句中的语法功能(如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把从句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等,而是从从句与句子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角度把英语的从句分为三大类,即小句成分从句(clause

asclauseclement),短语(词组)成分从句(clauseasphrase/groupclement),独立成分从句(clause

asindependentelement)。他们把传统语法书中所说的比较状语从句当作是短语(词组)成分从句。这种做法是基于这么一个认识:像例(1)和(2)中的从句并不充当小句的直接成分,而是用来修饰或说明短语(词组)并与短语(词组)一起充当小句成分。⑴

把传统语法所说的比较状语从句当作短语(词组)从句,而不是小句成分从句,这表明了作者对这类小句的性质有了与很多传统语法学者不同的看法。

根据黄国文和肖俊洪(1996:179-180)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例(1)中的Georgeisquick和例(2)中的Heworkedfast

是主句(他们称为"母句"----matrixclause),-erthanIam和as…asaskilledworker是从句。这种分析法的优点是把more(或-er)和as

与than-从句和as-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明确表示出来,但缺点是没有揭示more(或-er)…than-从句或as…as-从句与形容词(或副词)之间的结构关系。

根据章振邦等(1997:1442-1443)的观点,例(1)中的thanIam修饰其前面的-er,例(2)中的asaskilled

worker修饰其前面的as。这种做法与Quirk等(1985)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这种分析法的优点在于把比较从句看作是修饰成分,而缺点则是:一方面他们把

-er(或more)和as当作带修饰成分的核心,另一方面又没有把这个核心成分与小句中其他成分的关系明确表示出来。因此也许这样可以说,无论是章振邦等(1997),还是黄国文和肖俊洪(1996),他们对比较结构的研究还有很多改进的余地。

4早期的系统功能学者对比较结构的看法

早期的系统语法学者(如Sinclair1972)便对比较结构中比较成分和从句之间的关系作了有益的探讨。例如,Sinclair(1972:

207)指出,在下面例(4)中,ascheapasyours是个以形容词充当中心语的词组(adjective-headgroup):

(4)They''''reascheapasyours.

Sinclair认为,as是前置修饰语(modifier),cheap是中心语(head),asyours是后置修饰语(qualifier)。

Young(1980:290-291)对比较成分与从句的结构关系的描写基本与Sinclair一样,但他所举的例子与Sinclair有所不同。在涉及形容词和副词词组时,他举的是含有than-从句的比较结构,而且比较成分都是由一个单词体现(即通过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加上后缀

-er,而不是采用"more+adjective"结构)。下面的两个例子是Young(1980:290)举的:

(5)(Thiscupis)bigger∣thanthatoneis.

hq

(6)(Billruns)faster∣thanJackdoes.

hq

按照Sinclair(1972)的观点,上面例子中的bigger和faster实际上是"head+modifier"(即big+

ger,fast+er)结构;试比较:

(7)(Thisstoryis)moreinterestingthanthatoneis.

mhq

我们认为,Young(1980:290)对例(5)和(6)的形容词和副词词组的结构描写不够准确,因为句中的bigger和faster是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它们是由形容词和副词和其比较项构成的复合物。

Sinclair(1972)和Young(1980)都注意到,比较从句除了出现在形容词词组和副词词组中外,还出现在名词词组之中。例如,下面例(8)是Young

(1980:291)举的:

(8)(I''''veread)longerbooksthanthatoneis.

mhq

在我们看来,例(8)中的longer不能简单看作是books的前置修饰语,因为严格地讲,后缀-er的出现与than-结构的出现有关,没有than-从句就不能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即longer),反之亦然。此外,把than-从句和as-从句简单看作是名词中心语的后置修饰语是不合适的。

Sinclair虽然也注意到名词词组中的比较从句,并举了例作说明,但他也没有对含有比较从句的名词词组进行详细的描述。因此,无论是Sinclair(1972)还是Young(1980),他们对含有比较结构的词组中各个成分的结构描写还存在着改进的余地。

5比较结构的功能分析

加的夫语法(theCardiffGrammar)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种"方言"(dialect),是以RobinFawcett为首的语言学者建构的一个系统功能语法模式(见黄国文

1995,1999)。关于这个语法模式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可参见Fawcett(1974-76/1981,1980,1995,inpress),

FawcettandHuang(1995),Fawcett,TuckerandLin(1993),Tucker(1998),黄国文(1999),Huang

andFawcett(1996),冯捷蕴(Feng2000)。

我们所见到的用加的夫语法模式的理论来分析英语比较结构的公开出版论文是Tucker(1992)。但最全面的分析是在Fawcett(1995)。下面我们根据Fawcett

(1995)的分析对英语的比较结构作些讨论,同时对Fawcett的一些做法作些评论。

5.1"质词组"中的比较结构

在加的夫语法中,没有一般语法书所说的形容词词组和副词词组,这两类词组被看作是"质词组"(qualitygroup,如veryyoung,

veryfrequently),与之并列的还有"量词组"(quantitygroup,如verymuch,muchmore,a

largenumber,fivekilos)、名词词组(nominalgroup)和介词词组(prepositionalgroup)。⑵

在质词组中,必选的(obligatory)成分称为"主体"(apex),它表示的是某一物体(Thing)的质(如Sheisnice和She

isanicegirl中的nice)或某一情形(situation)的质(如Shespeaksnicely中的nicely)。在含有比较从句的质词组中,除了有充?quot;主体"的成分外,还有一个表示主体所带的质的数量多少的成分,这个成分同时也表示某种"关系"(reference);前面例(3)中的more就属于这种成分。在加的夫语法中,这个成分被称为"调节语"(temperer),这个调节语预示着主体后面要出现某一表示"完成"(finishing)意义的成分,这一成分称为"完成语"(finisher)。下面我们用加的夫语法来解释例(9):

(9)HenryismorecarefulthanGeorgeis.

在这个例子中,充当补足语的morecarefulthanGeorgeis是一个质词组,careful是主体,more是调节语,than

Georgeis是完成语。careful表示某一物体(即Henry)的"质",即特性,more表示careful这一特性的数量,即"多",它同时也预示着主体后面会出现一个表示"比哪一个多"的成分,这个成分就是完成语than

Georgeis。无论从结构还是意义的角度看,有了调节语就会有完成语。当然,在实际语言体现方面,完成语有时因有特定的语境也可以不出现(体现)。例如:

(10)A:IthinkGeorgeiscareful.

B:Iagree,andHenryismorecareful.

在这里,B的话段andHenryismorecareful所表示的意义是andHenryismorecarefulthan

Georgeis,但由于比较范围明确,所以在语言体现时完成语(thanGeorgeis)便没有出现。

值得指出的是,调节语既可以表示主体所带的质的"多"(如上面例(9)中的more),也可表示主体所含的质的"少",例如:

(11)GeorgeislesscarefulthanHenryis.

在这个例子中,调节语less表示的是主体所带的质的"少"。无论是"多"还是"少",这种意义的表达都要根据完成语的意义才能确定比较范围。

在上面例(3)、(7)、(9)、(10)、和(11)中,调节语都是由一个单词充当,(如more,less);在例(2)和(4)中,调节语也是由一个单词充当(即as)。在例(1)、(5)和(6)中,调节语在语言体现方面成了充当主体的形容词或副词的后缀。

因此象例(1)中的quicker,例(5)中的bigger和例(6)中的faster体现的都是主体和调节语的合成体。在下面例(12)中,调节语由一个含有两个单词的量词组(即

muchmore)充当:

(12)HelenismuchmorebeautifulthanMary.

根据加的夫语法的分析,muchmore在例(12)中是一个量词组,其中more是"量额"(amount),much是"调整项"(adjustor);这个量词组在质词组中充当调节语。

从功能句法角度看,前面例(1)、(3)、(4)、(5)、(7)、(9)、(11)、和(12)都属于"主语+操作词/主要动词+补足语"结构,其中操作词(Operator)和主要动词

(MainVerb)由一个动词(即is,are)体现,因此属于"重合"(conflation)现象;补足语都是由含有调节语和完成语的质词组充当,其中有些质词组的主体和调节语只由一个单词体现(如例(1)中的quicker),有一个质词组的调节语则由一个量词组体现(即例(12)中的much

more)。在例(2)和(6)中,质词组(即asfastasaskilledworker,fasterthanJackdoes)在小句中充当状语,表示"方式"(Manner)意义。

5.2"名词词组"中的比较结构

在前面例(8)中,比较结构出现在名词词组中。从Young(1980:291)对例(8)的分析看,他和Sinclair(1972)一样认为than-从句和as-从句是名词中心语的后置修饰语:

(8a)…longerbooksthanthatoneis.

mhq

虽然名词词组可以由"m(modifier)+h(head)+q(qualifier)"构成(如下面例(13)中的young

girlswhoareblonde),但这种组合与例(8a)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13)(Helikes)younggirlswhoareblonde.

mhq

如果我们比较例(8a)和(13),便可看出,例(13)中的whoareblonde是补充说明younggirls,它的出现与否并不影响小句的语法结构和意义;我们既可以说例(13),也可以说He

likesyounggirls。与此相反,例(8a)中的thanthatoneis的出现与否与longer有关。有了形容词的比较级

(er或more)就必须有than-结构,尽管有时在语言体现方面这个结构并不一定要出现。无论than-结构是否出现,用了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形式就表达了语义上的比较;这点是例(13)这种结构中所没有的。从这一点看,把例

(8a)和(13)看作是同类结构是不合适的,因为功能句法分析的一条原则是:"形式是意义的体现"(黄国文1998a,1999);形式相同,所体现的意义就相同;而当意义不同时,所采用的体现意义的形式也就不同。

按照加的夫语法,例(8a)中的longer…thanthatoneis是个质词组,它充当books的前置修饰语。在这个质词组中,

long是主体,-er是调节语,thanthatoneis是完成语。下面再分析一个例子:

(14)ItwasamorebeautifulviewthanIhadeverseenbefore.(Sinclair

1972:160)

这是一个"主语+操作词/主要动词+补足语"的例子,补足语由一个带有比较结构的名词词组充当。这个名词词组由几个成分组成:view是中心语,more

beautiful…thanIhadeverseenbefore是修饰语,a是指示语(deictic)。充当修饰语的质词组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体

(beautiful),调节语(more),完成语(thanIhadeverseenbefore)。

在例(14)中,在名词词组中充当修饰语的morebeautiful…thanIhadeverseenbefore属于一个"非连续"(discontinuous)

结构;如果我们把例(14)改为(14a),则修饰语中没有出现非连续现象:

(14a)ItwasaviewmorebeautifulthanIhadeverseenbefore.

同理,我们也可把例(8)改为(8b),这样充当修饰成分的结构也就不出现非连续现象:

(8b)(I''''veread)bookslongerthanthatoneis.

从例(8b)可以看出,充当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分只有一个,即longerthanthatoneis。从这一点看,Young(1980:291)把它当作是两个修饰成分(即modifier

(前置修饰语)和qualifier(后置修饰语))是不合适的。从结构的角度看,例(8)与例(8b)和例(14)与例(14a)是不完全一样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例(8)和(14)中的修饰成分,看应该把它们当作前置修饰语还是后置修饰语。我们认为,如果我们承认这两个例子中都出现了非连续现象,则应把这个修饰语当作是前置修饰语;如果把例子分别改成(8b)和(14a),则这个修饰语是后置修饰语。值得注意的是,如果longer

thanthatoneis是后置修饰语,则可认为(8b)和下面(8c)相近:

(8c)(I''''veread)bookswhicharelongerthanthatoneis.

根据传统语法,例(8)中的thanthatoneis是整个句子的状语从句,而在(8c)中它则是句子的定语从句中的状语从句。但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看,无论在例(8)还是在例(8c),than

thatoneis都是词组成分。

5.3"量词组"中的比较结构

上面§5.1和§5.2中所讨论的质词组和名词词组中的比较结构,实际上都是质词组中的比较结构,所不同的是,在§5.1中,质词组单独在小句中充当补足语,而在§5.2中,质词组在名词词组中充当前置修饰语。

本节准备讨论的是,含有比较结构的量词组。它的作用既可以是名词词组中的前置修饰语(如下面例(15)中的more…thanshewanted),也可以是状语(如下面例(16)中的more

thanhelovedher,还可以是补足语(如例(17)中的morethanhewantedto)⑶,等。

(15)Shehadeatenmoreice-creamthanshewanted.

(16)GladyslovedKeithmorethanhelovedher.

(17)Johndidn''''tsaymorethanhewantedto.

根据加的夫语法,例(15)、(16)和(17)中的morethan…都是量词组,其中more是"量额",than-从句是完成语,more

体现的是调节语和数量。试把例(15)与下面(15a)作比较:

(15a)Sheatemuchice-cream.

在(15a)中,much说的是数量;more是much的比较级,它也可以是many的比较级(如:Shehasmanybooks.

ShehasmorebooksthanJohn.)。在例(15)中,more不但体现了数量much,而且也体现了用于比较结构的调节语。也就是说,much

加上调节语便成了more。如果只有表示数量的much,那就没有比较;但当我们通过把much改为more而同时加入调节语成分时,也就预示着more后面会出现完成语,这样才有比较可言。当然,在语言体现方面,有时完成语不一定要出现;但从语义角度看,比较还是存在的。这点与前面例(9)和(10)的情况一样,不赘述。

如果我们在例(15)中的more前面加上rather,那该句中的量词组就由三个成分构成:①调整项rather,②量额more,③

完成语thanshewanted。

5.4质词组中的"范围语"

在加的夫语法中,下面例(18)中的attennis被分析为质词组中的"范围语"(scope):

(18)Heisgoodattennis.

在这里,attennis用来确定主体good所表示的意义的范围(即"在某方面有本事")。在含有比较结构的质词组中,同样可以有表示范围意义的成分的范围语。例如:

(19)HelenisbetterattennisthanIam.

在这个例子中,better体现了主体和调节语(即"形容词good+比较级"),thanIam体现了完成语,而attennis则体现了范围语。有时,一个质词组中还可以有不止一个范围语,例如:

(20)MaryismoreangrywithmeaboutthenewplansthanAmyis.

在这里,withme和aboutthenewplans都是范围语,他们分别用来确定"对谁生气"和"关于哪方面的事"。

在含有比较结构的名词词组中,用来充当修饰语的质词组同样可以有用来确定主体所表示的意义的范围语,例如:(21)Sheisamoreimportant

personaroundherethanheis.

在这里,aroundhere是质词组中的范围语。充当补足语的名词词组共由三个成分构成:指示语(a),中心语(person),修饰语(more

important…aroundherethanheis);这个修饰语共由四个部分组成:调节语(more),主体(important),范围语(around

here),完成语(thanheis)。

5.5完成语的结构分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充当完成语的成分在结构方面或多或少都出现省略现象,这点一般的语法书(如Quirketal1985:1130-1131,

章振邦等1997:1448-1453)都会谈到,不赘述。

本节想讨论的是,怎样判定比较结构是从句还是短语?一个最常用的办法是通过填补被省略的成分来判断。试比较:

(22a)JohnistallerthanI.

(22b)Johnistallerthanme.

我们可以在例(22a)的I后面补上am,但却不能在例(22b)me的后面加上am或is。有些语法书(如Close1975:63,章振邦等1997:1449)认为用than

I是正式语体,用thanme是非正式语体;从语法结构看,例(22a)中的thanI(人称代词以主格形式出现)是从句,而例(22b)中的than

me(人称代词以宾格形式出现)是介词短语。但是,如果把I和me换成名词词组George或mybrother,那就无法确定了。但根据我们的观察,大多数语法书都会把than

George/mybrother当作是从句。例如,我们前面所举的例(2)是张道真(1980:493)举的一个例子,他认为as

askilledworker是个从句。

Tucker(1992)认为,下面例(23)中的thanwouldfitunderthestairs是一个从句:

(23)Itwasbiggerthanwouldfitunderthestairs.

他认为从句中省略了几个成分。下面我们把Tucker认为省略了的成分补上,并把它们放在中括号中:

(23a)Itwasbiggerthan[anything][that]wouldfitunderthestairs[was]

[big].

从例(23a)可以看出,被认为省略了的成分是:从句主语的中心语(anything),它的后置修饰语(即关系从句)中的主语(that),than-从句的动词(was)和补足语(big)。这一分析实际上表明了这么一种理解:比较从句中的省略成分可以填补。基于这种理解,很多人都会认为John

istallerthanMary的完整式是JohnistallerthanMaryistall。但在实际交际中,人们是不会使用这种"完整式"的。当然,如果所比较的是不一样的性质(物品),则不存在着省略式和完整式问题。例如:

(24)Heismoreintelligentthanheisrich.

在这里,所比较的可能是同一个人的两种不同的性质(intelligent和rich)。如果把rich省去,则两个he不可能是同指一个人,所比较的也只是一个性质(intelligent)。

Tucker在分析例(23)时也指出,thanwouldfitunderthestairs也可看作是介词短语,它的完整式应该是:than

anythingthatwouldfitunderthestairs。我们认为,这个分析比例(23a)更容易接受。

如果than引导的是从句,它本身就是从属连词(Binder),如果引导的是短语,那它就是介词;当than-结构是从句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省略,当然也有不省略的情况,上面例(24)便是一例。当than-结构是短语时,则通常没有省略(例外的情况是把前面例(23)中的than-结构看作是介词短语)。

由as引导的比较结构的情况与由than引导的一样,既可以是从句,也可以是介词短语;省略的情况也基本一样,不赘述。

5.6小句与小句复合体问题

很多语法书(如张道真1980,黄国文、肖俊洪1996,章振邦等1997)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系统功能语法(如Halliday

1985,1994,BloorandBloor1995,Lock1996,Thompson1996)区分出小句和小句复合体(clause

complex)。小句复合体由两个或更多的小句构成,这两个(或更多)的小句之间既可能是并列(paratactic)关系,又可能是从属(hypotactic)关系。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与传统语法中的并列(compound)句和复合(complex)句中小句之间的关系有相似之处,但不尽相同。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进一步的讨论。

很多传统的英语语法书都会把含有比较从句的句子(如前面例(1)、(2)等)看作是"复合句",因为一般的看法是含有从句的句子便是复合句。系统功能语法在对小句结构的划分等方面有很多做法与传统语法的做法不一样。例如,大多数传统语法书都会把含有限制性定语从句(关系从句)的句子看作是复合句,但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这种句子不是小句复合体,而是简单小句。这一观点也被Quirk等(1985:719-720)所接受。

如果我们从小句之间的逻辑依赖情况(interdependency)(即从"并列"和"主从"角度)和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logico-semantic

relation)角度(即扩展(expansion)和投射(projection),见Halliday1994,Thompson1996)

来考察含有比较结构的例子,便可发现,这类例子更像简单小句,而不像小句复合体。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比较结构无论从结构方面看还是语义方面都在局部上起作用。因此,它们所涉及到的问题很难从逻辑依赖情况或逻辑-语义关系方面加以解释。正因为这一点,我们认为,把含有比较结构的例子看作是简单小句可能更合适。如果我们从传统语法的角度解释这一看法,那就是说,我们认为含有比较结构的句子最好不要看作是复合句,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比较结构所涉及的只是词组(短语)成分的结构(见黄国文、肖俊洪

1996:167-182)。

5.7对一个比较结构的功能句法图解

下面我们对前面讨论过的例(20)(MaryismoreangrywithmeaboutthenewplansthanAmy

is.)进行功能句法图解;在这个例中,含有比较结构的质词组在句中充当补足语。

(20a)

从上面(20a)可以看出,例(20)是个小句(Cl,Clause),它由三个部分构成(componence),即:①主语(S,Subject),

②操作词(O,Operator)兼做(conflation,用/表示)主要动词(M,MainVerb),③补足语(C,Complement);主语由名词词组(ngp,

nominalgroup)填充(filling,用-表示),这个名词词组只由"领头"(h,head)构成,领头由单词Mary体现

(exponence,用表示);操作词兼主要动词由is体现;补足语(C)由质词组(glgp,qualitygroup)填充,这个质词组由五个部分构成:即:①

调节语(t,temperer),②主体(a,apex),③范围语(s,scope),④范围语(s),⑤完成语(f,finisher);这五个部分的体现情况如下(表示"体现":X

isrealizedby):

①调节语单词more

②主体单词angry

③范围语介词短语withme

④范围语介词短语aboutthenewplans

⑤完成语比较从句thanAmyis

从功能句法图解方面看,两个范围语和完成语因为不是由一个词项体现,所以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图解:

(20b)

(20b)的图解表明:质词组(qlgp)中的两个范围语(s,s)都是由介词词组(pgp,prepositionalgroup)充当,第一个介词词组由介词p

(preposition)和补充成分(cv,completive)构成,介词由with体现,补充成分由名词词组(ngp)填充,这个名词词组由领头

(h)构成,由me体现;第二个介词词组同样由介词和补充成分构成,介词由about体现,补充成分由名词词组填充,这个名词词组由"限定语"(d,

determiner)、"前置修饰语"(m,modifier)和领头(h)构成,限定语由the体现,前置修饰语由new体现,领头由plans体现;完成语(f)由从句

(C1)填充,从句由三个成分构成:①从属连词(B,Binder),②主语,③操作词兼主要动词;从属连词由than体现,主语由Amy体现,操作词兼主要动词由is

体现。

必须指出的是,上面的分析还不是穷尽的,因为我们还可对一些成分作进一步的分析。例如,在第二个介词词组中,充当补充成分的名词词组中的前置修饰语(m)

事实上可以进一步分析:

(20c)

上面这个图解表明,前置修饰语由质词组(qlgp)填充,质词组由主体(a)构成,主体由new体现。另外,完成语中的主语实际上是由名词词组填充,而名词词组由领头构成,领头由Amy体现。

6结语

本文是关于英语比较结构的句法分析,讨论的重点是对该结构的功能句法探讨。我们在导言中谈到本文准备讨论的几个问题。下面简单做一小结。

本文的讨论表明,把GeorgeisquickerthanIam和Heworkedasfastasaskilledworker中的than

Iam和asaskilledworker看作状语从句并不合适;他们的句法功能和语义都表明它们的出现与前面的more(或-er)或

as的出现关系密切;没有more(或-er)或as,它们就不会出现,反之亦然。功能语法把more(或-er)和as当作是调节语,并指出它们的出现就预示着后面要出现一个表示"完成"的成分,这就把more

(或-er)或as与其后的than-结构或as-结构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点明了。

本文的讨论还表明,无论than-结构或as-结构是否以"从句"的形式出现,它们所在的小句通常都不是小句复合体,因为这种比较结构无论在语法结构方面还是语义关系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涉及到词组成分的结构,它们大多数都不直接充当小句成分。当然,也可以根据比较结构所出现的句子(小句)的实际情况决定该结构是小句还是小句复合体。

最后我们想强调的是:功能句法分析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语法分析的语篇分析根本谈不上是分析,这点Halliday(1985:xvi-xvii,

1994:xvi-xvii)说得很清楚(参见黄国文1999,2000)。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本文的分析不但对句法研究有启发,而且对语篇分析研究也有帮助。

注释:

很多传统语法书不区分词组(group)和短语(phrase),因此既可以说"名词词组"(nominalgroup),也可以说"名词短语"(noun

phrase),二者没什么区别。但在Halliday(1985,1994)的系统功能语法中,"词组"和"短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⑵很多系统功能学者(见Thompson1996)都认为英语中有四类词组和一类短语,即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副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和介词短语。但值得注意的是,韩礼德

(1994)并不是这样划分,他(1994:211-212)甚至把evenif,justas,ifonly这类组合称为"连词词组"

(conjunctiongroup),把rightbehind,notwithout等组合称为"介词性词组"(preposition

group)。此外,对大多数系统功能学者(如Halliday1985,1994;Thompson1996)来说,"介词性词组"与"介词短语"(prepositional

phrase)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Fawcett(1995,inpress)把Halliday(1985,1994)等所说的

"介词短语"说成是prepositionalgroup("介词词组"),他不区分phrase(短语)和group(词组);Downing

andLocke(1992)也用prepositionalgroup("介词词组")来指Halliday(1985,1994)等所说的prepositional

phrase。

⑶根据传统语法,例(17)中的morethanhewantedto是"宾语"(Object);但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它被称为"补足语"(Complement)。

参考文献

陈建平主编(1998)《舌耕春秋》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黄国文(1995)"功能主义者的大集会",《国外语言学》1995年第4期。

黄国文(1998a)"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9期。

黄国文(1998b)"英语使役结构的功能分析",《外国语》1998年第1期。

黄国文(1998c)"''''Wh-继续分句''''的功能句法分析",《现代外语》1998年第1期。

黄国文(1998d)"递归、级转移与功能句法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黄国文(1999)《英语语言问题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黄国文(2000)"英语动词词组复合体的功能语法分析",《现代外语》2000年第3期。

黄国文、肖俊洪(1996)《英语复合句--从句子到语篇》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黄国文、张文浩编(1997)《语文研究群言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张道真(1980)《实用英语语法》(第二次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章振邦主编(1997)《新编英语语法》(第三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Berry,M.,C.Butter,R.Fawcett,andG.W.Huang(1996)(eds)Meaning

andForm:SystemicFunctionalInterpretations.VolumeintheseriesMeaning

andChoiceinLanguage:StudiesforMichaelHalliday.Norwood,NJ:Ablex.

Bloor,T.andM.Bloor.(1995)TheFunctionalAnalysisofEnglish.London:

Arnold.

Close,R.A.(1975)AReferenceGrammarforStudentsofEnglish.London:

Longman.

Downing,A.andP.Locke(1992)AUniversityCourseinEnglishGrammar.

London:PrenticeHall.

Fawcett,R.P.(1974-76/1981)SomeProposalsforSystemicSyntax.Cardiff:

DepartmentofBehaviouralandCommunicationStudies,PolytechnicofWales.

Fawcett,R.P.(1980)CognitiveLinguisticsandSocialInteraction.Heidelberg:

JuliusGroos.

Fawcett,R.P.(1995)HandbookfortheAnalysisofSentencesinEnglish

Text.Cardiff:ComputationalLinguisticsUnit,UniversityofWales,Cardiff.

(mimeo)

Fawcett,R.P.(inpress)Syntax:aHandbookfortheFunctionalAnalysis

ofEnglish.London:Continuum.

Fawcett,R.P.andG.W.Huang(1995)"Afunctionalanalysisoftheenhanced

themeconstructioninEnglish."Interface: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

10/1:113-144.

Fawcett,R.P.G.Tucker,andY.Lin(1993)"Howa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

works:theroleofrealizationinrealization."InHoracek,H.andM.Zock

(eds.)NewConceptsinNaturalLanguageGeneration.London:Pinter,pp.

114-186.

Feng,J.Y.(冯捷蕴)(2000)"Apreliminarystudyoffunctionalsyntaxinthe

CardiffGrammar."UnpublishedMAdissertation,ZhongshanUniversity.

Fries,P.andM.Gregory(1995)(eds)DiscourseinSociety: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VolumeintheseriesMeaningandChoiceinLanguage:Studies

forMichaelHalliday.Norwood,NJ:Ablex.

Halliday,M.A.K.(1985)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London:

Arnold.

Halliday,M.A.K.(1994)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2nded.).

London:Arnold.

Hasan,R.andJ.R.Martin(1989)(eds)LanguageDevelopment:Learning

Language,LearningCulture.VolumeintheseriesMeaningandChoicein

Language:StudiesforMichaelHalliday.Norwood,NJ:Ablex.

Huang,G.W.andR.P.Fawcett(1996)"Afunctionalapproachtotwo''''focusing''''

constructionsinEnglishandChinese."LanguageSciences18/1-2:179-194.

Lock,G.(1996)FunctionalEnglishGrammar:AnIntroductiontoSecond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Quirk,R.,S.Greenbaum,G.Leech,andJ.Svartvik(1985)AComprehensive

GrammaroftheEnglishLanguage.London:Longman.

Sinclair,J.MCH.(1972)ACourseinSpokenEnglish:Grammar.London:Oxford

UniversityPress.

Steele,R.andT.Threadgold(1987)(eds)LanguageTopics:AnInternational

CollectionofPapersbyColleagues,StudentsandAdmirersofProfessor

MichaelHallidaytoHonouronHisRetirement.Vol.1andVol.2.Amsterdam:

Benjamins.

Thompson,G.(1996)IntroducingFunctionalGrammar.London:Arnold.

Tucker,G.(1992)"Aninitialapproachtocomparativesina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InDavies,MandL.Ravelli(eds.)AdvancesinSystemicLinguistics.

London:Pinter,pp.150-165.

Tucker,G.(1998)TheLexicogrammarofAdjectives:ASystemicFunctional

ApproachtoLexis.London:Pinter.

Young,D.J.(1980)TheStructureofEnglishClauses.NewYork:St.Martin''''s

结构论文范文第9篇

论著类论文种类较多,包括基础性实验研究、临床药学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回顾性临床评价等。文稿的基本结构除文题、作者、摘要、参考文献外,其正文部分又分为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四部分。

1文题

又称题目、标题、篇名,是一篇论文内容的窗口,它集中表达最重要最中心的信息,是文章精髓的聚光镜。正确的命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拟文题时应简洁、确切、醒目,能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避免冗长,20字内为宜。但不少作者往往不够重视。从大量来稿中发现,约有50%的文题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加工修改。主要问题有:

1.1冗长繁杂如“健脾生血冲剂治疗成人血虚证及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169例临床观察报告”长达34个字,文题不够精炼;且血虚证及缺铁性贫血概念不清,应改为“健脾生血冲剂治疗成人缺铁性贫血169例”。又如“国产尼莫地平注射液与德国尼莫地平注射液稳定性的对照研究”中药名重复,改为国产与进口尼莫地平注射液稳定性的对照研究。“曲美他嗪(Vasorel)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一般双盲对照、自身对照、平行对照等统计对比方法,正文中出现即可,药品通用名和商品名也不必全列在文题中。所以可改为“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的疗效”。

1.2文题不符如“新药研究开发中的专利策略”一文,全文没有谈及新药研制开发中的专利策略问题,而主要论述新药专利申请策略,内容与题不相符,应改为“新药专利申请的策略”。

1.3题目大,内容少例如,一篇关于紫杉醇临床应用的综述文章,正文内容并不充实,命题为“抗癌新药紫杉醇的临床应用与展望”显然题目太大太广了。再如“路盖克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其临床部分是用于术后疼痛的治疗,而题目写的是“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也是题大文小的一种表现,应当在镇痛效果之前加上“术后”二字,就更加切题了。

1.4笼统、空泛如“新药研究之我见”、“浅谈中药现代化”等模糊笼统、过于抽象的题目,读者看不出论文论述的是什么内容,抓不住中心和要领。

1.5概念、判断不合逻辑也就是常说的“题目不通”。例如,“奈替米星对临床分离的525株致病菌与6种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抗菌作用比较”,题名将比较的条件(标准)“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和“体外抗菌作用”分开来,与比较的对象“奈替米星”和“6种常用抗生素”不恰当地组合,就讲不通了。应改为“奈替米星与6种常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的525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比较”。

1.6连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常见的有“×××的分析研究”,“×××的研究探讨”,“×××的观察研究”等,一般讲,分析、研究、探讨用其一即可。

2摘要

又称提要、概要。近代期刊多附有摘要,它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是全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单陈述,便于读者概略了解全文和作为二次文献转载。根据论文的类型、内容和发表方式及写摘要的目的,摘要类型分为①指示性摘要,表明文章主题范围与内容概括的一种“简介”,篇幅要求短,一般50~150字,仅适用于综述、述评、泛述性文章;②报道性摘要,以浓缩信息及具体数据介绍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揭示研究工作中的重大发现和新内容,一般200~300字。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等都应附报道性摘要;③指示/报道性摘要(150~250字);④资料性摘要(1000~2000字)。一篇好的论著性论文摘要应简短、精粹、完整,一般200字左右。从大量来稿中看,相当一部分作者写得比较规范,但仍有一部分作者对撰写摘要的特点缺乏了解,往往夹杂一些无关紧要的成分或企图把全文内容都概括进去,摘要长达1000多字屡见不鲜。有的作者对该用报道性或指示/报道性摘要却使用了指示性摘要,结果字数太少,提供信息不足;有的对摘要四要素在不同类型摘要中的侧重面掌握不好,该详写的略写了,不能省略的省略了,造成应侧重的结构要素残缺;有的摘要内容重复文题或文中标题,信息价值低,可读性差;有的摘要偏重背景及过程介绍,重复引言内容,不但造成摘要冗长,且未能确切表达论文摘要应侧重表达的需要。

其他如摘要开头习惯冠以“本文……”、“本研究……”、“笔者……”等主语;未用第三人称;结论部分妄加评论,随意引申或评论,如“……达到了国际国内……水平”等,均不符合摘要写作要求。

3关键词

关键词是用以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词、词组或短语,其功能主要便于他人检索文献,一般每篇标引3~8个为宜。关键词可以从文题、摘要或文章主要内容中精选。选择和判断关键词的简单方法是,看所选的词是否为文题中的主要专业名词或词组。如选出的词还不能完全提供检索信息,再从摘要、甚至正文中去选。来稿中的主要问题是:有的把无检索意义的冠词、连词、助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和名词,如“技术”、“观察”、“治疗”等选作关键词,无特定检索意义;个别作者甚至把长长一串字作为关键词;有些中文关键词照搬英文;而最大的问题是所标出的关键词未参照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所列的词,进行处理,许多关键词是自由词而不是主题词,失去了检索的意义。

4正文

正文是药学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基本结构分为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部分。

4.1引言

又称前言、导言,是文章的开头语,主要提出研究工作的动机、目的、内容和意义、前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等,对作者起到一个定向的作用。引言应当简明扼要,切忌离题和公式化。不少作者在写引言时过多地叙述历史与罗列文献,有的与正文关系不太大;有的与正文内容,特别是讨论部分内容过多重复,使引言部分长达1000字以上,不但起不到引导的的作用,还有头重脚轻,喧宾夺主的感觉。此外,有些作者轻易使用“首次报道”、“前人未见研究”、“国内外首创”等词句也时有所见。

4.2材料与方法

这一部分是研究工作的设计和计划,表明如何研究和用什么方法研究,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因为方法不准确,就不会有正确的结果,谈不上科学性。该部分的介绍一方面要让他人能够在同样条件下重复你的实验,另一方面能使读者根据其介绍,判断设计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内容包括研究的对象(人、动物、年龄、性别、体重、病种等);材料(药品、试剂)要注明规格、批号及提供单位;仪器要注明型号及生产厂家。临床研究要说明诊断标准、治疗方法、药品剂量、疗程长短等,要有严格的疗效判断标准,要设对照组(双盲对照更理想),所有统计方法均应交待清楚。

许多来稿由于设计欠科学,如无对照组,样本少,诊断不明确,材料交待不清楚,临床判断标准缺失、项目不全或标准陈旧,致使整个论文缺乏科学性,连退修也不可能,只能作退稿处理。

4.3结果

结果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系全面分析得到的数据和资料,包括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其结果必须经得起科学论证和推敲,数据必须真实有效。注意有效数字,重视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恰当使用图表等。可是不少来稿没有达到要求:结果缺项,如抗生素临床结果应包括疗效、细菌学疗效、药敏试验、不良反应,而某些来稿不做药敏试验,菌清除试验,而影响结果的可信性;数据随意取舍,有效数字位数不一;有的无统计学处理或处理错误;有的研究例数太少,不写实际数,只写出百分数;有的报告缺乏随访的结果或随访时间太短。图、表是表达结果的重要形式。在科技论文中,图和表使用频度很高,它们是量化信息的载体。图表的内容是论文计算、理论推导的结果依据。我们要求作者能恰当处理好论文中的图、表、文三者关系。凡文字可表达清楚的不列图表;如要表达精确的数据,则用表比较好;若要表示形象直观的量变关系趋势,则用图。在作者来稿中,文、表、图一起上的现象时有所见;有的无表序、图序;有的表题表序(图题、图序)均无;有的不用通用的三线表,仍采用已被淘汰的旧式表;有些图不符合制版印刷要求。

4.4讨论(结论)

讨论的目的是说明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讨论一定要立论严谨,紧紧围绕结果展开,依实验分析为依据,简洁、准确地指明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和普遍性,研究中的注意事项、对研究结果的建议和设想。讨论一定要突出新发现和新认识。一些作者为讨论而讨论,重复正文结果中的内容,给人以画蛇添足的感觉;有的将概况或产品药理作用介绍太详细,冗长且空乏。

5参考文献

结构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比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介绍,阐述了新型、高效应力结构体系将在我国二十一世纪大规模基本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前言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2种结构形式。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有所长,前者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延性好、施工速度快、建筑物内部净空气大等优点,而后者刚度大、耗钢量少、材料费省、防火性能好。综合利用这两种结构的优点为高层以建筑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统计分析表明,高层建筑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和用钢量约为钢结构的70%,而施工速度与全钢结构相当于,在综合考虑施工周期、结构占用使用面积等因素后,混合结构的综合经济指标优于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综合经济指标。

最近建设部和国家冶金工业局在颁布的《建筑用钢技术政策》中,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列为要大力推广的建筑新技术,可以预见,混合结构在高层办公楼、学校、医院及住宅等建筑中将有较广泛的应用。

二、索张拉结构

索张拉结构基本受力构件有三类:受压构件、受弯构件和受拉构件。

对于受压构件,当构件长细比较大时,由于构件会发生整体失稳,构件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对于受弯构件,由于构件截面应力不均匀,截面边缘的最大应力往往控制构件的设计,使得构件材料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受拉构件,截面的应力均匀,不会发生整体失稳,如利用高强钢索做成受拉构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拉构件的作用,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在结构体系中巧妙利用张拉构件,结合少数刚性受压构件,可构成受力合理的高效张拉结构体系,不仅承载力高、刚度大,且能使各种材料的强度均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索穹顶结构

索穹顶结构实际上是一处特殊的索-膜结构,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效率极高的张力集成体系。其外形类似于穹顶,而主要的构件是钢索,由始终处于张力状态的索段构成穹顶,利用膜材作为屋面,因此被命名为索穹顶。由于整个结构除少数几根压杆外都处于张力状态,所以充分发挥了钢索的强度,只要能避免柔性结构可能发生的结构松弛,索穹顶结构便无弹性失稳之虞,所以,这种结构重量极轻,安装方便,可具有新颖的造型,经济合理,被成功地应用于一些大跨度和超大跨度的结构。

四、膜结构

膜结构是张力结构体系的一种,它以具有优良性能的柔软织物为膜材,由膜内的空气压力支承膜面(充气式膜结构或所承式膜结构),或利用钢索或风性支承结构向膜内预施加张力(张力膜结构),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结构体系。膜结构采用的薄膜的材料,大多采用涂层织物薄膜,分为两部分,内部为基材织物,主要决定膜材的力学性质,提供材料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等;外层为涂层,主要解决膜材的物理性质,提供材料的耐火、耐久性及防水、自洁性等,常用膜材一般为聚酯织物涂敷氯乙烯涂层膜材、玻璃纤维织物涂敷聚四氟乙烯涂层或有机硅树酯涂层膜材。膜材并接的结构接缝多采用热焊,非结构接缝采用缝合。

膜结构具有如下特点:造型活泼优美,富有时代气息;自重轻,适合大跨度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能源消耗;价格相对低廉,施工速度快;结构抗震性能好。

充气膜结构有单层、双层、气肋式三种形式,充气膜结构一般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能源供应,在低拱度大跨度建筑中的单层膜结构必须是封闭的空间,以保持一定气压差。在气候恶劣的地方,空气膜结构的维护有一定的困难,不少建筑曾遭意外的漏气而下瘪。五、高效预应力结构体系

高效预应力结构是指用高强度材料、现代设计方法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建筑起来的预应力结构,是当今技术最先进、用途最广、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建筑结构型式之一。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高大精尖的土木建筑结构都采用了高效预应力技术,如,大型公共建筑、大跨重载工业建筑、高层建筑、大中跨度桥梁、大型特种结构、电视塔、核电站安全壳、海洋平台等几乎全部采用了这一技术。

近年来,高效预应力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已制定专门的预应力结构设计、施工规程、工程中应用的预应力结构体系也很丰富。典型工程实例有:面积最大的单体预应力工程是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每层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5平方米,在混凝土板、墙、框架、柱以及钢屋架、钢梁和钢管网架中大量采用了预应力技术;柱网最大的预应力工程是深圳车港工程,标准层平面尺寸159×103.5米,标准柱网16×25米,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最在的预应力钢桁架工程是北京西站主站房工程,该预应力钢桁架跨度45米,桁架上承40米高的中式门楼,门楼总重5400余吨;层数最多的预应力工程是广东国际大夏主楼,总计63层;高度最高的预应力工程是青岛中银大厦,总高度241米,58层,等等因篇幅所限,文章重点介绍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和北京西客站主站房工程。

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全面采用了高效预应力技术,仅无粘结预应力筋量就达4000余吨堪称本世纪国内最大的预应力工程之一。新航站楼的基础为整体预应力平板片筏基础,上部结构采用了预应力框架、剪力墙体系和预应力板柱、剪力墙体系,部分屋面采用了预应力空间焊接钢管屋架。

可以预计,随着高性能预应力材料(高强混凝土、高强预应力筋、新型纤维塑料筋等)的推广应用以及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的不断发展,新型、高效应力结构体系将在我国二十一世纪大规模基本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上一篇:高项论文范文 下一篇:道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