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活动课的组织与设计

时间:2022-06-04 06:58:02

地理探究活动课的组织与设计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地理探究活动课逐渐受到重视,而每节活动课内容的设计,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或阐述概念、或引证原理、或实践应用,但很多老师对活动探究课认识不足,在组织与设计活动课方面缺乏经验。就地理探究活动课的重要性、目标、计划的设计和活动方式的组织等问题进行分析。地理探究活动课组织设计地理探究活动课的内容丰富,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材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开课应有目标,有计划,其设计与组织也应根据不同的主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一、地理探究活动课开设意义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别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1.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地理探究活动课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探究精神需求,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对于整齐划一呆板的课堂教学而言,地理探究活动课具有生动、真实、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唤起学生内心的地理学习兴趣。2.弥补地理课堂教学不足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但是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开展地理探究活动。开展地理探究活动还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3.增强学生学习技能地理探究活动课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是教材上无法见到的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地理探究活动课,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其重要性是显然的,因此对探究活动课必须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目标明确。二、地理探究活动课的目标设计地理探究活动课的目标设计是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目的的设想。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无活动实践的方向,就达不到活动的意义。1.知识目标设计知识目标的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目标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层次。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思维方式。着重在于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及其延伸,巩固和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2)目标应具有可达性。对地理探究活动课的目标设计具有可达性或独立完成性很重要,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合作交流,能总结出实践活动的结论。2.能力目标设计在地理探究活动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通过探究活动运用理论、深化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才干,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探究活动课的主体。(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在实践中给学生加以启发诱导,从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加以辅导,但不可包办代替。3.思想教育目标设计《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地理课的教学中,应努力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过去的“静态”变为“动态”;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究”;促使学生的学习源泉从“单一课本”到“多种渠道”,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三、地理探究活动课的方案拟定对地理探究活动课的方案拟定,一般应包括探究活动内容拟定、实施方案、应达到预期效果等。1.活动内容的拟定地理探究活动内容丰富,但就取材及实际可操作性一定要慎重考虑,可实践的内容一般应具有:(1)科学性和知识性。科学性要求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应是正确的,活动的形式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知识性是指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能给学生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收获。(2)实践内容具有趣味性。地理探究活动想要学生积极的自愿主动的参加,必须考虑到内容设计的趣味性。(3)应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实践内容过于抽象,即不具有可观察性、可测量性等实践过程,那么实践中就难以进行。例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本身知识理解难度就较大,那就不适合作为活动探究的内容。2.地理探究活动课的时间拟定时间的拟定直接影响到地理探究活动课的效果,在时间的拟定上应与内容相符合。例如,测量正午太阳高度,就应该选择天气晴朗且在正午12时,如果选择多云天气会影响观测的准确度。总之时间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内容相符,且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整个探究活动课最长时间不能太长。3.地理探究活动课的实施方案拟定根据实践内容不同,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针对探究活动课的类型、活动路线时间地点、小组活动分工、要生成的过程性材料等都要做出精心的安排,使学生做起来有计划、有目标,并对可预见的困难问题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四、地理探究活动课的组织一般来讲地理探究活动课的核心是组织与实践操作,在组织前我们还应考虑探究活动课的组织方式和过程。1.组织方式组织方式一般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1)集体活动。有利于地理实践的普及,同时也为实践活动的提高提供了基础。(2)小组活动。小组实践是地理探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最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活动,因此它的开展状况已成为衡量学校实践活动的开展状况及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2.组织过程组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多。主要有活动过程的安全问题、时间分配问题、人员分配问题及内容的开展等。(1)探究活动的安全分析。探究活动课进行中往往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特别是有时会有潜在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地理探究活动时要加以防范,做好实践课课前的安全分析和预案。如交通安全、场所的安全等。(2)时间分配。地理探究活动课要规范,高效的利用时间。一方面,缩短不必要的时间;另一方面,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但是时间上不能放任自由,让学生有时间的观念,在有效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探究活动内容。(3)人员分配。在探究活动时,常常会分成若干环节,每个环节由不同小组完成,每个人又分担不同环节的任务。这样就要所有成员合作,各个成员都要负起责任。具体每一个成员分配什么任务,根据人员个性差异分配任务,即因题择人,因人而宜。总之,地理探究活动课组织与设计并不具有一定模式,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对地理探究活动课要因内容定计划,因学校的情况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各个学校都要立足实际,区别对待。但对地理探究活动的认识、设计及计划和具体操作都要有步骤地进行,最终形成地理探究活动课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的局面,充分发挥中学地理探究活动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周益新.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龙门书局出版社,2003.

上一篇:中职护生英语教学探讨 下一篇:初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