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的不是美文,是“寂寞”

时间:2022-10-06 04:35:33

你看的不是美文,是“寂寞”

【阅读导航】

去年七月,有人在猫扑网上发了一张一名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大批网友相继模仿“哥×的不是×,是寂寞”的句式――“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上的不是网,是寂寞”“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一种集体性撒娇迅即蔓延开来,“寂寞党”就此在网络上悄然形成。就连2010年的春晚,单一个“寂寞”,就分别在冯巩、郭达和闫妮的三个节目中用到。有网友大呼:“这看的不是春晚,是寂寞!”由此可见“寂寞”一词的流行。

寂寞之美

文/邵玉田

老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默默。

唐诗有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其意境便是一种不为人知的寂寞。

想象中的情景:如丝的细雨,轻轻地沾湿、穿透薄如蝉翼的衣衫,像酥油一样滋润着肌肤。松软的雪地,一颗被挤碎的果子渗出红色的液,缓缓地浸到雪花的每一寸肌理,在六角形的尖尖儿上凝结成一个细小、饱满的红色珠子。渐渐地,身体的每个角落,便都有了雨水的存在。

那些雨水并非凭空生出的死水,它们是生命的活体,或许曾摇摆过嫩绿的水草,或许曾有鱼儿在水中吐过泡泡,或许是一泓清泉绕过岩石青白色的脊梁。它们蒸腾、凝结,在天空中听鸟儿的歌声,然后那自然孕育的跳跃的灵魂,便随细雨浸入了你的身体……

这种寂寞之美,在静谧中,默默地完成。

而这样一个如动漫演绎的美丽过程,也只有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够有机会去细心地发现,品味出其中意蕴。

寂寞,能带给人无限的神往和难言的意境。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个境界,哪一个不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的心呢?司马迁以一颗耐得住寂寞的恒心,成就了千古绝唱的《史记》;曹雪芹是寂寞的,他留下了让后人评说的《石头记》;陶渊明的田园诗,灵感多来自寂寞,“悠然见南山”的情趣,那种亲近自然的融和,那种淡定的人生哲学,正为我们现代人所崇尚;沈从文、巴金也都曾经是寂寞的,于那些寂寞的时光里,他们默默地说着故乡及自己的故事,至今读来,仍让人怦然心动。

寂寞又是一种凄美。南唐后主李煜,这个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即使身处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一抹寂寞的灰色笼罩心头,更是无法排遣,于是他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了宣纸之上,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一首首悲歌。

林则徐被贬伊犁,那种寂寞非常人所能及,但他却高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将寂寞悲叹化为了动力,在边远的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湿了衣裳,更落入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了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样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恭敬敬地去仰望。

(选自《洛阳晚报》)

赏析:

寂寞的流行,人们以为反映了中国国民内心的空虚,反映了一些人无所事事的心态。本文却不这样认为,作者换种眼光看问题,标新立异,从中发现了寂寞的别样之美,实在让我们心头为之一振,眼睛为之一亮。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而往!没有人躲得开,但寂寞人士可以!对于名和利,我们可以选择在寂寞中的死亡;对于尘世的繁华,我们可以选择在寂寞中的生存。对于寂寞,我们也可以选择释然!

享受孤独与寂寞

文/丁 婷

孤独与寂寞是人的影子,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它牵扯着。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朋友,渴望交流,但又时时感到寂寞难耐。其实,偶尔的清静、独处,并非痛苦,它是对自己身心的一种调整和放松。

其实,可怕的并不是孤独和寂寞,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体会和感觉,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心态和调整自身的能力。当你寂寞时,不妨轻轻地关上房门,隔去外界的喧闹,一个人独处,放一碟轻悠的音乐,冲一杯淡香的咖啡,翻一本心仪的图书,感受一下久违了的闲情雅致和纸墨清香。如可能你尽可以什么都不干,只是坐在那里沉思,思考人生以及大脑中储存的一切,或者什么都不想。出人意料地,你会发现这种寂寞实在是难得的享受。这时对你来说,它们像朋友一样,听你倾诉心声,为你保守秘密,让我们更好地认清自己,更加自信和清醒地迈出人生的下一步。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有人借热闹来躲避寂寞,麻痹自己。殊不知,浮华喧闹永远也不会真正赶走寂寞,因为真正的寂寞来自灵魂深处。所以我们要读懂寂寞,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它、体会它。可以说,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不是所有的喧闹都是欢乐,有时寂寞是穿越时光而抵达美丽的一种境界。换个角度,让自己从悲欢离合中净化思想,静静地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人世间风起云涌的内容,思考人生历程中的痛苦和欢悦。当我们真正窥探了人生的丰富与美好、生命的宏伟和阔大,我们就读懂了孤独、理解了寂寞,于是它便成了享受。享受孤独与寂寞,让它拂拭我们蒙尘的心灵,洗涤我们身上的浮躁、空泛和沮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清生活里的花朵是以最美的形式在绽放,听到远方的鸟啼在天籁中婉转悠长。

古也淡,今也淡;成也喜,败也喜;不是神仙,胜似神仙。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充满自信快乐地向前,因为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洛阳日报》)

赏读:

享受孤独与寂寞,这实在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寂寞是思想的土壤,可以使漂浮不定的思绪扎下根来成为情感的掩体;寂寞是才能的酵母,可以使稍纵即逝的灵感迸发出火花。曹雪芹在寂寞中写出了传世之作,爱因斯坦在寂寞中窥见了宇宙的奥秘。古往今来,唯有耐得住寂寞者,才使自己的生命不致于成为浮在表面的一个泡沫。如此说来,寂寞又岂止是一种享受?它是对浮嚣人生的一种反叛,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回顾。懂得享受寂寞者、耐得住寂寞者,才会懂得如何珍惜整个生命,享受整个人生。

上一篇:有关梯形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下一篇:无敌考试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