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锁娥眉》中的语境差

时间:2022-06-05 04:46:58

摘要:文学作品中的语境差对表达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作品中的语境差进行描写:读者与作品的语境差,时间的语境差。

关键词:语境差,人物形象,时间

语境差是语境间的各因素内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造成的对语符层面规定语域的偏离。文学作品中的语境差对表达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语境系统内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对语境因素间的不平衡起了调节作用,使语境差中表层的不平衡转化为深层的平衡,从而传递了美学信息。

《风锁娥眉》是当代作家李萌昀的作品。李萌昀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她的作品完全颠覆了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伟人的形象,她以独特的视角重述了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面对生活的态度。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作品中的语境差现象。

一、读者与作品的语境差

作品中最突出的,也是最令人震撼的就是人物的塑造,作品与读者产生的语境差就表现在人物的塑造上。作品完全颠覆了人物在人们心中原有的形象,而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重新描写他们的性格和品性。广为流传的人物,被人称颂的形象在此消失的无影无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成为卑鄙猥琐的小人,才华出众的周瑜,一代帝王刘备,深谋远略的鲁肃成了性格迥异的女人。读者与作品的语境差就表现在这些人物的改变上。

(一)相信生活,追求爱情的周瑜

作品中最令读者大吃一惊的就是周瑜,由历史上的男性变成了女生,由一个纯情的女生变成癫狂的水军都督。十八岁的周瑜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她相信妈妈说的“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而生活则是永不停歇的风。人活着就像风里的叶子,只要你爱生活生活就会爱你”。此时的周瑜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对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幻想。在她遇到诸葛亮之后,彻底地改变了自己,放弃了自己中文的专业而改为军理,坚持不渝的爱这诸葛亮。直到诸葛亮背叛了她,她才感到生活的无奈和对“爱生活生活就会爱你”的怀疑。“周瑜绝望地哭喊着冲出门去,雪白的长发狰狞地散着,指甲在脸上抠出一道道血痕。她站在甲板上,指天大骂:‘难道你非逼得我死路一条才高兴吗?难道你非得要我开膛破肚才满意吗?’”生活的折磨,爱情的折磨,命运的折磨使得她彻底的癫狂。周瑜在历史中是一个英俊的才华出众的英雄,在这里是一个追求爱情,却又被爱情欺骗的女人。这样极大的反差,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表层的和深层的基础上渗透了作者所要表达的语义上的升华和读者审美体验的结合,是作品话语的价值体验。这种语境内的因素的相互交织,使得处于同一交际界域的语境呈现出复杂性。文章的表层含义是跟读者有很大的冲击,但是历史反应的也是现实生活。生活是残酷的,关键是如何看待生活。

(二)卑鄙猥琐的诸葛亮

在读者的心中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伟大人物,而在作品中他是一个猥琐无赖的小人。在军理系学习的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流氓,他总是沉浸于女色,没有一点上进心。“四年时间里,周瑜和诸葛亮如胶似漆,无数次小抄,居然让诸葛亮混到优秀毕业证书”。他把周瑜给他的爱情看的一文不值。在毕业前的一天,他和周瑜“统一”之后,第二天就跟刘备私奔了。这就是诸葛亮在作品中的形象,更可恶的是他没有做人的骨气。借东风之时,诸葛亮猥琐的嘴脸让人可恨。诸葛亮为得到周瑜的原谅“二话没说,咧嘴就哭,一边哭一边还试图往周瑜的怀里钻:瑜儿瑜儿,我可想死你了。”当周瑜要试诸葛亮是不是真的回心转意的时候,“诸葛亮泪如泉涌,抖若筛糠,突然一声惊叫,脸上五官挤作一团,双手扭作鸡爪,大白唾沫从口中涌出,双腿编成辫子,不成人形地跳出一套古怪的步子”。作品中对诸葛亮这种情形的描写出乎读者的意料,这种作品与读者的语境差无论是在读者的心中还是作品本身都有很强烈的艺术效果,拓宽了文学语境的审美空间。

一部小说中的关键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传达了作者写作的主要思想。人物是作者在现实的基础上虚拟而来的,但它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这部幽默讽刺的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深层的内涵,与读者产生了心里的共鸣。

二、时间的语境差:时间交错混杂

时间是推动事情发展的动力,文章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展开。文章中时间的语境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古与今的交错,古与古的混合。

(一)古与今的交错

时间的混合交错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把历史中的事情用现在的语气和词语表现出来给读者一个全新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幽默性。古与今的碰撞产生了一种美的视觉体验。周瑜和诸葛亮考入了水镜山庄这所大学,周瑜念的是中文系,诸葛亮念的是军理系读指挥的。在历史上这些词语是不存在的,用现代的词语来解释古代的概念是别有一番趣味的。另外,“刘备到达江东后不知所措,打电话同诸葛亮商量。”“打电话”同样也是现代用语,这样词语的出现增加了作品的幽默性。作品通篇都是用现代的口语叙述历史事件,这就是作者在时间上创造的语境差。

(二)古与古的混合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也有许多的文人志士。作品中也有引用的诗篇,但是作者和时代都与三国时期不相符合。作品用周瑜的诗句描写了她和诸葛亮的感情经历。作品中周瑜第一次看到诸葛亮时做的一首诗《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本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刘禹锡的本意是要描写他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是一种昂扬的励志的诗句,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而在此用来描写周瑜遇见诸葛亮后产生的情愫,衬托出周瑜对诸葛亮的爱恋之情油然而生。当周瑜思念诸葛亮的时候,也写出了大量被后人广泛流传的爱情诗篇。有的凄恻朦胧,反映了她的相思之情难以排解的幽怨。如《无题》“直道相思了无益,未防惆怅是癫狂”,这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李商隐想要表达是在近乎幻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渝的追求爱情。这也正是周瑜的心境,对诸葛亮的深爱之情。借他人之诗来写作品中人物的感受,是作者的巧妙之处。还有缠绵清朗的诗,表现她对未来幸福的憧憬与执着,如《鹊桥仙》,这是李清照的名篇。在周瑜一次次被诸葛亮欺骗之后,心灰意冷临死前写下了《枉凝眉》道出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种时空的转变,不但没有让人觉得混乱无序,反而更突显出作品的特点,让人觉得作品在荒诞之余又有所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古今的碰撞还是古与古的混合都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对文章的表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用简单明了的语句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中的人和事。这不仅是历史事件的重述而且还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

三、结语

小说中的语境差是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这只是作品表层的不平衡,实则达到了深层的平衡。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气恼。阴郁的日子保持心平气和,相信吧,快乐的一天总会到来!”(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祝敏清.小说辞章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

[2]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短篇小说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上一篇:汉霸二王城的初步调查及其思考 下一篇:浅谈仰韶文化晚期的“葬玉”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