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语文教育课堂近况的对策

时间:2022-06-04 12:24:00

探讨高职语文教育课堂近况的对策

【摘要】当今社会最稀缺的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的学习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固然重要,但如何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目前高职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基础之上,对高职语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教学对策;教学反思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职教语文的从属地位日趋明显

当整个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的“出路问题”、“改革事宜”讨论得轰轰烈烈之际,高职语文也同样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加之最近几年“文化课要为专业服务”口号的提出,更是强化了其从属地位,语文课程边缘化处境依然不容乐观。

(二)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严重下滑

高职学生的中文应用能力普遍不高,同时,随着传播媒体的增多,高职学生文学阅读的时间大大地减少了。其结果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人文素养缺乏,也因此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因此,加强高职语文课程建设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过程中没有创造足够的多媒体空间为高职语文教学提供方便,教师基本采取传统的课堂传授的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及对策

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面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崭新气象,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感到无比欣慰:是课程改革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明确的航标,为我们的语文教

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那么,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应达到怎样的境界呢?这里,我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见解。

(一)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

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

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提倡在观念上大胆创新,在方法上灵活多变,内容上体现教书育人相结合,以适应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阅读与鉴赏:能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选择读物。阅读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培养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阅读中提高搜集相关职业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

表达与交流:

(1)口语交际: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

(2)写作:能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写作总结、说明书、记录、海报、简报等应用文,做到格式规范,文字表述正确,内容符合要求。

2.学生主体化高职语文教学模式

高职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应由传授语文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为职业综合素质养成服务。为此,其教学模式也应向学生主体化的学习模式转变,突出能力培养,获得教学与教育双赢。

(1)营造和谐氛围,促进主体发展

一是应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都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好学乐学。

二是应善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奋发学习、主动参与。

三是加强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和蔼的微笑、温暖的目光中感受到师爱的亲切、学习的欢欣,从而以良好的心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2)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法的优劣主要应看它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师生角色换位学习、互问互答、静听抢答、主题辩论、习作互读互批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学生主体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培养其自觉主动的语文思维

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唯其如此,学生才能由“学会”变成“会学”,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展,综合素质才能全面提高。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教会学生“为何读”、“读什么”以及“怎样读”,这是培养其自学能力的关键。

(4)加强教育引导,塑造健康人格

对学生进行性格情操的塑造、道德观念的构建、人文品质的培养等。这对职教语文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加强个人修养,所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其次,课堂上的正面引导。作为人文学科,不可避免地会在课堂上涉及道德情操、人生态度等问题的思考,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个阵地,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再次,通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广泛地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冲击,进而不断地完善人格,构建充盈丰实的精神家园。新加坡欲大肆宣传孔孟文化,学习儒家经典,其原因亦在这里。

3.课程评价方式方法

高职语文课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本位,加强听、说、读、写、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核。我们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

通感与比喻、移就的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经常遇到,学生经常搞不清有些句子到底用了这其中的哪种手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概念与区别方面谈谈这三种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的说法始于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些就是“通感”。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是这样给“通感”下定义的:“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个定义说得很清楚,“通感”是感觉相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种具体的感觉现象彼此沟通。如: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如:

1.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本体:花的颤动;喻体:闪电;比喻词:像)

2.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余光中《沙田山居》)

(本体:山谷;喻体:村女;喻词:是)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1.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2.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表示想象。例如:一看到这本书,一切就像回到了十年前。

4.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我们班级有许多勤奋学习的同学,像王海、张明、肖兵等。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三、什么是移就

移就又叫词语移用。它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改变词语搭配关系的一种临时迁就,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的运用。《辞海》注曰:“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定义是:“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

从语言的逻辑关系看,移就好像不合规范,也不合情理,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却能赋予一个词语以新的意义,比如:

1.“我的车子缓缓地驶过快乐的绿林翠木,驶过那阳光之下奇花盛开的地方。(海涅《诗歌集·抒情插曲》)”

“快乐”本属于“我”,移属于“绿林翠木”。

2.“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最和谐不过的。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朱自清散文《威尼斯》)

“节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皆非建筑方面的术语,作者巧妙地移用来说明威尼斯建筑的特点。

四、通感与比喻、移就如何区分

(一)通感与比喻

作为一种修辞格,通感常常借助比喻中明喻的形式来沟通人的不同感觉。例如:

1.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以上两个例句,从形式上看都很像比喻修辞格,但推敲起来又有明显不同,因为比喻的一般情况是,被比的事物(本体)和拿来作比的事物(喻体)大多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事物。例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陆定一《老山界》)这里的本体“星星”和喻体“宝石”都是具体事物;而上述两个例句中的本体和喻体说的都是某种感觉。例句1中“雄伟而瑰丽”是写三峡风光给人的视觉感受,“交响乐”则是人的听觉感受,在这里作者将视觉转化为听觉,是由于长江三峡江流曲折、两岸山峦起伏景色秀丽,这一特征与交响乐时缓时急、雄浑壮美的特征相似;例句2中的“缕缕清香”是荷香给人的嗅觉感受,而“渺茫的歌声”则是人的听觉感受,作者将嗅觉转化为听觉,是因为荷香在阵阵微风中时有时无、断断续续,与远处传来的细柔飘忽、婉转悠扬的歌声相似。

由此可见,通感与比喻的区别,主要是看句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以怎样的方式构成,若是借助于联想将一种感觉转化为另一种感觉,便是通感;若是用一种具体事物来比另一种具体事物,便是比喻。

(二)通感与移就

通感侧重于表现感觉的转移,移就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

我们来看下面的句子: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菲薄的祭

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其中,“浓黑的悲凉”用颜色“浓黑”来修饰没有颜色的“悲凉”,大多数教师在讲解时都说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理由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明湖居听书》一课的“补充知识”专门介绍了“通感”的有关知识,在谈到“形容的通感”时说:比如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本是客观存在的能作用于视觉器官的现象,鲁迅用来形容主观感觉——“悲凉”,通过这感觉的互通,更确切地刻画出旧社会的极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这里把“浓黑的悲凉”说成用了通感修辞是不正确的。根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通感”的定义,“通感”是感觉相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种具体的感觉现象彼此沟通。而“悲凉”不属于五种具体感觉的任何一种,它是一种抽象的主观感受,也即教参“补充资料”所说的“主观感觉”,显然,是不能归入通感的。那么,这里究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当然是移就。因为作者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移用来修饰“悲凉”,从而表现作者内心“悲凉”的深重浓烈。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句子:

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2.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白的日子。(李瑛《一月的哀思》)

“脉脉”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谊,形容人含情的样子。这里却移用来修饰流水。

移用形容颜色的“苍白”来修饰没有颜色的“日子”,表现“日子”让人伤恸。

可见,移就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显然不同于重在感觉彼此沟通的通感手法。在这一点上,有时候它更接近于拟人修辞手法。了解了三者的区别以后,我们就能够比较轻松的去辨别、理解阅读中遇到的是哪种修辞手法,并且在我们的写作实践中加以灵活恰当地运用。

上一篇:煤企全面预算管理探析 下一篇: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