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如何来临

时间:2022-06-04 05:03:15

世界末日如何来临

别吓唬自己了,2012年12月21日绝不会是世界末日。但真正的世界末日总有一天会到来的;至少50亿年后,当我们的太阳把最后一点氢燃烧成氦,然后膨胀成为一个比现在大数百倍的红色的庞然大物时,地球便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在此之前,人类有没有灭亡的可能呢?它将如何发生,又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来自太空的撞击

来自太空的天体一直不断地撞击着地球,只是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在穿越大气层时就被燃烧掉了。偶尔也会有较大的物体幸存下来,例如,你常听说的陨石。真正的危险来自直径超过1千米的庞然大物,它撞击地球所产生的沉降物,足以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并影响全球农作物的生长。大多数科学家都相信,6500万年前,曾有一颗直径15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杀死了当时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所有恐龙。如果此类事件发生在今天,同样也会使人类遭遇灭顶之灾。

地球最终肯定会遭到另一个庞然大物的撞击,但肯定不是在我们有生之年。天文学家估计,大到足以杀死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类的天体大约每隔数百万年才会撞击地球一到两次。尽管有人预言一个被称为1950DA的天体将会在2880年极其靠近地球,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发现非常有可能撞向地球的较大的天体。鉴于世界各国对预防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做的努力相对较小,现在还不能保证地球在遭到撞击前会有足够的预警时间。

印尼上空的爆炸

担心小行星撞击地球,并非杞人忧天。2009年10月,一颗小行星在印度尼西亚上空的地球大气层爆炸,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3倍,1?郾6万千米以外的监测站都能听到爆炸声。这让人们重新开始担心地球防御太空冲击的能力。当时,这颗直径10米左右的小行星,以时速7?郾2万千米冲向地球大气层。突然的减速导致它的温度迅速升高,最终爆炸,其威力相当于5万吨TNT炸药。幸亏它不是很大,而且爆炸发生在海平面以上15~20千米的地方,没有对地面造成任何破坏。如果这是一颗直径20~30米的稍大一点的小行星,就可能给地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科学家认为,1908年发生在俄罗斯的那次威力巨大的通古斯大爆炸,就是由直径60米左右的小行星或彗星碎片引起的。据估计,那次爆炸相当于1000万~1500万吨TNT炸药,足以摧毁一座大城市。事实上,直径不足100米的天体很少被天文学家发现并记录下来。因此,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事先未被发现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要想发现所有直径在20米以上的天体,就必须花上若干千亿美元建造更多更大的望远镜。

人类当然不会束手待毙。最近,英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可以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灾难中拯救世界的航天器――“重力牵引器”。它将拦截即将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并在距离该小行星表面只有48米的地方同它一起飞行。在这个位置上,重10吨的“重力牵引器”能够对小行星产生一个较小的引力,将小行星拉向自己,逐步改变其原来的行进路线,直到确保它无法撞击地球。据介绍,这个航天器可以使直径300米到400米的小行星偏离原来的轨道,但必须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前20年发射,以便它有足够的时间拦截小行星。

最糟糕预计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作出的最糟糕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会上升4~5摄氏度。这种情况会使亚洲和非洲缺粮少水,欧美地区天灾加剧,大洋洲和极地的生态严重受损。这种情况会使海平面上升1.4米,包括全球许多重要城市在内的沿海地区将遭遇洪水。与此同时,地球近1/3的土地可能会变成沙漠,一半以上的地区将遭遇干旱,而大部分地下水的盐化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全球40%~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即使气温只上升3摄氏度,喜马拉雅山地区长度小于4千米的冰川将消失殆尽;其初期的后果是洪灾和泥石流发生的次数显著增加,以后则将带来严重的干旱。

美国科学家发现,目前地球的二氧化碳增长趋势,甚至超出了上述最糟糕的预计。最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宣称,地球生物圈的下述四大“爆发点”有可能加速全球变暖。首先是北极海冰,冬天时有1500万平方公里的北极冰盖在缩小。许多科学家认为,该地区的第一个“无冰之夏”会在5~50年内发生。这只是“什么时候”的问题,不存在“会不会”的问题。随着冰盖的消失,将太阳光反射到太空的巨大的镜面也随之消失。失去覆盖的深邃海洋吸收太阳的热力而变暖,又会促使与之相邻的冰块融化。其次是格陵兰岛和西南极冰原。10年前,这个冰原似乎还没有缩小的危险。然而,从2000年开始,格陵兰岛的冰减少了约1?郾5万亿吨,每年抬升海平面0?郾75毫米。有科学家担心,它会在2~3个世纪内崩塌。尽管西南极冰原在短时期内基本不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但近来冰架的崩裂预示着危险已经逼近。其三是永久冻土。占地表面积五分之一的永久冻土的下面是几十亿吨甲烷形态的碳。这种温室气体的威力是二氧化碳的30倍。这片冻土厚达1千米,其中表层3米的碳含量与地球大气层相当。其四是海洋开始出现疲劳迹象。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有一半以上是被森林和海洋大致平分吸收的。随着热带雨林大规模被毁,海洋也开始出现了疲劳迹象。过去半个世纪里,进入并停留在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所占比例已从40%增加到45%,这加剧了温室效应。海洋吸收量的下降也许是因为碳已饱和,但气温上升也导致了海洋酸化,阻碍了浮游生物、海澡、珊瑚等海洋生物将二氧化碳转化到富含钙的贝壳中。

瘟疫的阴影

纵观历史,可怕的瘟疫会使人类的文明社会难以维系。1918年3月11日上午,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一位士兵发烧、嗓子疼和头痛;部队医院的医生认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谁知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现了相似的症状。几天之后,这个军营里已经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美国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这种“感冒”的踪影。只是这一阶段的疫情似乎并不那么严重,与往年相比,这次流感造成的死亡率高不了多少。

但是,当这一流感传到西班牙时,却造成了总共800万人死亡。这次流感也因此被称为“西班牙流感”。9月,这一流感又出现在波士顿,“西班牙流感”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开始了。10月,美国国内的流感死亡率达到了创纪录的5%,而且呈现出了一个相当奇怪的特征:以往死于流感的大多是年老体衰的人和儿童,而在这次流感中20~40岁的青壮年人却成了死神追逐的对象。到了来年2月,“西班牙流感”进入了它相对温和的第三阶段。数月后,“西班牙流感”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科学家估计,大约有2000万~4000万人在此流感中丧生。相比之下,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1000万人死亡,只有它的1/2~1/4。这场流感之后,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下降了10年。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现在的疾病传播也更快了,去年在全球迅速蔓延的甲型流感便是一例。尽管自1981年以来,致命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疾病也在不断地变异。而且,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移居以前无人居住的地区,接触到以前不曾触及的病菌的可能性增大;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出现了40多种新病菌。此外,生物武器试验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可能的未知事件

对于人类文明可能会如何终结,科学家认为,它既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例如,美国黄石公园等超级火山的喷发,来自某个星球的强烈的伽玛射线暴等等。也有可能是人为造成的,例如,核战争,人口过剩带来的粮食危机,危险的新技术等等。1947年,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设立了著名的“世界末日钟”,以提醒世人,人类距“核灾难灭亡”有多近。1953年首次氢弹爆炸后,这个钟距象征核战争爆发的子夜仅2分钟,现在该钟处于距子夜5分钟的位置上。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以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

上一篇:雷米特:世界杯之父 下一篇:暗恋是一个人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