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企业就是我的创业梦工场

时间:2022-06-04 03:06:46

我的企业就是我的创业梦工场

“我们三个正开会呢,讨论下一步成立公司时章程的具体设置。”李泽峰说,这个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正和他的两个创业伙伴严肃地讨论未来的成本分摊问题。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下,这样的创业团队或许并不少见,这三位却有很多独特的地方。

首先是衣服,这三个人都穿着印有“沈阳机床”标识的工作服,因为在新的公司未成立之前,他们三位都还是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

其次是他们开会的地点――他们是站着开会的,站在一个数千平方米的庞大车间里,车间内一列列都是正在运转的智能数控机床生产线。车间是属于沈阳机床的,但在其中,有一块60多平方米的地方被玻璃围挡单独区分开,里面是三台i5智能机床、两台机械手臂组成的加工流水线,正飞快地运转着。这块区域和设备,是他们从沈阳机床租来的,也是成立公司创业的基础。“未来车间中大部分的设备将由我们员工‘i小微’创业公司运营”,李泽峰说。

还有一样,三位在开会时,旁边还站着三个年轻人,他们是代表沈阳机床集团“双创”专项工作团队和沈阳机床大众创业基金来参加会议的,不时会向三位未来的老板讲解股权架构设计、财务测算等创业知识。

这么一归纳,事情就显得有点特别:三位尚未离职的大型国企职工,在本单位的车间内租下部分区域和设备,形成“厂中厂”,然后讨论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国企则派出专业人士在旁边给这三个人支招,不仅支招,国企还承诺,如果创业方案好,成立公司后,国企会通过“双创”基金进行股权投资。这样的事,恐怕在过去所有国企,甚至民营企业中也从未出现过。

“这是我们沈阳机床集团正在探索开展的‘大型国企内部双创’所扶持的一个创业团队,集团运用完全商业化的模式进行扶持和激励,激发内部职工创新创业的热情,让‘双创’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实现职工和企业双赢。”沈阳机床集团工会主席车欣嘉对记者说:“为推动这次创新创业的探索,集团工会不但出人出力,还做了直接投资。”

近两年来,在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都积极行动起来,成立双创基金、优化创业环境、给予初期支持等措施接连出台。但如何发动企业职工、尤其是国企职工加入创业创新大潮,对于东北这样一个老工业基地而言,则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

作为中国500强企业之一,沈阳机床集团做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尝试――由沈阳机床集团发起成立完全商业化、市场化的“双创”基金,专门支持公司内部职工的创新创业行为,职工如果有可行的创业规划,集团不但提供各方面帮助,还可以直接投资入股,让创业者在初期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这不是慈善,也不是分流职工,而是一个具有全新商业模式的企业职工双赢战略。”沈阳机床股份公司行政总监董凌云介绍:从职工的角度来看,像沈阳机床这样的大型国企职工数以万计,藏龙卧虎,很多职工有创业的想法和能力,但苦于没有资金、政策支持,下不了决心走这一步。如果集F层面给予支持,把集团拥有的技术、设备、场地、财务管理、产品订单等方面的资源转让或租赁给想创业的职工,甚至帮助注入初期启动资金,那么这些职工就会果断迈出第一步,用创业为自己带来更好的明天。

企业提供这些支持,一方面是帮助职工,另一方面也有其商业角度的考量――作为一家高端装备制造型企业,机床的职工绝大多数都是搞技术的,多数想创业的职工其着眼点也都围绕着制造业的配套产业,沈阳机床可以趁机培养出一个产业链供应集群。

例如,沈阳机床目前的主打产品是i5智能机床,这是一种突破国外企业垄断的“智能制造+互联网”的高端装备。在生产i5机床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原本需要外包的配件订单,如果把这些订单交给创业职工来做,这些原沈阳机床职工技能熟练、经验丰富,可以为i5智能机床提供更优质的配件产品和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同时,创业的职工想要生产这些配件,首先需要获得生产资源,而i5智能机床独有的分时租赁功能,恰好能帮助员工通过虚拟获取生产资源的方式实现轻资产运营,那么,这些创业职工又会成为沈阳机床的客户。

“依托i5智能机床独特的技术优势,我们的产品可以卖,也可以租。”董凌云介绍,沈阳机床集团在2015年成立了优尼斯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专门针对一些企业想购买机床但又缺乏资金的需求痛点,机床集团可以向这些企业融资,帮助它们完成采购,或者把产品租给这些企业使用。这样一来,既卖出了产品,还获得了利息或租金收益。

既然可以租给别的企业,当然就可以租给自己的职工创业,机床集团同样可以从中获利。

“沈阳机床将通过i5战略与大型国企内部双创的有机结合,打造出以i5智能机床为核心的新产业链。”车欣嘉说:“这个产业链的形成对企业自身有直接的帮助。另外,对这些创业职工进行不高于30%比例的股权投资,企业还可以分享职工创业的收益,也就是说,企业承担‘天使投资人’的角色,将来也会获得相应的收益,形成双赢。”

在沈阳市总工会、沈阳机床集团管理层以及集团工会的大力推动下,在2016年5月,沈阳市政府办公厅的《关于支持沈阳机床集团i5战略计划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沈阳机床集团将设立“双创”基金,由企业发起、各方支持创立,用于支持职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项目,实践“双创”战略部署,搭建职工创新创业平台。

按照规划,沈阳机床集团拟设立的“双创”基金总规模为3000万元,由沈阳市总工会及团市委协助运作。基金构成为:沈阳市创业就业引导基金参股出资500万元,机床集团出资1900万元,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出资500万元,基金管理人公司沈阳蜂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全资控股)出资100万元。

2016年8月3日,该“双创”基金的管理人沈阳蜂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14日,沈阳市创业就业引导基金完成对沈阳机床“双创”基金的尽职调查。

企业工会出资500万元加入到企业内部的“双创”基金中,这在国内堪称创举,甚至是国内首例。对此,沈阳机床集团工会主席车欣嘉表示:工会系统是这个企业“双创”基金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面向职工提升其创业能力方面工会不能缺位。在过去,工会对职工的服务主要集中在送温暖、帮扶困难职工、职工教育培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等层面,这些服务能够对职工起到直接、短期的作用。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在保障直接服务职工的同时,能够以“天使投资人”的形式帮助内部职工创新创业,让职工度过创业初期的困难,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人员结构,创造新的利润回馈职工;另一方面则可以真正为职工的未来发展助力,让创业和不创业的职工都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岗位,这同样是一种服务职工的方式。

“我和车间里7名职工决定联合起来报名创业。”来自沈阳机床电装分公司的戴岩对记者说,他组建的8人团队之前全部是电装分公司的职工,这次申报的创业项目为“i5伙伴电控部件商业模式”,团队可为i5系列机床电器柜提供配套电控部件产品,与外部供应商不同的是,该创业团队拥有价格优势、物流配套优势、设计周期优势、售后服务响应快等优势。预计创业团队年产销值将超300万元,可实现利润近百万元。

2016年4月13日,“双创”专项工作团队与集团工会共同组织开展了首届“创新改变生活、智慧成就价值”主题创意大赛,面向集团所有职工征集创业构想和方案。职工踊跃参与,工作团队在纷至沓来的应征方案中,初步筛选出73项创意,并按规范的评选流程和统一的评分标准评选,最终确定出“智能工厂自动线创业计划”“微包配套创业计划” “i5增减材设备的研发与运营”“超级幼儿园”计划等20个获得专项奖的创意,每项奖励2000元,最后通过网上8万余人次的投票、项目现场路演、评委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最高奖项蜂鸟奖一等奖1项,奖金10000元,二等奖3项,每项奖金7000元,最具人气奖一等奖1项,奖金5000元,二等奖3项,每项奖金3000元,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大赛评委会全体评委一致认为,首届创意大赛起到了引导内部员工积极参与“双创”,培育企业内部创新、创业氛围,募集创业创意的重要作用,为集团全面实施“双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只是颁奖,随后,这些项目就进入了预运行阶段。职工们虽然有创业热情,也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但面对创业还有很多生疏的环节。不会撰写商业计划书,工作团队全程协助;创业缺乏场地、设备、配套流程,工作团队通过协调集团资源给予协助。

“集团将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协助所孵化的小微企业进行创业公司注册手续办理、税务、财务核算、管理培训等。”董凌云说。

“我们比普通的天使基金、创新工场都更照顾创业者,很多地方属于手把手地教。另外,也不局限于工业配套方面的创业,一些绕厂区内生活服务类的创业项目,例如洗车、快餐物流、顺风车队等创业我们同样支持,甚至向创业者开放厂内的资源,让他们在厂区内就能拿到订单。”

截至2016年12月底,首届大赛中获奖的20个创业项目,已经有13项进入试运行阶段,部分项目已经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实现了销售收入。

这仅仅是开始,沈阳机床集团工会主席车欣嘉介绍,集团计划用3年时间创建并完善适合机床集团职工的“双创”模式;利用职工创业基金,孵化60~100家小微企业;应用“i伙伴”新型制造模式,承接企业内、外部加工业务,累计产值达11.1亿元;企业内部职工累计2000人以上参与“双创”; 同时,还计划为至少10家沈阳机床以外的中大型企业提供职工“双创”模式咨询服务。

回顾沈阳机床集团工会参与发起的内部职工“双创”战略,令人感慨的不仅仅是构思的巧妙、巨额资金的投入、严谨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企业与职工的双赢格局,更令人感慨的是,作为企业的工会组织,在坚持传统工作方式的同时,结合时代潮流主动创新,与企业一同推动、促成宏大的“大型国企内部双创”战略,通过充分整合大型国企的优势资源带动员工创新、孵化员工创业项目,使大型国企成为推动国家“双创”战略的主力军,而这一创新的方向,值得整个工会领域借鉴,我们期待这种模式最终转化为成功的经验,并期待成功的经验能够被广泛复制。工

上一篇: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中国式停车,老司机也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