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时间:2022-06-03 11:52:16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37-01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都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把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良问题化解到最小甚至为零。那么,怎样的一堂思想品德课才算是成功的呢?笔者认为要注重课堂的有效性,这其中又包括课堂效率和效果两方面。课堂效率高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效率,在高效率的前提下还要达到好效果,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性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做到高效率、高效果呢?

一、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课堂有效性的基础

1.在课堂导入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好的开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教师的热情,从而激活课堂。例如:可根据课的具体内容用歌曲、图片、新闻视频、动画、幽默、小品表演、名言警句、学生身边小事等来导课;当然这些形式也可以使用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例如在讲《生命和健康的权利》这节课时,笔者使用了大家都关注的合肥少女周岩被毁容的新闻视频导入新课,既引发了学生对受害者的同情也让同学们深深憎恶这种不法行为,进而提问“周岩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2.把生活融入思品课堂。

生活中的尤其是身边的的事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感性认识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越是身边的事就越有说服力,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小事启发、引导学生关注教学知识和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思品课枯燥无味死气沉沉了;而且,思品课堂可利用的生活资源非常丰富,要努力让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例如在讲到《维护社会公平》时,以“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你具体怎样做到公平合作?”来设问,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从小事做起,树立公平合作意识,进而关注课本知识“为什么要树立和怎样树立?”的问题;同时也进行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的道德品质教育。

3.把情感投入课堂。

“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教师来说永远不过时,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教师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对课本知识要进行一定的挖掘,从教师专业的角度要让学生认可。其次,要真正的做到“亦师亦友”,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和宽容理解的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温暖,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和学生有情感交流,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学生会把教师当成亲人和朋友。例如:有一次上课,一个学生违反纪律,我说:“上不了课就找班主任吧,老师上课让出去的都没几个。”突然有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在初一的时候被你撵出去过。”他看了看我接着说:“初一的事就不提了,那个时候我不懂事,其实老师你那个时候也不懂事。”当我听完这话的时候我没有生气,反而连同刚才的气也消了,因为我的学生长大了懂事了,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他用很温和的语气说“老师不懂事”的时候说明他真正的把我当成了朋友,也让我反思到我初一的教育教学方式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

4.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不可少。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而孩子更是如此。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心。这要求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有效的评价;同时,教师要在语言上有一定的技巧和艺术。例如:提问结束后,“坐下和请坐”意义不同;提问过程中,“学生还没有说完教师就让他坐下和说一句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意义不同;学生回答不正确时,“你说的不准确和给他指出他不正确的原因并鼓励他继续思考”收到的效果不同,等等。这样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能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提问要恰当有效——课堂有效性的灵魂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贯穿一节课的灵魂。问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效果。同时,课堂提问是传播知识、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设计每个问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同时,一定要明确,让学生有讨论回答的空间;要符合学生的学情。例如:在讲到《维护社会公平》时,其中有一个续写故事:“怎样会让服装店再次生意兴隆和王某怎样让服装店再次生意兴隆?”将会对学生有不同的导向,教师想让学生得出一个什么结论,那么问答题的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此外,根据课堂环节的需要,提问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重难点、思维的发散点、矛盾点等。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有效性的生命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要想办法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在备课上苦下工夫。

1.教师要备透教材、课标、重难点、学生学情、兴趣点、与本节课有联系的热点及身边小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知道要从哪些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教学资源,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也适当参与到备课过程中,在课堂上使用通过他们自身努力获得知识,那学生的积极性能不高吗?例如:小品表演、辩论赛、小组讨论与争议、同桌合作学习、学生间相互纠正等多种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质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以正确有效的引导、巧妙设疑、适时点拨。

3.要注重德育渗透。一堂有效果的思想品德课必须是一节具有德育教育的课,注意启发学生心理、引导学生行为,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并能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践行所学内容,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总之,一节内容充实、效果好、效率高的好课,其实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即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教师要尽最大可能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让精心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气氛热烈,让学生学到知识。

上一篇:班级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新的着力点 下一篇:配图,让孩子爱上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