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运用方法与体会

时间:2022-06-05 05:35:55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运用方法与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运用方法与体会,为基层医院积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可行性进行前瞻性尝试。方法:按照江苏省卫生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文件精神为基本要求,并结合我院护理实际情况,以2011年6月-2012年6月1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为切入点,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结果:16例老年急性阑尾患者手术顺利,对我院医疗、护理质量高度信任,住院7-10d,平均住院(7.06±0.61)d。术后发生切口轻度感染1例,经及时发现、处置后痊愈;随访6月无异常并发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明显地提升护理质量,树立行业新风,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更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在基础医院临床护理实践中跃迁成功举措。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基层医院;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但随着老年化社会进程的发展和青壮年人员外出务工的现象,在基层医院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比例也逐渐增多[1]。所以,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均面临严重的挑战,2010年,我国卫生部在南京召开护理工作大会上提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旨在于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搭建和谐的医患、护患沟通平台,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使患者惠及、社会认可、政府满意。2011年6月,我院也学习和参照江苏省卫生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文件精神的要求,以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和实践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实践1年来取得喜人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均为本社区居民,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2±1.02岁。按照国际老年人定义通用惯例均符合老年人年龄标准。16例老年阑尾炎患者具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特征性临床表现者不多,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也不明显,临床表现与病情不平行,而且穿孔率高,甚至有个别患者能较早地出现休克表现,合并症较多。给护理与治疗均带来一定的困难。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措施,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在2-3h内完成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

3 优质护理方法

3.1 加强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优质护理理念的形成是社会进步的新型产物,也是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我国护理队伍管理走向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护理事业将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以坚持“以人为本”,使临床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2]。

3.2 转变观念,建立优质护理服务体系。按照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综合谋划,本着床护比例、护理分级管、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实践技能等要求进行优化组合,建立扁平化的护理管理体制,精简护理行政层级,提高管理效率。患者护理实行小组责任包干,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次使用,在实际工作量的基础上,实行具有专科特点的弹性排班,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3.3 夯实基础护理,细化常规护理,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士绩效考核制度、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护理工作标准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要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各种规章制度的要求、护理常规的要求、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并加强全员培训。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要求护士对护理工作要努力做到以人为本、服务到位、谨小慎微。把患者想到的事情做好,把患者没有想到的事情想到,给予患者一种家庭化、宾馆化的舒适环境。我们对1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主要采取如下优质护理措施:①术前在积极强化基础护理、纠正老年患者相关并发症、合并症的同时,我们重点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16例老年患者中,有11例为留守或失独老人,他们对缺乏情亲呵护的恐惧心理远大于病痛折磨。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老人入院时就有优质护理小组中3位辅助护士24h轮岗陪护,并积极与老人做思想沟通,了解老人心理愁绪,主动与老人分析、化解心理的各种担忧,积极为老人排忧解难。使得老人能感受到我们医护人员热情、情亲、温情。愉快的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②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详实记录,对出现异常迹象应快速评估与分析,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加强手术切口观察和疼痛护理,以减少因疼痛给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对有合并症的患者也应积极监测和治疗合并症,如合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但不宜降的过低,以免发生耐受性低血糖,对现有疾病治疗反而带来不利的影响。③加强出院指导,出院前要详细告诉患者注意休息,出院后半个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要劳逸结合,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并要求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可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要忌油腻、辛辣食物,要少量多餐。并嘱其按期门诊复诊,对合并症的治疗与控制也不宜松懈[3,4]。

3.4 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件,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含护士长文件书写),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

4 结果

16例老年急性阑尾患者手术顺利,对我院医疗、护理质量高度信任,住院7-10d,平均住院(7.06±0.61)d。术后发生切口轻度感染1例,经及时发现、处置后痊愈;随访6月无异常并发症。

5 讨论

江苏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要求,也相继出台活动方案,要求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实施,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示范工程”活动,到2010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创建10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30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6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通过“示范工程”活动,逐步推广“无陪护理”的模式和经验,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使患者惠及、社会认可、政府满意。笔者认为这一利好的护理模式出台,是社会发展和我国老年化进程加快相适应的一种服务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对于“421”家庭的老人、失独老人,一旦生病全家受罪。失独老人更是担当重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残、自杀的现象不是鲜闻。所以,对老年人亲情护理、心理护理、陪伴式护理非常重要。

我科对本组1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指定辅助护士、责任护理,进行24h不间断、无缝隙护理模式,避免以往为护理人员像流水线上工人一样,一旦患者有什么不适,而不知道向哪一位护理人员汇报、诉求[5]。优质护理后,我们护理人员也有要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对有苦恼、忧愁的,我们也能深入浅出与他们交流,拉近代沟的距离,使得老人愿意和我们交流、配合我们护理工作。从本组结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优质护理的优势。16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对我院医疗、护理质量高度信任,住院7-10d,平均住院(7.06±0.61)d。术后发生切口轻度感染1例,经及时发现、处置后痊愈;随访6月无异常并发症。

总之,我们认为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明显地提升护理质量,树立行业新风,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更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在基础医院临床护理实践中跃迁成功举措。

参考文献

1、钱梅英。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9):125-126。

2、吴启芳。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病人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5):378。

3、王宝珠,付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基础护理内涵[J],护理研究,2010,24(10):2614-2615。

4、崔菊香。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护士,2012,9:189-190。

5、梁秀丽。老年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1):1068。

上一篇:呼吸科重症患者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分析及护...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