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疗效研究

时间:2022-06-05 06:28:08

综合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62例,给予患者西医治疗,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治愈患者12例,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55%。结论 综合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西医;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

本文通过对在我院诊治的62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62例,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39±8.25)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3±2.15)年。

1.2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的患者均在我院经过相关的检查符合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均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的诊断标准,经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寒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相关的文件患者。

1.3排除标准 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方面疾病的患者;排除经中医证型为脾胃湿热患者、脾胃气虚患者、肝胃不和患者、胃阴不足患者;排除接受过胃部手术的患者;排除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的患者;排除不能积极有效地配合相关的治疗和护理方案的患者。

1.4方法 西医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替普瑞酮胶囊[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mg治疗,饭后口服,3次/d。对主要症状为上腹饱胀、恶心、早饱或呕吐的患者加用10mg多番立酮,饭前口服,3次/d。以4w为1疗程,持续服用1疗程。

中医治疗方法:予温脾散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温脾散药物组成:花椒、肉桂、丁香、干姜各10g,共研为末,用醋调和制成药饼,外敷于神阙,外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再将红外线治疗仪放在距药袋20~30cm高的上方,照射40min,1次/d。每次治疗开始前,红外线治疗仪先预热5min,一般以受治部位感觉温热即可。

1.5中医护理干预方法

1.5.1环境护理与生活指导 保持患者病室的整齐洁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指导患者合理地安排生活作息规律,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应使患者明白慢性胃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嘱患者在饭后不要立即就卧床休息,饮食应当洁净,以免病从口入。

1.5.2情志护理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应忌恼怒劳倦,保持乐观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和饮食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2]。因此,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调节情志,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的疑虑、紧张、恐惧。

1.5.3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选择富有营养又容易消化的食物。此外,还应指导患者定时定量进食,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安排患者少食多餐。

1.5.4养生指导 护理人员应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使气血顺畅,脾胃功能得到增强,促进患者的食欲。在日常生活中应起居有节,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保暖。

1.6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价标准,可分为:①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均消失;②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均得到明显的改善;③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均有所改善;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较前均无变化或病情加重[1]。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患者在经过西医治疗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其中治愈患者12(19.35%)例,显效22(35.48%)例,有效24(38.72%)例,无效4(6.45%)例,总有效率为93.55%。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消化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消化不良、泛酸、嗳气、呕吐、恶心等综合征,胃动力的障碍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病机理。中医将慢性胃炎划入"胃脘痛"、"腹痛"、"痞症"等范畴,认为其病变在于胃,病机则在于肝脾。中医认为,患者因饮食不节,外感诸邪,又内伤七情,致使脾胃的升降失常,日久则使胃阳损伤,以致患者脾胃虚寒[3]。

本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从患者病房的环境,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培养,情志护理及养生之道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选择富含营养又容易消化的食品,细吞慢咽,少食多餐,避免消化不良。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注意保暖防寒。此外,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调节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组研究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其治愈率为19.35%,总有效率为93.55%,表明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患者给予综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配合西医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饮食减少、嗳气呃逆、胃脘疼痛等临床症状,调节患者的情志,本组研究的结果与浦华、汤丽红等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综合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情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文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5(32):474-476.

[2]浦华.辨证施护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8(11):331-332.

[3]汤丽红.胃肮痛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4(21):321.

上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下一篇:护理边缘时段的审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