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心病中成药合理的应用

时间:2022-06-04 10:58:26

治疗冠心病中成药合理的应用

1 关于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是一种本虚标实的证候,其形成多与血瘀有关,而血瘀的形成又与脏腑功能、机体阴阳寒热失调、七情内伤以及气血失常有关。正常人的血液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散、肝气的疏泄调节。因此,心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迟缓;气滞则血行滞涩不畅,形成血瘀。血瘀阻滞,又妨碍心气的运行,形成气滞,气滞血瘀,恶性循环,使脉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则出现心痛等症状。血瘀的形成还与寒邪侵入血分,血得寒而凝有关,正如《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根据冠心病的不同症状,中医临证一般分为寒凝心脉、心血瘀阻、痰浊痹阻、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阴亏损、气阴两虚等型,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之法,但由于造成血瘀的原因不同,所以治法也因人而异。

2 辨证施治

2.1 辨疼痛部位

临床若见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多为寒凝心脉。冠心苏合丸具有理气宽胸、止痛之功,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见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或背痛彻心,胸闷憋气,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舌苔白,脉沉紧。使用冠心苏合丸的辨证要点是气滞寒凝、心脉不通。

2.2 辨疼痛性质

临床上见心胸灼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属心阴亏损之证。滋心阴胶囊功用滋养心阴、活血止痛。使用滋心阴胶囊的辨证要点是心阴不足。

2.3 辨病情轻重

冠脉宁片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病情较重者,证见心胸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胸闷、舌质紫黯、脉沉弦涩。使用冠脉宁片的辨证要点是血瘀气滞、瘀血痹阻。

2.4 分期用药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发作期以标实为主,常用理气、活血、温通、化痰,尤重活血通络治法。复方丹参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使用复方丹参制剂的辨证要点是心脉痹阻。由于剂型不同,起效时间有差异,急性发作者宜选用气雾剂或滴丸。

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宜调阴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补益心气之不足。舒心口服液功用是补益心气、活血化瘀,适用证见心胸隐痛、胸闷气短、动则为甚、神疲乏力、舌淡黯或淡紫黯、苔薄、脉细缓涩或结代。使用舒心口服液的辨证要点是气虚血瘀。

3 注意禁忌事项

在使用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时,孕妇、月经过多及有出血倾向者一般忌用或慎用,有过敏反应者忌用。而有一些中成药还有特殊的注意事项,需医生和患者在使用时特别注意。如冠心苏合丸对消化道黏膜有刺激,宜饭后服用,溃疡病者慎用,且本品辛温,久服易伤阴耗气,不宜长期服用;冠脉宁片活血祛瘀力强,瘀血轻证不宜用;滋心阴胶囊为滋阴之剂,脾胃虚寒者忌服;体弱无瘀者不宜用血府逐瘀之剂,且服药时忌食生冷之品;心阳虚患者慎用心可舒胶囊;痰热郁结、风阳上亢者不宜使用心脑康胶囊。

4 关于中西药的相互作用

临床上中西药物联合应用较为普遍。合理配伍,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但如果不注意配伍禁忌,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各类中西药配伍有可能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产生沉淀,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具有完全抗原性的大分子物质(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脉通注射液、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等)混合静脉滴注,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过敏性休克[1]。有资料表明,目前临床使用葛根素注射剂的老年患者联合用药多达12类,观察发现联用一种药物时葛根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8%,联用两种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2]。因此,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在不了解配伍禁忌时宜单独使用;联合用药时,则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上一篇:议创新计划生育药具发放模式 下一篇:探讨中医学说下的音乐治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