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她”字,品味香港的美

时间:2022-06-04 11:29:31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47-01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词语是有温度的,它源于教师教学的温度。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文字平铺在纸上,既无色彩又无动感,可是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文字便从纸上立了起来,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儿开了,人物活了,海中涌动着波涛,风里鼓荡着清香”。我们只要在个性张扬的生成性语文课堂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潜心会文,就一定能体验语文阅读的一路花香。

请看下面的片断:

生:老师,香港明明是一座城市,也不是女的,文中为什么要用“她’?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连一个“她”字也被你捕捉到了。是不是作者太马虎,写错字了呢?

生:哦,老师,我知道了,是因为香港太美了,所以作者要用这个“她”。

师:有道理。

生:老师,应该说,香港就像美女一样美,所以作者要用描写美女的“她”。

师:很好。你理解得更透彻了。

生: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者太喜欢香港了,于是,就情不自禁地用了这个“她”。

生:对,我也同意这个观点。作者用这个”她”,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香港像美女一样的美,也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喜爱之情。

师:的确,一个小小的“她”字,蕴含着非凡的意义,还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可见这个“她”字用得多好。

生:老师,如果我们特别喜欢一种事物,想赞美它,能用这个“她”吗?

师:当然可以。用这个“她”字,更能表达你对这种事物的欣赏。

生:老师,香港就像美女一样美,这让我想起才学过的苏轼的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你的想象力这么丰富,确实让人惊叹。不过,我们现在要赞美的是香港,不是西湖。再想想,看能不能把这句诗改得更合适一点。

生:我能改。“欲把香港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太棒了。你简直成了小诗人了。那就让我们一起用这句诗来赞美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吧!

(全班学生齐声动情朗诵。)

教学中,我紧扣“香港位于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她面积不大,却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中的“她”字,依托课文整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自己的情感体验中来感受“她”所蕴涵的深意,品味出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领悟到了词语的准确与精妙。

在这个片断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去读,去想,去说,在品读交流的过程中,香港的美丽、繁华已深深地留在孩子的脑海中。学生与教师、与文本融合在了一起。王崧舟老师曾说:“要把词语还原成生活中的某个形象、某个场景、某个细节,这样一转换,这个词语就活了,就有了生命的气息。”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摒弃课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花花绿绿,于平平淡淡中做好语文教学的本份,通过扎实、有效的语言品味,就能尽显语文教学的本色,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与有效运用 下一篇:生物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