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高科技产品――灾难

时间:2022-06-04 06:51:58

一种新的高科技产品――灾难

人类的可悲就在于此,以团体的名义――小到公司、大到国家做着各类的事情,看似动机高尚或名义神圣,但却在损害着更大范围内人群乃至人类的整体利益,包括自己。

什么是人类?没有羽毛,却飞上了天空,飞向了太空;没有鳞和腮,却能在海底遨游万里,不用浮上水面“换”口气儿;没有爪、牙,却把很多牙尖爪利的动物搞得快绝了迹。

这也是人类:飞得高,却会掉下来。美国大陆航空公司一架飞机2月12日坠毁在纽约州,包括地面人员在内的50人在空难中丧生。这种空难发生多少次了?多少人在本为节省时间的机器中永远丧失了他们的时间?可这类悲剧还是不断发生。航空公司永远说“飞机发生事故的概率要远远低于火车和汽车”,可这很小的概率落在任何人身上,都绝对是无法逆转的灾难。而在这之前的2月10日,辽阔的太空中两颗小小的卫星撞在了一起。一颗是美国的商用通信卫星,一颗是俄罗斯报废的军事卫星。它们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碎片无数,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残片区。这个说起来发生的概率会更小的事故能不能避免?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美国五角大楼也已公开表态,承认失算,承认“没有做出预报”。但为什么没有做出预报?却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说法。但不管什么原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空难就这样发生了,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担心的太空安全问题成了现实。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大洋深处。2月初,英国核潜艇“前卫”号和法国核潜艇“凯旋”号在大西洋底砰然相撞,两艘潜艇同样受损严重。为什么发生几率为几百万分之一的事情却能真的发生?说起原因来有些可笑,很有些“恶搞”的意思:因为两国的核潜艇都太“先进”了!它们的静音装置接近完美,反声纳装置都过于高端,双方因此“都无法探测到对方”,所以无法避让。而这种“技术先进”导致的后果是什么?两艘核潜艇高达7000多万美元的维修费用倒在其次,真正危险的是两艘核潜艇上的核导弹――虽然相撞后没有发生核爆炸,但核泄漏的可能性非常大,核弹头也可能丢失。

半个月内在天空、太空、大洋连续发生灾难性的事故,都是在人类为之自豪的、象征着征服自然界的所谓“高精尖”领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类没能真正驾驭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原因是什么?我想并不纯粹是技术能力的问题,更多是人的意识问题。像美俄卫星的相撞,双方都有监控和预警的能力,美方坦言需要监测的太空轨道物多达18000个,不得不有所选择,换言之这颗商业卫星不是美方觉得多么重要的。对俄方而言,这是一颗报废的军事卫星,更是无所谓。美方专家还说即便发出卫星可能相撞的预警,负责控制卫星运作的地面指挥部门也很难做出改变卫星轨道的决定,因为改变卫星轨道后很可能导致卫星失灵,甚至永久损坏,这和相撞的损失差不了多少。这样权衡利弊,就不如冒冒险,赌赌那个所谓很小的几率了。至于相撞后产生的碎片对整个人类太空事业造成的长久危害,那就不是他们所考虑的问题了。近似的思维方式导致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大洋深处,两艘核潜艇都是各自国家核威慑力量的中坚,为了“捍卫”各自国家利益,都要在大洋各处巡航,以证明自己国家对大洋、对地球的“话语权”。虽然两国是盟国,但这种“捍卫”却绝对是秘密级的,谁也不会告知盟友己方的航行路线,所以在茫茫大洋就“狭路相逢”了。飞机失事的问题是同样的。虽然每次失事的原因都不尽相同,但和人类的技术能力相比,这些原因都基本在可克服的范围之内。

人类的可悲就在于此,以团体的名义――小到公司、大到国家做着各类的事情,看似动机高尚或名义神圣,但却在损害着更大范围内人群乃至人类的整体利益,包括自己。

经济危机也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这种秉性。在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向别国倾销本国产品时都大谈“全球一体化”,危机来临时开出的却几乎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药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最近美国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美国国会参议院2月13日晚批准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份计划中有受到各方广泛批评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贸易壁垒就是这样形成的――大家都这样了,又不得不开一个所谓的“G7”会议,协商大家都不要搞贸易保护。而“G7”――西方七国集团嘛,不又是一个团体、一个富国的团体吗?还是那套。

上一篇:博山民居遗风 下一篇: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