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政治课堂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04 03:14:44

谈政治课堂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创造能力和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办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 创造力 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创造和革新的倾向越来越强,现在是需要发挥所有人的潜在的创造性以及集体的创造性的时代。国际教育界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那么,如何实施创造教育?这便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正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实施创造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而思想政治课具有特殊的功能。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拟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性意识。例如,我在讲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内容时,先播放歌曲“说句心理话”,优美的旋律在教室里响起。然后说:“说句心理话”这首歌,词美、曲美,歌唱家唱得更美,因而深受我们的喜爱。他唱出了当代军人的情怀,唱出了当代军人的心声。请问同学们,作为军人的“我”为什么还要想家?请用歌词回答。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是因为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有的说:因为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我说:对,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因为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妈妈,还有梦中思念的她。按说他该好好在家中孝敬父母,爱妻怜儿,但他为什么还要出来当兵呢?学生回答:因为他更加懂得有国才有家,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而没有了祖国也就没有家。我最后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好,没有了祖国便没有家。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作为军人的“我”正是有了对妈妈、对她、对家、对国的爱才来当兵,反过来,也正是有了她们的支持,“我”才能出来当兵。可见,在“我”和妈妈、她之间,在家与国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联系。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师教学就要善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这正如朱熹所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那么,何种疑问方式最能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呢?教师应该认真筛选,找出最佳方式。其标准应是:能联系实际,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能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发散、聚合、观察、想像等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我讲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商品”时,没有直接提问“什么是商品?”,而是采取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迂回式提问:A,一提到商品,同学们很自然会想到麦当劳快餐厅里的汉堡包、可口的饮料、时髦的衣服。那么,它们是怎么来的?它们又将到哪里去?B,大自然中和煦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C,医院给重病人输的氧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D,超市里货架上的变质食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若变质的食品能够作为饲料,又通过交换,那它是否就是商品?为什么?E,劳动产品是不是商品,你同意吗?它是否是商品关键看什么?F,你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抽象,使要传授的知识水到渠成。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感性、发散性、创新性等要素也都得到了训练。

三、注重学生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学生只是课堂的听众,习惯于听与答,是典型的满堂灌,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知识只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单向传递,这样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提倡把课堂的主动权与学习的自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会教,而且要会引导学生学,不在于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如在讲述“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内容时,我把课堂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多渠道收集资料,看在现实中有哪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准备得也非常充分,课上学生举出了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如旅游区发生的缆车事故,商场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等等。

四、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现代教育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心,而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造的开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异,允许学生提出独特见解,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创精神。古今中外正是求异精神的存在,在天文地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才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如伽利略对“上帝用6天时间创造世界”求异,于是产生了天文望远镜;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求异,于是有了大庆油田的成功。正是人们敢于求异,勇于求异,才取得了杰出成绩。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勇于求异,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培养其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取得成效。如我讲“环境与人才”这一问题时,我以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将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在“逆境出人才”与“顺境出人才”的唇枪舌战中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使得学生对此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与见解,而学生的求异及辩证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需要我们为之进行不懈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深入贯彻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学生的创造能力定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下一篇:谈情感教学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