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牵手设计约定提升城市品质

时间:2022-06-04 01:33:50

北京牵手设计约定提升城市品质

秋风吹拂,枫叶摇曳,走近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多少人想掀开晨雾为它披戴的面纱,一窥其真实的面目。然我们走进它,又被它丰富多彩的设计世界所迷惑。寂静安然的回味思考后,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设计使我们的内心波涛澎湃。

有时,设计就是一卷书,一杯茶,平静舒适;有时,设计就是一杯酒,一把火,癫狂放纵。无论它以何种形态出现,我们都应尊重设计,犒赏创造。同时将设计融入到生活,将设计拓展进商业,将设计转化为文化。

历经2年的时光洗礼,以“设计提升城市品质”为主题的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围绕着“设计改变城市”、“设计走进社会”、“设计走进生活”和“设计关乎你我”四个方面全面展开。

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让尘封在思维中的理念弥漫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滋润着北京的一砖一瓦。

大栅栏·新生

“买鞋内联升,买帽马聚源,买布瑞蚨祥,买表亨得利,买茶张一元,买咸菜要去六必居,买点心还得正明斋,立体电影只有大观楼,针头线脑最好长和厚。”提起大栅栏,老北京人可能会拿出北京式的能侃能聊跟你滔滔不绝,而这话语间一定离不开老字号,作为明清北京城最重要的市井商业中心,大栅栏老字号林立,也曾经戏院云集,达官贵人、市井百姓和文化仕人均聚于此地,不仅如此,由于和琉璃厂相邻,衍生了京报、中华日报、北京女报等近代报馆40多家,曾经的繁荣历历在目。而现在,大栅栏新生了。

在2011年设计周期间大栅栏跨界工作室就开始尝试在尊重老街区肌理的前提下,老房子新利用,通过设计的力量引入新业态。而与五道营、南锣鼓巷现在已经商业得不成样子不同的是,大栅栏采用“闲情偶遇”式的开放与包容,既有老字号一条街,也有前卫新锐的文化创意和新型商业区,这与大栅栏曾经是上到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包容和开放冥冥之中契合。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由北京设计周与北京广安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以及西城区旅游委联合举办的“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活动,以“设计为民生”为主题,让国内外众多设计师的巧思和创新进入大栅栏的寻常百姓家。

设计力量·老街区

2012年北京设计周以“设计为民生”为思考方向,作为大栅栏的改造实施主体——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西城区旅游委,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再次联手,将设计融合到大栅栏区域保护更新与发展中。在大栅栏充满人文气质的街区中,以审慎创新的保护更新计划来促进原有居住环境、文化氛围及商业形态的更新,成为区域发展最核心的话题。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国际设计周邀请来活跃于国内外的50多个设计师、艺术家、品牌、团体和机构参与今年的设计周活动及项目。

强大的设计资源和大栅栏强调以民为本、有机更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街区保护更新理念组合在一起,为今年的“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带来了一系列紧扣街区生态的设计活动。

老街区新改造——大栅栏更新计划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论坛及城市设计竞赛、艺术家和设计师空间改造、杨梅竹设计探险等项目,邀请来国内外活跃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完善社区生态建设,通过改造和美化胡同空间来思考都市中老街区未来的生活方式,并帮助当地商家进行改造提升,通过用现代设计新思维与传统商业的结合互动来探讨原有业态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方向。

中国式生活——大栅栏胡同24小时

大栅栏增强现实艺术历史漫步×大栅栏24小时、国际知名艺术家Cindy?CYJO制作的大栅栏人物志对话等项目,梳理和完善大栅栏宜居的胡同生活,触摸最深刻的文化,最生动的历史,最真实的老街区,最原汁原味的胡同生活。在宣传和展现大栅栏固有的胡同生态肌理同时,也利用设计师、艺术家的专业知识和丰富想象,持续加深大栅栏保护更新与改造的对话,描绘出大栅栏民居生活的美好未来。

老街新盛会——杨梅竹嘉年华

依托杨梅竹斜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城市软性更新的路径,大栅栏投资公司与北京场域建筑设计事务所、无界景观工作室以及来自美国、英国、荷兰、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创意群体紧密合作,通过与知名设计师联手共建大栅栏标识导览系统和app软件,为公众完善了深入了解大栅栏文化底蕴和社区肌理的理想渠道;通过杨梅竹斜街的保护改造,将建筑师的才智融入胡同百姓的起居生活中,为他们打造时尚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杨梅竹胡同派对、艺术体验沙龙、设计之旅等项目,立体而多样地向公众展示大栅栏多元丰富的胡同生活和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态。

设计牵手老街区——匠心气质大栅栏

在设计周期间,众多国内外活跃的设计品牌临时店入驻,在大栅栏独特的文化环境中寻找新鲜的灵感。届时会有国际设计师Compana兄弟、METROBAGS电子之夜、FABRICKOLOR原创设计店、NEEMIC有机时装、NonoMuaks创意设计店等众多国际创意群体带来他们专为大栅栏所做的新作;此外,游客以及观众也可以参与主题定制式文化探访之旅、设计竞赛、摄影竞赛、以及各种有趣的工作坊,也会有北京创客空间、失物招领、一勺子糖设计周游击店、Brandnü升级再造时装计划、彩禾家苗绣、Lomography临时店等国内新兴创意个人和团体来分享他们对国内创意产业的贡献和见解,另外企鹅图书封面设计大赛入围作品展、自行车图书馆、中国式复古展、国外各式临时小吃店和本地精品美食也会来到大栅栏,邀请公众参与深入挖掘大栅栏原有的商业生活和无限潜力,让这个最能代表悠远京城商业文化的街区绽放崭新的激情和魅力,将大栅栏打造成离天安门最近的展现北京特色世界城市、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的窗口。

设计之多元

东方、西方,

装置、服装、艺术、家居、手工、漫画……

大栅栏展方的多元让人欣喜,

这些设计力量之于大栅栏意义非凡,

大栅栏因为这些前沿设计焕发新生,

而设计来到了大栅栏某种程度上接了地气,

期待设计力量给大栅栏带来更多惊喜,给胡同的保存和生存方式带来更多可能。

设计空间

草场地共同体

作为不断拓展的北京设计周一部分的草场地共同体是由策划团队 BAO Atelier组织,由RAWR! Laboratory制作,由有多个合作团体组建,结合了艺术、设计以及新兴科技的创新力量,不断探索当下的新兴技术,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转型思维,同时为北京以及分散于全国的设计领域的创新团体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2012草场地共同体主题是以本地的设计师,艺术家,工业化专家,以及学术专家在“合并”与“分离”,“是”与“否”,“在”与“不在”的双面性之中,探讨他们对城市化,建筑,数码创新,传统工艺,新兴科技,智能材质,服务型行业,信息化设计以及其他领域的理解和展望。

草场地共同体@2012北京设计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作为展览空间的草场地——长廊,展示来源于中国的以及为中国创作的灵感,其中包括由Noumenon制作的可变形家具,RAWR!创作的新一代街头艺术,INNOVO创作的环保工业产品,由李鼐含创作的微型建筑遗址,由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出的玉佩以及珐琅展品,以及友好城市米兰的部分相关展品。二是由一名国际知名艺术家,设计师或建筑师受邀创作的原创设计草场地——庭院,其是一个轻型装置建筑艺术品,并以承载现场演出,讲演,讲座以及茶话会的地点,为艺术家,创作团队和游客提供娱乐,畅所欲言的休闲场所。

表面

九块垂直的木地板如舞台景片,高高立起,外形起伏不定,传达一种上升、动态的假说。每一片立面都有不同的色彩与装饰。这些立面由高科技建筑材料精准制成,再经生活家的转印图案。

村中重山

由3毫米厚的超薄铁片制成,共计446片铁片焊接成一个蜂巢结构,再涂以白漆。装置内面镶嵌白色透光有机玻璃,形成背景灯光。整座装置有坚实的体量,在白天,白色带出周围环境的抽象感,在夜晚,背景灯光亮起,将整座装置变成一座巨大的灯光。

ChART STOP – ChART Contemporary

这是沉淀身心、淡定放松的地方。这是名流雅士争相寻求避世放松的地方。这是懂得享受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人相聚的地方。

无论你是会为艺术作品而热血沸腾的文艺青年,还是漫不经心有时有闲的好事者,无论你是何种职业或身份,ChART STOP都不会让你失望。ChART STOP结合传统工艺和当念,从实用的定制饰品到一流设计师设计创作的潮衣,应有尽有。

快来开启ChART STOP的探险之旅吧!

受气口袋

由双层PVC材料制作而成的可充气环形口袋,似乎以其自身的适应性来阐述着一种迎合的态度,无论是在何种境地,“受气”这个头衔更显示着其默默的坚韧和强大的承载力。“生活在当今拥挤的城市空间,减法是我近期设计理念的首选”设计师李永玲表示,“这是一款专门为年轻人设计的便携式户外坐具,方便携带又舒适,我要寻找的就是在青草地、大海边随时可以舒服陷入的状态。”

COLORS Notebook

COLORS Notebook是意大利艺术及文化出版机构打造的一本特别杂志。它是一本空白的COLORS杂志,但是每一页都是空白的,等着你在上面写字,绘画,设计。每一本COLORS笔记本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可以在里面通过文字,插图,照片等表达你因为顾虑还从来不曾表达的东西。这可以让我们听到你做为这万千世界中的一员所发出的声音,让我们分享你的幸福,喜悦,悲伤,疑惑,焦虑甚至愤怒。

对立

从中国古典元素中汲取灵感孕育而生的对立家具,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Sara Bernardi对使用的材料进行了实验性的研究,并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元素中寻找到了有趣的“化学反应”,对传统与现代这种对立元素进行糅合,体现出充分的前卫感。

对立家具广泛运用了撷取自工业建筑现场的材料,并充分考虑到这些元素所固有的粗糙感和优秀强度,巧妙地把它们转化成一件件优雅的中国风格家具。

基本物质性

“基本物质性”展是一系列反映其概念与形式的作品。设计师们积极探寻形式与物质的局限,传达了观念探索、制作过程与物质成型之间的复杂关系,充分揭示了物质与记忆之间的相互吸引和互动。

余杭

以余杭的竹,清水丝绵,陶瓷和竹纸四个传统材料为设计的起源点,用现代设计思维重新演绎自然材质。同时该展围绕着“共生”为主题,强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西方化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传统工匠和现代设计师,自然材质与前沿科技在余杭这个地方以不同的方式结合。

上一篇:教材出版:现状及未来 下一篇:一稿多投:研究概况、概念与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