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课本细节"的作用

时间:2022-06-03 10:28:34

浅议语文教学中

教研活动中,听了《论语・选读》中《沂水春风》这一节课。片段如下:

……

师:根据课前的预习,填下列空,理解文章行文脉络。

(PPT显示:孔子志―弟子志―孔子志)

生齐答:问志―言志―评志

……

师:齐读第二部分,说说四子的“志”各是什么?

生1:子路:治理危难中的国家,“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生2:冉有:治理小国,“可使足民”,礼乐则“俟君子”。

生3: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生4:曾皙:“异乎三子者之撰”,“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生有感情齐读第二部分)……

师:孔子肯定了谁的观点?

生:曾皙

师:从曾皙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孔子的理想是什么?

(接下来学生讨论,老师用PPT拓展一些相关知识)

……

这样一节课,初看没有什么问题,但一细究,问题来了。这篇文章有哪些重点?传达的是什么?学生应掌握什么?至少,这节课没有给出个完整答案。其实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把握住一些课本细节,很容易得到解决。这篇文章需关注的细节有哪些呢?细节之一,把握标题。“沂水春风”它在此处是什么含义?沂水春风是一个成语,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从而,文章的一个任务就是感受下孔子的教育对人的作用。细节之二,把握“夫子哂之”中的“哂”字。孔子虽对子路的志向表示否定,但心平气和,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满情绪。这篇文章中的这个教学情境让我们感受到的孔子的风采和教学艺术,它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因而,教学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呈现在对教学细节(课本细节、课堂细节、教师本身一些细节)关注的程度与把控水平上。在当下教学理念中,一堂高效的课,细节往往起着重大的作用,因为一个细节就是一个亮点,亮点多了就成了一个成功的课堂。纵观许多经验不足的老师,他们的课堂过于粗糙,对一些重要细节完全漠视,导致整堂课没有太多亮点,甚至连文意都把握不准。正可谓是课堂小细节,教学大文章。

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细节(课本细节)到底有着什么作用呢?

一、课本中的一些细微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确定教学目标或重点

犹如《沂水春风》这篇文章,通过师生的一场对话,不仅要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也要感受到孔子教育的风采与艺术,而后面这个目标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确定与把握。

在教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很多老师可能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里的句子?其实,这个细节很重要,在课堂上不仅不能忽略或一语带过,而且更要作为一个重点,细究作者当时的感情态度,也有助于理解作者开篇所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因而教学的一个目标就是,理解感情态度对写作的影响。

二、课本中的一些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

在第一次讲授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文章时,学生觉得这篇课文很长,学习的难度大,有些学生甚至根本读不懂,无法理解文中“我”这个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的主旨。后来,我采取了串讲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课本中的一些细节,不仅一改过去沉闷的课堂,而且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到位多了。课堂中诱导学生把握的细节如下:

细节一,……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把握住这个细节能让学生明白几个要点,第一主人公“我”以前是学生,现在是受伤的战士,由此追问:在“我”的意识中学生身份与战士身份哪个更浓?(此问激起了学生对文本深究的兴趣)第二,为……而阵亡中“……”到底指代什么?由此追问:作者为什么用省略号,其用意是什么。

细节二,“炮声均匀而有节奏”“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此处对炮声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在我的感受里是“高雅”的?

细节三,课本第7、8、9自然段,作者描写教室走廊时,为什么安排挂那些尚武的“名人”画像?

细节四,文中第45自然段主人公提到过“牛奶”,而在文章的最后,我为什么又喃喃地说“牛奶”?由此追问:“牛奶”有什么深层的含义。

诸如此类的细节有很多,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以及对主人公“我”的把握。

三、关注重要的细节,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化被动为主动

语文课程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有创新能力的。因而,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有活力,是每个老师必须慎重对待的。尽管,在课堂教学现场,使自己的课生动、开放而有活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有时只需关注一下课本上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使教学现场发生奇妙的变化,这又何乐不为呢!

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第一册有一板块叫“月是故乡明”,编选的五篇课文都是和故乡有关的。文章都是美文,但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却一点也感受不到文章的“美”,只有费解。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没有离开过家乡,不知道故乡为何物;其次,他们也没有为故乡做过什么,担忧过什么,从而激不起感情的共鸣。如果,教授的都是这样的学生,学习一篇倒还好,假如全部学完,估计之后的课堂肯定枯燥乏味,缺少活力。

曾上《乡土情结》这篇文章,第一个班级几乎满堂灌,只是再一次重复了《我心归去》中有关“故乡”的

上一篇:对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初探 下一篇:高中数学问题式教学的实践分析