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构建灵活多变的小学语文课堂

时间:2022-06-05 07:33:03

浅析如何构建灵活多变的小学语文课堂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多边性等特点,如何构建有效的多变课堂模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有效论证,达到提高小学生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设实践 教学方式

目前,不少语文课堂或单一封闭,或千变万化,没有一定规则,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这与课标要求不相符合,不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要打破这一现状,就必须构建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如何构建灵活多变的课堂,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我认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

1.移情体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活泼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是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老师的精心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移情体验和角色激情扮演,达到“演出”中内化文体、移情熏陶的作用,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1]

2.融于生活,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开放

语文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才能在熟知中凝练感性认识,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教材的自身特点,揣摩好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衔接,让学生在学文中融入生活情感,同时把课堂中的知识带入课外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为应用的具体目的。

3.多重想象,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知识源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填补教材的空白,丰富教学资源和文本表达的内涵,使教学活动更创新、更具生气,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由于是自己的想象,带有个性化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丰富想象,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还能产生新的智慧火花。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起到推动和激荡回应的作用。

4.读写结合,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除了强调注重圈点勾画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动笔写。读能陶冶性情,写方能抒其心态,光读不写,学生往往犹如蜻蜓点水,只能获得浮光掠影的粗浅认识。只有读写结合,学生才能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和独特感受,从而享受到读书和审美乐趣。[2]记得几年前,有一位教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当学生沉痛而悲伤地结束最后一句“她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后,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溢于言表,而那位老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轻轻用电脑投影一首刘倩倩写的诗《你别问这是什么》。让学生在配乐的情景中聆听诵读,再轻声跟读,读着读着,有的泪流满面,有的轻轻抽泣,老师没有劝阻,没有评价,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些什么呢?拿出笔写写,让在天堂的小女孩知道你的心意……”学生“情到深处自然浓”,不少学生仿写出一首首送给小女孩的诗,还有不少学生议论热烈,有的想象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欢乐情景等,极为真挚动人。紧接着,那位教师又适时推荐了《安徒生童话》……学生读得动情,写得高兴,议得热烈……这位教师抓住了这个读训练点达到了写的目的,又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学语文、写作文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读书就是要有自己的经验等。这种读写自然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调动了其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3]。

5.多管齐下,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质变的飞跃,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已来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我们真正告别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时代。这就让新时期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更具活力。虽然我们现在看来,很多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溢、过之嫌,大都有识之士都在纠偏,都反对过多的多媒体及新方法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干扰,但这与多种媒介、多管齐下学习语文的大方向并没有矛盾。大家不是排斥多种媒介、多种方法,只是研究多种媒介、多种方法结合语文课堂,谁更有效的问题。多管齐下才能让语文学习课堂更精彩[4]。如很多文本、图片由于本身篇幅的缘故,没有相关资料说明,教师如多种方法进行补足,在单位时间增大文本内涵,不是更丰富语文课堂吗?道理我不想赘述,相信每个教师都希望应用多种新的方法,使课堂效果更好,更具活力。我们不是不相信、不应用多媒体和许多新鲜教法,而是应钻研多种方法如何结合,如何穿插,如何获得最优效果的最优方法。所以,多管齐下,小学语文课堂一定会更精彩,更适于大容量的有效的未来小学语文发展趋势。

6.结语

作为不断成长、勇跨世纪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构建灵活、多变的小学语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移情体验、多重想象、疏导、结合等多管齐下的方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有效,从而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17.

[3]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4]杨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女性领导优劣势分析及定位策略 下一篇:跨越新年:我们与天山共度十四勇士冬季穿越“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