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检验分析

时间:2022-06-04 11:41:24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检验分析

【摘 要】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检验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862例,并对患者肝功能在不同阶段的各项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性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组织炎症分级结果中,患者在1~2级分布最多,共724例,占84.0%,2级以上者有122例,占18.4%,低于1级者仅有16例,占1.9%;纤维化分期结果中,同样患者多分布在1~2期,共577例,占66.9%,2期以上者有126例,占14.6%,1级以下者有159例,占18.4%。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的同时,ALT浓度随之增加,并在S2时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对于ALT在S1与S3、S2与S3、S4与其它各组的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同时AST浓度也随之增加,并在S3时达到最大,组间差异为S2与S3、S4与其它各组时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的AST、ALT、γGT、ChE及TBA水平均可作为判断重型肝炎病变程度的可靠生化指标,ALP浓度不能作为无黄疸肝炎病情诊断的有效依据,AST/ALT水平对于重型肝炎的临床意义还需进一步考察。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清生化检验;肝组织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90-01

在各种病毒性肝炎中以重型肝炎对人体的危害性最为严重,重型肝炎具有发病急、伴有内毒素血症、凝血酶原活性低(PA值在40%以下)及黄疸更加严重等特点。由于重型肝炎的病情发展速度极快,患者在短期内便可并发肝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1]。本文选取2006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862例,并对患者肝功能在不同阶段的各项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性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深入研究血清生化水平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内在联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862例,其中,男641例,女221例,平均年龄为25.6岁,862例患者诊断标准均依据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版),同时排除并发其它严重性疾病者及其它因素引发的肝炎患者。

1.2血清生化指标[2]

对所有患者进行抽血并生化检验,抽血时间在围肝组织学检测1周内。生化检验内容包括: AST、ALT、AST/AL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其中多数患者的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检测值未发现明显异常,本文中未对该两项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1.3 仪器与试剂 采用北京利德曼诊断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使用贝克曼L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酶转换法进行测定。所有标本由检验科特定技术人员成批测定。

1.4组织学检测

组织学检测采用经皮穿刺取肝组织进行活检,通过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对标本进行处理后,采用苏木精伊红、Masson及(或)网状纤维进染色和鉴别,对患者进行纤维化分期(S)及炎症分级(G)根据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版),同时用中间值代替两相邻级或期的中间病例。

1.5统计学方法[3]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

2 结果

2.1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情况

本组患者862例,肝组织炎症分级结果中,患者在1~2级分布最多,共724例,占84.0%,2级以上者有122例,占18.4%,低于1级者仅有16例,占1.9%;纤维化分期结果中,同样患者多分布在1~2期,共577例,占66.9%,2期以上者有126例,占14.6%,1级以下者有159例,占18.4%。同时发现,肝组织炎症分级2级以上的患者中,纤维化2期以上者所占的比重高于其它级别患者中纤维化2期以上者所占比重,并且该差异明显(P

2.2不同纤维化分期间血清生化值的比较

为避免纤维化分期生化指标对组间比较结果的影响,本文仅对纤维化分期S0、S1、S2、S3、S4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了期间比较,结果发现,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的同时,ALT浓度随之增加,并在S2时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对于ALT在S1与S3、S2与S3、S4与其它各组的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的同时,AST浓度也随之增加,并在S3时达到最大,组间差异为S2与S3、S4与其它各组时不具统计学意义;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的同时,胆碱酯酶(ChE)浓度随之降低,组间差异为S0与S1、S0与S2、S3与S4时不具统计学意义;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的同时,TBA及γGT的浓度随之增加,组间差异为S0与S1、S2与S4时不具统计学意义;此外,各期间的碱性磷酸酶(ALP)及AST/ALT均有一定变化,但其差异性不具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肝炎病毒主要通过宿主免疫机制引起肝脏损害,免疫应答的主要目标是HBcAg,由HLA-I限制的CD8+T细胞识别并攻击受感染的肝细胞引起炎症,这个过程受宿主和病毒的多个因素影响,病毒基因的异质性可能影响抗原表达。许多作者报道HBV基因型影响了HBeAg血清转换、前C区和C区的突变和病情的严重程度。Lindh[4]等报道C基因型相对B基因型更易发生T1762变异,感染C型后更易出现较严重的肝脏病变。重型肝炎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病人的免疫状态、各种外界因素影响、病毒感染的方式、病毒基因变异影响抗原表达而导致原免疫平衡被打破等等,而基因型的特点所决定的病毒的基因异质性也可能与重型肝炎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浓度不受肝组织病变发展的影响,因此,在对无黄疸肝炎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时,碱性磷酸酶浓度不能作为有效判断依据。在各项生化指标中,γGT活性能较好地反映肝炎的病变程度,ChE是通过肝脏合成,并与肝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ChE浓度可为判断肝脏合成能力提供可靠依据,TBA与肝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通过上述研究表明,不同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患者的γGT、ChE及TBA水平差异显著,说明对患者血清中γGT、ChE及TBA水平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判断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性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患者的AST、ALT、γGT、ChE及TBA水平均可作为判断重型肝炎病变程度的可靠生化指标,ALP浓度不能作为无黄疸肝炎病情诊断的有效依据,AST/ALT水平对于重型肝炎的临床意义还需进一步考察。

参考文献:

[1] 杨永峰,张宁,杨毅军,盖晓冬.MARS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糖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6(02):133-134

[2] 潘红英,施军平,郭小凤,娄国强.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因素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1(03):205-206

[3] 何国伟,范红顺,范艳萍. 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真菌感染分析[J].吉林医学. 2010(26):79-80

[4] 许家璋,刘国璋. 重型肝炎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5(03):56-57

上一篇:口服降糖药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及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